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取代相机了吗?

来源 :摄影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wfast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手机有了拍照功能以来,对于“手机能否取代相机”的讨论似乎从未停止。在2016年,哈苏、徕卡等大牌相机厂商更是纷纷与摩托罗拉、华为等手机品牌跨界合作,大大提高了手机镜头的性能,人们越来越重视手机的拍摄功能,摄影师开始使用手机创作的趋势也越发明显。那么,对于不同领域的摄影师来说,手机摄影又意味着什么呢?本期圆桌请来了3位使用不同器材拍摄的年轻摄影师,跟我们聊一聊他们对于手机摄影的看法。编辑:林圳岚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用手机拍照?最初为何会选择手机来拍摄?
  韩松: 我是从2014年初开始用手机拍照的。最初是因为手机比较轻便,所以我经常用它来进行一些构图练习或是单反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后来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器材带来的负重感,而是更愿意探索摄影中更本质的东西,例如观察、故事的描述、场景的搭建等。久而久之就把手机当成是自己创作中的主要工具。
  陈曦:我大概也是从2014年开始的。我记得最开始使用的是一台国产的努比亚Nexus 4,它的拍照功能在当时的手机里算不上是性能好的。当时拿起手机拍照是因为Instagram等新兴的图片分享类社交平台的出现,让我觉得可以快捷地处理和发布照片。虽然当时手机拍出来的画质还远远比不上用相机认真拍摄并且后期处理以后的效果,但它所带来的即时和新鲜感却是在那之前前所未有的。
  宏贇同学:其实从使用手机开始,我就开始用手机拍照。因为手机可以无时无刻地随身带着,有了手机我便不会错过那些精彩的瞬间。之所以选择用手机拍摄,一方面是因为方便携带,另一方面手机的像素和成像能达到日常拍摄的需求,最重要是能第一时间上传到社交网络。
  据统计,手机摄影在摄影人群中的比例大概占到50%,你们相机和手机的使用各占多大比重?
  宏贇同学:手机占50%,胶片占49%,数码占1%。大多数时候是随手掏出手机来就咔嚓咔嚓;偶尔会随身携带胶片机康泰时t2;创作和客片都用专业胶片单反拍摄;数码单反目前只作为备用机,有需要的时候才会用。
  韩松:我现在用手机拍摄的比例大概会占到六成以上。当然,商业片还是会老老实实用单反拍摄。除此之外,在旅途和生活中拍摄的照片大都用手机完成。
  陈曦:在所有我拍摄的照片中,大概是相机七成手机三开。但实际上,在拍摄严谨的风光摄影题材的时候,如果带上了相机和附属的镜头等设备,我只会使用相机来拍。反之,如果是一些比较日常的片段,或者不是特意出门拍摄,只是突然看到的场景,我会选择使用便携性高的手机。
  比起用相机拍照,手机摄影显得没那么“用心”,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在用手机和相机拍摄时,你所考虑的东西有何不同?
  宏贇同学:我觉得二者要考虑的完全不同。在用手机拍摄的时候,我只要考虑拍摄内容,然后按下快门即可;而用相机拍摄的时候,除了内容,我还要考虑光圈、快门、感光度、白平衡等……即使我能熟练操作,注意力也会被分散掉。另外,用手机拍摄是一个很随性的过程,我不要求它拍出多惊艳的效果,只要能拍下来就好,因此我没有抱太大的期待。用相机拍摄则不同,我赋予它的使命是要达到我的任何拍摄需求,这是一个庄重的过程,需要抱以严谨认真的态度。
  陈曦:用手机拍照就要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例如拍摄的快捷性,隐蔽性,以及构图上带来的灵活性。综合这几点,手机摄影更多地需要创意性构图来拍摄一些偏向即时性的场景。因为受到画质所限制,手机能拍摄的时间段是要少于数码单反的,尤其是大部分夜景和弱光场景,如何处理这些限制以及利用好手机摄影里的优势,需要认真地考虑。
  韩松:大体上,如果就拍摄本身而言,我觉得不论是用手机,还是相机来拍照,并没有什么不同。无非是安排元素在画面中出现的位置、注意光线的方向和强弱,以及照片所要传达的意义等关键因素。只是在用数码相机来拍摄的时候,会用更多的心思来考虑操作,而手机则不需要。
  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器材对于拍摄来说有多重要?
  韩松:不得不承认手机与专业的相机比起来,在画质的细腻程度,色彩的质感,以及弱光表现等方面还是有欠缺,另外专业相机强大的镜头群让各种题材各种视角的拍摄都游刃有余。从这个角度来说,器材是重要的;但就日常的拍摄、即兴式的创作来说,摄影师所思考的东西都是类似的,只是最后的表达媒介不一样。如果只是小屏浏览传播,手机在技术上的劣势不那么明显。综合我自己的拍摄题材来说,器材并不重要。
  宏贇同学:对我来说,用什么器材都不重要,最重要是“在什么场合”?和“适合自己的”,这两者决定了我对器材的需求。基本上除了创作和拍摄客片不会用到手机以外,其它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用手机记录,拍照是被我养成的一种生活习惯。
  陈曦:重要。每個器材的便携程度,拿在手里的感觉,都会影响到我的拍摄方式和拍摄题材。比如一台可随身携带的拍摄功能良好的手机,能提供在街头或者人多拥挤的地方拍照的前提条件。而沉重的三脚架和全画幅相机,就会让你走到徒步的终点的时候,放下所有器材静静地守候最佳时刻的来临,并且在稳固的三脚架上仔细构思画框中的所有元素。所有器材都有自己的品性和最适合的地方,如果说器材不重要的话,那市面上也没有必要存在不同类别的相机了。?
  那么,决定你使用什么器材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你在什么情况下会用手机拍照?
  陈曦:是题材。如果我选择拍摄严谨的风光作品的话,那么数码单反相机会是不二之选。如果只是拍摄街头和日常的城市场景,那么我会更多地选择用手机来拍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手机的小型传感器所带来的从前景到背景都清晰的景深效果其实往往是数码单反等拥有更大传感器的相机所做不到的。因为这个特性,手机所能利用的前景以及在构图上比单反更加灵活的调整,在很多时候都可以让人拍摄出更独特的照片。?   比起手机,你认为数码单反相机最大的优点在哪里?
  陈曦:单反相机主要的优势还在于画质和后期的可调节性。手机受到传感器限制,这两个方面还是落后于数码单反的。?
  宏贇同学:没错,有些手机的像素甚至超越了部分单反相机。手机厂商也纷纷在镜头和算法上下功夫,甚至有专业模式,可以调整快门、感光度、白平衡等,这些功能都是在向专业摄影看齐,为了追求单反般的虚化效果,双摄也成为了今年主流手机市场的必备,有的效果以假乱真,甚至能骗过普通消费者。在可以想象的未来,手机在追求专业摄影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
  那么,你们觉得目前手机可以取代相机吗?
  陈曦:手机和数码相机在影像创作的不同领域都发展得很好,目前不存在同质化的问题,说不上谁去取代谁。?
  宏贇同学:我觉得单反相机目前是取代不了的,但至少可以取代卡片数码相机吧。单反相机的光学感光元件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没办法做到手机那么小而薄,当然手机摄影会不断向专业摄影看齐。另外,用手机去完成一个商业拍摄或者广告,图片画质尚有差距,甲方也还不能接受吧。
  你如何看待手机摄影市场的发展?
  宏贇同学:我觉得手机摄影势必会形成一个新的路子,很多摄影平台都给手机摄影开了专门的页面,这也说明手机摄影的参与者越来越多。等到人们越来越接受手机摄影,便会有更多的地方能看到手机摄影的身影,比如广告。
  陈曦:随着小型传感器的提升和噪点控制的技术不断升级。手机和数码单反在画质上的差距缩小是必然。随着人们对于传播媒介的多元化需求,除了LIVE?photo,有声照片,短视频,延时摄影等方式,其他更多新鲜的广义的摄影“照片”会变得更方便,视觉效果会更加出色。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出台和国家统编新教材正式推行的前提下,推进历史课堂改革要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案为抓手”的教学理念。实践总结出“史海四步”教学法,让学生喜欢历史、会学历史、学会历史。  关键词:历史;教学模式;史海四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5-0033-02  为推进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沧州市沧县教研室从
当我们面对黑夜,我们能看到什么?关于夜晚的体验,摄影师刘树伟将一些思绪的片段交织于现实的体验中,呈现出了一种超乎于现实的感受。  在刘树伟的照片中,有映射在玻璃上五颜六色的光;有从燃烧的火堆中飞散出的火星;有新月在朦胧海岸的重复形象;有空无一人的隧道点缀着整齐的聚光灯;有散布着发光漂浮物的海洋与波浪;有沉睡于叠叠山峦之间的夜晚;有匆匆的过客在淡蓝色的梦境中留下的迷离身影。刘树伟通过无微不至的观察和
知名时尚及广告摄影师劳拉·嘉德(Lara Jade)将一间纺织工坊改造成了个人工作室,明亮、开放的环境,以及个性、雅致的布局让整个空间焕发光彩,她将带你浏览她位于美国纽约的影棚和家庭工作室。  我已经在这待了三年多了——实际上,这个地方曾经是一间老的纺织厂。我的几个富有创意的朋友一直住在这栋楼里,所以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在这里搞创作了。最开始搬到这里来的时候,我利用这个空间做过一些影像上的尝试。但现在
人像摄影师们常为外拍时没有一套轻巧便携高功率的闪光系统而烦恼。来自瑞典的全球顶级灯光品牌Profoto(保富图)全新紧凑型OCF离记闪光灯系统一定符合您的需求。  B2 250 AirTTL闪光系统  B2 250 AirTTL包含电源箱和灯头,为满足摄影师快速移动拍摄的需求,电源箱可以背在肩膀或者固定在腰上,而灯头则十分轻巧,你可以将它放在独脚架甚至相机热靴上使用。  B2 250 AirTTL
二次进疆,轻便出行  这是今年秋季的第二次进疆,9月初刚刚从北疆归来。这次南疆之行也与北疆之行不同,可以拍摄到更多人文题材。这次我选择了更加轻便的索尼全画幅微单A7RM3 索尼G大师镜头FE 24mm F1.4 GM的组合,同时搭配黑卡RX100M6进行更长焦段画面的捕捉。此外,通过五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拥有了完善的影像系统,也具备了“五星优势”,包括镜头、速度画质、小型化、电池续航以及生态系统等等
镜片用料十足彰显画质,多层镀膜逆光也清晰  作为永诺的最新产品,这枚镜头采用了9组11片的镜片设计,可谓用料十足。所有镜片材质均为玻璃镜片,其中搭载2枚非球面玻璃镜片,有效补偿多种像差,同时采用2枚异常色散玻璃镜片,不但能更好地抑制色散问题,更进一步改善了2级光谱,并采用多层镀膜工艺,有效提高透光率及抑制逆光鬼像、眩光。支持快速自动对焦  永诺这次在自动对焦技术方面下足了功夫,毕竟对于当下的拍摄使
“贴牌之争”  哈苏为何推出另类机  定价太高  哈苏最近陆续推出的这几台“翻版”相机着实不大厚道,外形、功能暂且不谈,只说价格一个问题就足够了。拿哈苏Stellan腿台机器举例,本身相机就是一台索尼R×100的机身,只不过加了个木质手柄就想卖到一万元以上,要知道一台RX100现在不过才4000元左右。  加个手柄不算啥  我不大明白为什么哈苏推出的这三台相机无论是外形还是按键甚至菜单都没怎么进行
2016年是索尼在光学领域持续发力的一年。今年初,索尼惊艳地发布了三支G大师镜头,本次体验的这款SEL85F14GM镜头正是其中之一。从镜片加工精度到光學性能,索尼G大师镜头都展现出了卓越的高品质。“明日之镜”是索尼G大师镜头的宣传语,这款FE85mm F1.4 GM是否实至名归呢?  进化中的高分辨率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影像传感器技术不断进步,高像素CMOS已经成为当今相机的主流配置。为了顺
在网络上偶遇一篇文章,一位摄影师在高谈阔论一番拍照的人生哲理后说:“不要与我聊相机,它不值一提”。  这种表白在摄影圈非常普遍,感觉这样一说,自己就站在了某个思想的高度,可以藐视众生。这种意识形态的出现,或许缘自摄影在诞生之初,就与科技密不可分的关联。而这份与生俱来的科技基因,又成为当时艺术界将摄影拒之门外的一个理由。忽略弱化避而不谈技术技法,成为数代摄影人争取艺术认可的一种方式。偏偏事难遂人愿,
自拍是自恋的一种表现吗?当然是!在美好的年华为自己拍摄照片,是积极向上的事情!  CC就是就是这么做的,你也赶快行动吧!  Out 向上45°瞪眼撅嘴是你永远的自拍角度?相册里的自拍照都只有在家和商场的镜子前?  Get 新的自拍要有干净的好构图和美丽的色彩,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情绪与故事!  梦幻城堡的雪中自拍  CC  在哈尔滨的冬天,雪中的圣索菲亚教堂散发着迷人的气质。怎样才能拍出独一无二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