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ou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而不应忽视其独特的功效。要大胆把时间交给学生,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读前设计好明确而具体的问题和任务,让他们通过读自己解决问题,从中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 加强 朗读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相当多的教师忽视了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他们认为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即应形成,到了高中阶段无须再行教学,或者认为朗读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或仅仅把朗读看做一种技巧,其本身并不具有自足性教育价值,甚至认为朗读教学功能有限,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没有太大帮助。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几年后仍然出现的为数众多也得到大多数专家的肯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吸收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朗读进行了深入地阐述,把朗读提高到相当高的地位,新课标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评价建议”部分均给出了相关表述,例如新课标提出了“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目标。该表述既表明了新课标有关高中生朗读能力语音层面、技巧层面、言语表达层面的新要求(用普通话、流畅、恰当),同时也包含了新课标对高中阶段朗读教学的作用及功能认定,即朗读教学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而且也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能力,进行语言积累的一条有效途径。这意味着新课标对高中阶段朗读教学重要地位的高度认同。
  1.加强朗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高中语文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要朗读熟悉一批有代表性的包括各种内容、体裁、风格的诗文,消化领悟,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多积累典范的规范汉语的语言材料。朗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通过直觉思维方式直接感受语言,对语言的意义、情态、情味综合地进行感受,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
  多读多记规范的、精当的书面语言,诵读准确、生动、鲜明的精彩诗文,口诵心惟,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由此可见,朗读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有效手段。而且从读入手,带动说写,可以用规范汉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
  2.保持朗读的连续性和合理性。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贵在老师导行,持之以恒;重在实践中落实提高,创造机会多读多练。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而上升的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应注意朗读在其中的连续性和合理性。
  我们反对把早读时齐读式的朗读,提倡早读时朗读的多样性,这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产生厌烦心理:我们也反对课堂教学中只让学生听专家朗读,老师范读,而不让学生参与的朗读,倡导教学中要因势引导学生参与朗读,这才可调整课堂节奏,实现师生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更反对把朗读扩大化,把什么文章都拿来乱读一气,倡导朗读选择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才可达到朗读之熏陶渐染,培养语感,升华情操的目的。
  同时,还要认识到教学生朗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常抓不懈。还要纠正基础年级才需要朗读的错误观点,虽在高考中未直接考学生的朗读的情况,经其中许多题目都关乎朗读,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有赖于学生在平时大量的反复朗读来实现的,只靠大量无声的习题只会损伤语文的美感,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出不会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考试高手。
  3.扩大朗读范围。在一些教师与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有这么一个观念:教材上要求背诵的内容才需要朗读。他们把朗读训练与背诵等同起来,于是乎教师只要求学生去朗读那些教材中规定要求背诵的内容,学生也只是去朗读这些要求背诵的内容.其目的只是为了背诵。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朗读只是进行背诵的一种方式而已,而不能把这两者等同起来。朗读有助于背诵,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朗读的内容应该远远超过教材中所要求背诵的内容。因为朗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朗读还对学生体会感受文章的形式美、语言美有着重要作用。朗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其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故而,朗读的内容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中规定的要求背诵的内容,应该立足于全部教材且走出教材,全方位地寻找朗读的材料,以期过到朗读真正的要求与目的。
  另外,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还有一个问题存在,即许多教师认为朗读只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并不需要参与进去。
  语文科的朗读训练必须是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广大语文教师应清楚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上的作用与地位,更应清楚朗读训练在现实具体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才能更好地去扬长避短,科学合理有效地实施朗读训练,.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朗读能力,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激发学生“爱读、乐读”的兴趣入手,把以上各种朗读方法和技巧运用到课堂的实践中。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是生物探究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配合课外探究活动,使课内外相结合。高中生物学课外探究活动是生物课堂探究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亲自接触绚丽多彩的生物界,不断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有趣的生物学问题,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开启智力、拓展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外探究 组织实施  一、高中生物学课外探究
摘要:具有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应该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以来,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断地改变和更新我们的观念和思维,努力探索符合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卓有成效地开展地理教学。笔者在此根据自己教学的经验对如何帮助学生学好高中地理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自学习惯 思想方法 生活能力 批判思维 创新思维  1.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习
摘要:本文围绕着戏剧化教学法从课堂导入方面,探讨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戏剧化教学法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自主学习习惯。  关键词:英语学习 戏剧化教学法 自主学习  戏剧化教学法是一种场景化(contextualized)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以“学以致用”为目的,锻炼学生在假设的日常生活情景的使用中学习语言,即“做中学(learning by do
摘要:课堂教学是师生信息交换的过程,教师输出,学生输入,为了输出和输入的和谐统一,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调解成形象、趣味、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 愉快教学 探索  由于升学的压力,数学成了学生的负担,有的学生逐渐讨厌数学、冷漠数学课。为此,教师不得不反思教学过程、研究教学策略,创造快乐数学课堂,使数学课不再枯燥下去。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在新课程标
快到春节的时候,她收到了他第9封信.rn这一次,不知动了哪根神经,她竟毫不犹豫地拆开看了,而以前那8封信,她是从来不看的.rn信是这样写的:rn"亲爱的翠,请原谅我仍然这样称呼你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我丈夫比我大七岁,我们是经人介绍后认识结婚的.丈夫近年做化工生意.每天收入多则几万,少则几千.几年下来,我们有了自己的公司和车队,丈夫也成了闻名遐迩的富豪.
丁零零……金子妈第三次按响老中医的门铃.rn金子妈病了,这病怪怪的,身乏体弱虚汗不断.从村里到镇上,从镇上又到县城,该听的听了该“照”的“照”了,也没诊断出个子丑寅卯,要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从教育的时代性、社会性来看,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也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语文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鉴于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的认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借鉴各地区的一些实践经验,本人提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操作三个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因材施教 教学实践  一、小学语文综合
摘要:《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认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可以这么说,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不仅是青少年学习认知发展规律的必然需要,更是他们“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就新课程高中英语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作探析,旨在阐述该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