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六论

来源 :创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是一个很好锻炼你讲故事的能力的机会
  
  在硅谷,一个最戏剧性的融资故事:历时4个月,见过55个VC、55个天使,有27个中间人,130次被拒绝,最终找到14个投资人,拿到100万美元。这个过程被画在1张图上。
  我把这张强悍的图发在微博上,引起了一些讨论,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说法是:“坚持是创业者必备的素质,寻找投资人的过程也是一种磨练与提升的过程”。
  我最近在计划FM融资的过程中见了不少天使投资人和VC机构,同时也从有成功融资经历的朋友们那里收取了不少建议。我想把前前后后的体会做个总结,与大家分享一下。
  但这并不是一篇教你怎么写PPT,或关于融资技巧的文章。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并且这方面的知识网上已经有很多。我想讨论一下关于创业者的心态。对大多数创业者来说,融资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会给创业者带来不少压力。我认为好的心态可以让过程变得相对容易,并且更有价值。
  
  做融资计划前,先做一个“不融资计划”
  
  每个团队融资前都会写商业计划书,多少钱用来雇人,多少钱用来推广,多少钱用来买设备。我认为每个团队同时应该有一个“不融资计划书”:在一分钱也没融到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做下去的计划。
  很多人说没有钱就没法创业,但融资前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代码、设计和早期运营都是可以往下做的。很多时候资源的限制反而可以让我们做得更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也许可以被逼之下使用更有创意的推广方式。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产品也许做得更简单。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推出第一版的时间也许会更快。
  融资其实只是获得运转资金的一种方式。有些创业者会接外包,有些会到应用市场上卖APP。著名创业团队Airbnb早期融资不顺,就卖早餐麦片维持团队。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整个团队为了省钱自己每天吃剩下的麦片。创业者应该有这样的自信,没有大笔的钱我们也能持续前行。
  我并不是建议大家不去融钱(Airbnb证明了自己的模式之后也融了数亿美金),但有个“PlanB”会让自己心里更有底,更容易有平等的沟通。有了好的心态,就不用刻意迎合投资人,不用过度解释自己,同时也可以让投资人知道你是为了做事而融资,而不是为了融资而做事。
  
  尊重投资人的时间与看法
  
  投资人很忙,每天会见很多团队。珍惜每个交流的机会,不要迟到,要做好准备。有些人会以“忽悠一笔算一笔”的心态去见投资人,这种投机和小聪明大家都看得出来的。被拒绝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认为投资人对你有偏见。
  人都是有感受的,特别是对自己的创业想法。没有人愿意被人批评。但投资人都是专家,有的之前也创过业,好的投资人有丰富的信息,也许之前见过几十个跟你在做同样—件事的团队。不要错过这个获取信息与反馈的机会。
  
  也要尊重自己
  
  投资人虽忙,但你也很忙。平等是交流的基础。不管一个投资人多有名,假如他不尊重你的时间就不要勉强了。要是连回个短信或者邮件的时间都没有,怎么能指望他认真听你讲话呢?而且就算他投你了,你愿意长期与一个不重视你的人打交道吗?
  好消息是在我们和投资人的接触中,发现越有名气的天使和VC越谦和。
  
  不要忘记自己真正的目的
  
  市场很疯狂,经常能听到一些“某某连产品都没有,只拿PPT就融了几百万美元”的故事。有些团队甚至会觉得融不到一大笔钱就很丢人。融资本身附带着一些诱惑的附加值。融资成功可以让你的公司上新闻,可以让一个无名创业者变成领域里面的名人。也许在这些诱惑下,我们会忘记融资并不是创业的最终目的。
  Color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在产品都没发布的情况下,他们靠一个全明星团队的背景拿到了4200万美元的投资,但之后因为产品不被市场验证,变成圈儿里的笑柄,三个明星创始人走了两个。千万美元融资不证明你一定会成功,一分钱拿不到被逼吃麦片创业也不是丢人的事情。用户才是最终的裁判。
  
  不要试图说服投资人自己的团队和想法有多完美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团队,应届生团队、草根团队、外企或大公司出来的团队等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有的比较有经验,有的对产品感觉特别好,有的花销低,更能吃苦。
  我之前的工作经验都在国外,自然而然会有投资人提出疑问,怀疑我能不能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能不能适应国内的竞争环境,懂不懂本土的运营手段。对于这些疑问,反驳是完全没有用的(数据证明,海外背景的创业者在中国创业,成功机率出奇的低)。最好的方式就是承认自己的缺陷,然后提出怎么能用优势来弥补短处,或者找到合适的团队成员弥补自己的不足。
  不同背景的投资人会喜欢不同类型的团队。说明自己团队的特点,顺其自然就好。
  一次交流中,天使投资人说他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用2—3个月山寨一个成型产品然后拼运营。虽之前聊得还很不错,投资人也很认可我们的方向,但我们立即就知道自己不是他要找的团队。找投资人就是在给自己找老板,所以表明自己的理念与原则很重要。可以省很多时间,并避免不愉快的合作。
  
  把融资与其他事情连在一起
  
  融资过程需要很多时间。只为了找钱去融资,假如没有结果一定会有失落感。
  但我们发现融资过程其实可以与创业结合在一起。演讲中的Demo可以成为产品设计时参考的用户流程。PPT中的用户获取策略可以成为推广部门的执行手册。为投资人准备数据时,可以顺便把自己的后台数据分析系统做好。
  大多数投资人多会问你同样的关键问题:“怎么获取用户?”“团队还缺哪些关键人才?”准备好这些答案不但可以让你融资更有把握,也是一个思考的好机会。你找到的答案之后很可能变成你的招聘与推广策略。即使没有融到钱,融资的过程可以迫使我们全面思考在做的创业项目。
  Twitter的联合创始人Jack Dorsey说过,他把自己当作一个编辑,他的工作就是去讲好一个故事,一个用户如何使用自己产品的故事。当这个故事讲通了,讲明白了,其他各个需要的环节就可以顺利到位了。这个故事会决定你的产品战略、市场策略和融资方案。而融资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锻炼你讲故事的能力。
  好的心态可以让这个过程变得更有价值。祝各位在路上的创业者好运!
其他文献
我们在阅读古代诗文时常会见到“燕”和“雁”两个字,二者在文化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别。  燕和雁都是随着季节冷暖,南北迁徙的鸟类,冬去春来,它们按时往返,给人以诚信之感;雁和燕都是众多鸟类中相对温和的动物,形状、羽色上是这样,鸣叫声也是如此,这和中国古代文人的儒雅是相符的;雁在秋日高空成队飞翔时,队形一丝不苟,衬以秋日肃杀气氛,愈显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壮美;燕子,特别是家燕,一般不轻易改换做巢地点,给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