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触点式流量自记仪的研制及试验观测

来源 :东北地震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231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虹吸触点式流量自记仪是根据水导电的原理,利用开关电路控制电磁铁带动记录笔,记录定量泄流的次数,并通过机械转动装置偶合,达到续自记流量的目的,该设备能保证流量观测精度,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等特点。
其他文献
任何无线电通信设备都是通过天线发射电波来传送信息的,因而,它在无线电通信 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笔者在本文中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体会讨论了短波天线的类型和基本 特性,并提出了
本文对吉林省伊通-舒兰断裂带发生的地震,我国南北地震带南段安宁河-滇东地震带的中强地震发震时间间隔进行统计分析,把每两个发震时间相减得到地震的时间间隔Xi序列,由Xi序列求出概率密度函数f(x)或其分布函数F(x).经统计分析,都服从正态分布,在一定的概率意义下,可提出地震活动趋势意见.并预报下次地震区间。
本文给出地电阻率(ρs)变化主轴方向Xp、Yp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四平地震台、台安中实测地电阻 变化主轴Xp、Yp方向计算,模拟现代区域构造应力场。
将理论分析与野外资料解释相结合,对断层判别依据作进一步讨论。通过对下辽河盆地和辽西、内蒙地区部分浅部断层数字化记录资料的正、反演计算,作了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分析
断层形变短临前兆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并作了初步分类,丛集性高频波动是其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探索了这种前兆信息的提取思路和方法,认为信息丛集度C是描述这种前兆短临信息、熵值积分平滑值G是描述中短期信息较理想的特征量。震例学习表明第二类前兆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对异常判据作了初步探索。
本文叙述了新发现的有关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两座近代火山喷发过程的清化清文料档案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火山发过程及有关问题,同时评议了这些史料的学术价值.
分析了大柏舍地电台18年的有效观测资料,研究了ρs异常变化与周围一定范围内发生的Ms≥4.0级地震的对应关系,评价了该台的映震能力,结果表明,在所发生的13次Ms≥4.0级地震中,有10次地震前观测到了明
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量是在地震综合信息量的基础上,改进了地震前兆异常出现概率的计算方法后,得出的一种综合预报新方法。利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的思想对每一异常事件进行
通过研究1981年以来,辽宁地区特别是营海地区的地震活动,从中发现了地震的活动特征;(1)辽宁地区地震活动的发震地区是营口-海城地区,并制约了周围地区的地震活动;(2)营口地区自1981年以来。形成了
本文对1983 年山东菏泽59 级地震震中周围200km 范围内8 口井17 个测项的地下流体观测资料, 采用地下流体群体异常演 化层次跟踪法, 对菏泽59 级地震进行了中期、短期和短临三个时间尺度的震情预测, 分析结果认为, 菏泽59 级地震前, 聊考断裂带活动加剧, 破裂从无序向有序发展, 局部应力场受到断裂活动的扰动, 因而表现为地下流体的震前异常; 地震前某些敏感的地下流体测项,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