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大动脉炎一例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ualer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50岁。主因“反复关节肿痛37年,发现血压高8年,左手发凉4年”。于2010年10月27日来门诊就诊。患者于1973年时无诱因出现双踝关节交替肿痛,1977年时出现双膝关节交替肿痛,口服中药治疗,关节肿痛仍反复发作。患者于2000年时出现后背及双髋部活动后疼痛明显,休息后缓减,不伴晨僵,不伴有下腰痛、皮疹、眼炎、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尿痛。当地医院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骶髂关节CT示“双侧骶髂关节面破坏”,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增高(具体不详),诊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予甲氨蝶呤10 mg/周和柳氮磺吡啶片0.75 g,每日3次,服用甲氨蝶呤3个月后因出现足部溃疡停用,改为柳氮磺吡啶与雷公藤多苷20 mg,每日3次联合应用,柳氮磺吡啶服用半年自行停用。

其他文献
患者男,28岁.因反复发热、胸闷、气促半年余于2004年5月27 13步行入院,伴有双侧胸部疼痛,活动后气促加重,患者曾连续4次到当地医院住院就诊,胸部CT提示双肺下部胸腔积液,胸腔积液旧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阴性,红细胞沉降第(ESR)57 mm/1 h,白细胞2.8×109/L,心脏超声检查提不二尖瓣未见赘生物,结果为:二尖瓣损害以关闭不全为主,二尖瓣前后叶脱垂,二尖瓣重度反流,二尖瓣口面积3.3
期刊
目的 评估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RF:Fc)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 52周的临床疗效、放射学改变和安全性。方法 30例中重度活动性RA患者应用rhTNRF:Fc(25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联合甲氨蝶呤(每周15 mg口服)治疗。应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50、70疗效标准和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估临床疗效,应用改良的S
说明:(1)本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主题词,按其后汉字的拼音排序,在汉字相同的情况下,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3)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在各部(字母)之首;(4)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期刊
目的 建立人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SFs)-软骨-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模型,以骨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OASFs)作对照,探讨RASFs在RA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培养传代至第4代的RASFs/OASFs经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体(5-Brdu)标记后注入可吸收明胶海绵,与人的正常软骨一起移植入SCID小鼠背部皮下,第30天处死模型,剪取移植物和鼠双膝关节作组织学观察
经北京地区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院所等相关单位的专家评审,《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即第五版)之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的核心期刊。
期刊
目的 通过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评价单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及其联合甲氨蝶呤在抑制CIA大鼠关节骨破坏方面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诱导Wistar大鼠发病,建立CIA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炎症评分≥2分的CIA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0.4 ml/周,腹腔注射)、甲氨蝶呤治疗组(1 mg周,腹腔注射)、rhTN FR:F
患者男,39岁.因反复发热、溃疡伴皮肤红斑2个月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曾因“反复鼻塞、流脓涕”就诊某院,诊断为“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急性发作”,行鼻中隔矫正+双侧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活检术,术后病理示双下鼻甲黏膜慢性炎伴淋巴组织增生.术后患者仍有鼻塞、流脓涕,且于术后第3天出现发热,体温39~40.5℃,多以午后出现,可自行降至正常,伴畏冷、四肢末端麻木感,同时出现阴囊肿大、睾丸疼痛、反复龟头溃疡及口
期刊
目的 探讨中期因子和白细胞介素(IL)-17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79例RA、37例骨关节炎及7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中期因子、IL-17,同时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角蛋白抗体(AKA),分析中期因子与I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伴肺间质改变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单纯涎腺和(或)泪腺受累pSS患者25例,仅伴肺间质损害pSS患者28例.15名健康献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IL-17水平,同时记录患者相关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血清中IL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对IgA肾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456例经肾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和肾脏病理特点资料.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456例IgA肾病患者中高尿酸血症者127例,发生率为27.9%,高尿酸血症组平均年龄、男性所占比例、高血压发生率、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体质量指数、肌酐、尿蛋白定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