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代企业能否获得生存与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该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否赢得市场,能否得到用户的信赖和使用者对这种产品需求的渴望。在产品市场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产品研究、开发和设计已经成为产品争得市场,进而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和谐化设计是产品的最大发展趋势之一。本文将简要介绍和谐化设计所包含的三个层面,即人与产品、产品与产品以及产品与环境,而着重讨论环境设计及企业应如何配合这一需求。
关键词: 和谐化设计,产品设计,情感
一、什么是产品的和谐化设计
和谐化设计,即设计在处理人、产品和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时,使各个对立因素在动态的发展中求得平衡,并将具有差异性、甚至矛盾性的因素互补融合,建构成一个有机的、谐调的整体,最大化地满足人们之于功能和情感的双重需求。
基于产品,其和谐化设计不是简单的"造物",乃是创造出演绎时代、民族的文化根性,孕育着人的丰富情感以及强大功能性、审美性、经济性的和谐整体。
二、产品的和谐化设计的三个层面
伴随着和谐化设计的深入,产品设计的重心已经不再是有形的产品个体,而越来越转移到多元的具象关系上。这些关系事实上就是人、产品、环境三大要素之间两两相交的关系。它们的协调与平衡,就是产品和谐化设计的具体体现,其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2.1 人与产品的协调
这里的人是围绕设计行为或设计成果的所有人,包括使用者、设计者、工程师等;而产品则是设计的成果。
产品的设计不仅要可用,即实用功能性,还要适用,表现为体量适中,使用舒适、气氛愉悦以及对特殊群体如老人、小孩、病人、残疾人、孕妇、左撇子等的关怀。因而,在设计中就要求整合加工工艺、材料等要素,依据人机工学原理,使产品与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相协调,重点考究在使用过程中好拿、好放、好用以及使用时的心理体验,使产品的把手距离恰当,粗细适度,机理自然,材料耐骤冷骤热等。
2.2 产品与产品的协调
首先是单件产品自身各零件、部件所构成系统的协调,包括形状、大小及彼此间的连接关系,其中又包含各零件间的线型风格、比例关系以及色彩搭配等。
其次是单件产品与构成相互关系的其它产品的协调。例如,为发挥汽车的高速效能,就要设计好道路和桥梁,否则,汽车的高速性不能发挥。又如,设计暖水瓶,应尽量使其容量与煮水壶成整比关系,才能发挥它们的容量效能。
2.3 产品与环境的协调
这里的环境是指接受设计的消费主体(亦可称设计美的审美主体)进行消费活动(包括审美活动)时所处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品应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于是,就有了一般居家的生活用品,休闲场所的娱乐产品,宾馆酒店的奢侈产品,以及旅游场所的纪念产品等等。
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导致人变得心浮气躁,设计作为人、产品、环境沟通的媒介,就迫切需要创造出一种协调与平衡。而旨在创造协调的和谐化设计就上升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环境设计之于产品的和谐化设计
3.1 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和谐
针对自然环境的和谐设计就是目前社会上所说的绿色设计。要在产品设计(包括材料的选择)、制造、装配、拆卸、包装,以及产品回收整个过程中,仔细地规划环境保护与资料的合理利用问题,做到更好地保护自然,实地产品设计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和谐。
此外,不少产品与地理环境也有直接的联系,但也有一些产品与地理环境无关,因此,对于与地理环境有直接联系的产品,必须考虑地理环境对产品的约束,以及充分利用地理环境对产品发展的积极作用。
3.2 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和谐
社会环境的和谐设计应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1.)政治环境方面,要符合我国的国情。
2.)经济环境方面,要符合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3.)人文环境方面,要考虑与文化艺术、教育科技、道德观念等相吻合,不能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相违背。
4.)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3.3 与技术、市场及资金环境的协调和和谐
科学技术能在产品设计、制造及管理过程中实现科学化和数字化,提高产品开发与制造能力。通过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降低能耗、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种技术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有其独特的功能作为载体来实现。没有良好的功能,科学技术即使有重大突破也很难转化为生产力,也不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先进的技术未必都是市场需要的,技术并不是越新越好,技术要有储备。因为,从经济得市场的概念来讲,越先进的技术,风险越大,有可能得到的回报也越少。
3.4 与政策环境的协调和和谐
一个企业在政策上能得到国家的支持,这个企业将会快速的发展。除了考虑环境因素对企业生存发展的约束以外,还要考虑环境因素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积极影响,即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得企业得以快速的发展。
3.5 如何协调企业与环境及产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根据以上的分析,企业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以企业自身,努力营造有利的环境,包括政策和制度上的激励,需要企业有领导和有关人员努力去挖掘。
2)积极争取领导部门在各种环境方面给企业发展产品以大力扶持。
四、结语
和谐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关乎人类与自然,关乎现在与未来,关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需要由客观的物象和其表现的情感意境共同诠释、展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产品的和谐化设计是设计文化整体浓缩的物化形态。需要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基础。在设计中,考察人们的生理需要、身体结构、动作过程直至使用的自然环境,需要自然科学的支持;考察人们的心理、情感、道德和价值取向直至使用的社会环境,则需要人文科学的支持;构想解决方案并通过物质形式加以实现的过程,如结构、材料、加工、装饰等,包括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消除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技术科学的支持;而满足使用者的情趣、激发使用者的愉悦、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则需要艺术科学的支持等。
其次,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的需求日益扩展、提高,这意味着人类和谐迈进的脚步将无限延伸。动态的 和谐将是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一个不断被超越的中介。因此,我们所说的和谐事实上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作为终极的、最高审美理想的和谐;一是作为具体设计行为中不断被超越的和谐。这两者的关系是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总而言之,产品的和谐化设计是跨学科、多层面的系统工程。其最终目的在于创造人化的产品,实现物质和精神范畴内诸多要素的和谐。之于产品本身,是其所处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的符号再现;之于人,是解疑难、抒情怀、道心曲、剖灵魂、展风韵的物象。■
参考文献
[1] [法]马克.第亚尼 編著, 藤守尧 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2] 闻邦椿.张国忠.柳洪义.面向产品广义质量的综合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 杭间 何洁 靳埭强 主编,《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1
[4] [法]罗兰.巴尔特 著,孙乃修 译,《符号帝国》,商务印书馆,1994.2
[5] 柳冠中,《设计设计学--人为事物的科学》,《美术观察》,2000.02
[6] 闻邦椿.韩清凯.姚红良.产品的结构性能及动态优化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 和谐化设计,产品设计,情感
一、什么是产品的和谐化设计
和谐化设计,即设计在处理人、产品和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时,使各个对立因素在动态的发展中求得平衡,并将具有差异性、甚至矛盾性的因素互补融合,建构成一个有机的、谐调的整体,最大化地满足人们之于功能和情感的双重需求。
基于产品,其和谐化设计不是简单的"造物",乃是创造出演绎时代、民族的文化根性,孕育着人的丰富情感以及强大功能性、审美性、经济性的和谐整体。
二、产品的和谐化设计的三个层面
伴随着和谐化设计的深入,产品设计的重心已经不再是有形的产品个体,而越来越转移到多元的具象关系上。这些关系事实上就是人、产品、环境三大要素之间两两相交的关系。它们的协调与平衡,就是产品和谐化设计的具体体现,其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2.1 人与产品的协调
这里的人是围绕设计行为或设计成果的所有人,包括使用者、设计者、工程师等;而产品则是设计的成果。
产品的设计不仅要可用,即实用功能性,还要适用,表现为体量适中,使用舒适、气氛愉悦以及对特殊群体如老人、小孩、病人、残疾人、孕妇、左撇子等的关怀。因而,在设计中就要求整合加工工艺、材料等要素,依据人机工学原理,使产品与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相协调,重点考究在使用过程中好拿、好放、好用以及使用时的心理体验,使产品的把手距离恰当,粗细适度,机理自然,材料耐骤冷骤热等。
2.2 产品与产品的协调
首先是单件产品自身各零件、部件所构成系统的协调,包括形状、大小及彼此间的连接关系,其中又包含各零件间的线型风格、比例关系以及色彩搭配等。
其次是单件产品与构成相互关系的其它产品的协调。例如,为发挥汽车的高速效能,就要设计好道路和桥梁,否则,汽车的高速性不能发挥。又如,设计暖水瓶,应尽量使其容量与煮水壶成整比关系,才能发挥它们的容量效能。
2.3 产品与环境的协调
这里的环境是指接受设计的消费主体(亦可称设计美的审美主体)进行消费活动(包括审美活动)时所处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品应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于是,就有了一般居家的生活用品,休闲场所的娱乐产品,宾馆酒店的奢侈产品,以及旅游场所的纪念产品等等。
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导致人变得心浮气躁,设计作为人、产品、环境沟通的媒介,就迫切需要创造出一种协调与平衡。而旨在创造协调的和谐化设计就上升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环境设计之于产品的和谐化设计
3.1 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和谐
针对自然环境的和谐设计就是目前社会上所说的绿色设计。要在产品设计(包括材料的选择)、制造、装配、拆卸、包装,以及产品回收整个过程中,仔细地规划环境保护与资料的合理利用问题,做到更好地保护自然,实地产品设计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和谐。
此外,不少产品与地理环境也有直接的联系,但也有一些产品与地理环境无关,因此,对于与地理环境有直接联系的产品,必须考虑地理环境对产品的约束,以及充分利用地理环境对产品发展的积极作用。
3.2 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和谐
社会环境的和谐设计应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1.)政治环境方面,要符合我国的国情。
2.)经济环境方面,要符合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3.)人文环境方面,要考虑与文化艺术、教育科技、道德观念等相吻合,不能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相违背。
4.)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3.3 与技术、市场及资金环境的协调和和谐
科学技术能在产品设计、制造及管理过程中实现科学化和数字化,提高产品开发与制造能力。通过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降低能耗、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种技术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有其独特的功能作为载体来实现。没有良好的功能,科学技术即使有重大突破也很难转化为生产力,也不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先进的技术未必都是市场需要的,技术并不是越新越好,技术要有储备。因为,从经济得市场的概念来讲,越先进的技术,风险越大,有可能得到的回报也越少。
3.4 与政策环境的协调和和谐
一个企业在政策上能得到国家的支持,这个企业将会快速的发展。除了考虑环境因素对企业生存发展的约束以外,还要考虑环境因素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积极影响,即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得企业得以快速的发展。
3.5 如何协调企业与环境及产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根据以上的分析,企业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以企业自身,努力营造有利的环境,包括政策和制度上的激励,需要企业有领导和有关人员努力去挖掘。
2)积极争取领导部门在各种环境方面给企业发展产品以大力扶持。
四、结语
和谐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关乎人类与自然,关乎现在与未来,关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需要由客观的物象和其表现的情感意境共同诠释、展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产品的和谐化设计是设计文化整体浓缩的物化形态。需要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基础。在设计中,考察人们的生理需要、身体结构、动作过程直至使用的自然环境,需要自然科学的支持;考察人们的心理、情感、道德和价值取向直至使用的社会环境,则需要人文科学的支持;构想解决方案并通过物质形式加以实现的过程,如结构、材料、加工、装饰等,包括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消除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技术科学的支持;而满足使用者的情趣、激发使用者的愉悦、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则需要艺术科学的支持等。
其次,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的需求日益扩展、提高,这意味着人类和谐迈进的脚步将无限延伸。动态的 和谐将是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一个不断被超越的中介。因此,我们所说的和谐事实上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作为终极的、最高审美理想的和谐;一是作为具体设计行为中不断被超越的和谐。这两者的关系是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总而言之,产品的和谐化设计是跨学科、多层面的系统工程。其最终目的在于创造人化的产品,实现物质和精神范畴内诸多要素的和谐。之于产品本身,是其所处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的符号再现;之于人,是解疑难、抒情怀、道心曲、剖灵魂、展风韵的物象。■
参考文献
[1] [法]马克.第亚尼 編著, 藤守尧 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2] 闻邦椿.张国忠.柳洪义.面向产品广义质量的综合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 杭间 何洁 靳埭强 主编,《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1
[4] [法]罗兰.巴尔特 著,孙乃修 译,《符号帝国》,商务印书馆,1994.2
[5] 柳冠中,《设计设计学--人为事物的科学》,《美术观察》,2000.02
[6] 闻邦椿.韩清凯.姚红良.产品的结构性能及动态优化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