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甘式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学本课堂”中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u2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和全面推广,“学本课堂”应运而生。我们发现它能赋予学生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真正的主人。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和“学本课堂”的相关理念,以“学研案”为载体,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采取“先学后导”的教学模式。并对“学研案”导学在教学中存在的几个典型困惑进行全面剖析,就如何运用“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组织“先学后导”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自主有效学习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学研案;学本课堂;“柯甘式合作学习”;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77
  一、前言
  新课改对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以学定教”是新课堂的主导思想,“先学后导”已成为新课堂的主流模式。教师要恰当地处理角色转型策略,平衡课堂教学中的“导”与“学”,设计目标合理的“学研案”,并将教学内容与“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巧妙结合,设计教学活动。但由于我们对“学本课堂”理解不到位,在实施过程中走入了一些误区,产生了一些困惑。本文将谈谈如何走出“学研案”误区,有效运用“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创建真正的英语学本课堂。
  二、“学本课堂”的基本内涵和“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的基本模式
  学本课堂是指以学生本体、学生本位、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核心的课堂,其本质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学,最终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轻视学生自学、对学、群学、纠错、小组展示、组际间质疑、探究等学习习惯的培养,而“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正是培养这些习惯的有效途径。
  “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的重要理念是“结构 内容=活动”。所谓结构是一系列不依赖于教学内容、可以重复使用的合作学习步骤;内容则是教师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或话题。
  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来践行“先学后导”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困惑。
  三、“学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困惑与“柯甘式合作学习”的对策
  “学本课堂”教学追求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在此基础上恰当运用“柯甘式合作学习”,有助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尝试如下:
  1. 运用“柯甘式合作学习”,避免“学本课堂”的形式化
  学案是教师为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设计的学习方案,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学”,而学研案是通过教师的“导”来引导学生先行尝试,教师再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的“导学”方案,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导促学、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案。
  但是,有些教师混淆了这“两案”的本质区别,常常以“学案”代替“学研案”,认为安排学生自学,再有教师讲解就是所谓的学导型的“学本课堂”。
  解决对策:采纳用于检查基本知识的掌握、巩固和复习的结构:Roundtable(小组内成员轮流写)。教师给出问题,四人一组,围坐在一起。教师提出问题:(1)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句型、语法;(2)重新阅读文本的新发现、疑惑。然后,小组成员在同一张纸上轮流写下自己的答案,进行分工思考后确定答案。
  2. 设计有效合理的教学活动,防止“柯甘式合作学习”空泛化
  我们知道,学研案毕竟不能包揽学生课堂学习的一切内容,它的设计问题来源主要取决于对教材或者其他教学文本内容的选择,是“二次加工”的过程,很多情况下它是不能脱离教材或者其他文本教材而单独存在的,否则将是没有意义的。
  解决对策:组内共识(Numbered Heads Together)。教师提出问题,每位学生仔细思考,并写下自己的答案。随机选择一位学生代表本组回答问题。若有不同答案,请第一位回答问题的学生问其他组的某位学生。
  3. 运用“柯甘式合作学习”,避免“学本课堂”评价的片面化
  “先学后导”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还必须对现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改革。我们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与分层评价,例如,课堂提问应尽可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予以准确评价;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解决对策:采用Timed-pair-share(限时——组队——分享), Mix-pair-share(混合——组队——分享),Think-Write-Round Robin(思考——记录——组内交流)的结构,从而帮助发展学生问题解决、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多种思维的技能。
  四、“柯甘式合作学习”对学导型“学本课堂”的几点启示
  “学本课堂”强调“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新型教学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需要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并在教师的“主导”下,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活动机会,调动他们的情绪、唤醒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心智,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基于学、展示学、交流学、深化学的“学堂”。以下是笔者实践后的几点反思:
  1. 恰当地处理角色转型策略,平衡课堂教学中的“导”与“学”
  教师在课堂上要实施“适时登场”和“主动撤离”,以学生的“合作学习”为核心,并转变为倾听者以及学生小组学习的合作指导伙伴。
  2. 低于文本的姿态解读文本,设计目标合理的“学研案”
  教师在课前导学要以学生的角度充分解读文本,鼓励学生根据学研案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把一些重难点的内容整理到学研案的相应位置。
  3. 灵活运用多元创新策略,把握好“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的四大原则
  “柯甘式合作学习”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参与度的合作学习体系。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结构,教师还需要在此过程中积极渗透以下四个原则:
  (1)相互依存:小组所有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各有分工,又相互合作——有人表达、有人倾听、有人反馈,而不能依赖别人,消极怠工。
  (上接第77页)
  (2)个人负责制: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并有能力在全班进行展示,接受教师和同学的检查。
  (3)平等参与:小组成员参与的时间和机会均等,每个人都有机会在等量的时间内参与活动。
  (4)同时互动:在同一时间全班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而不是教师与少数学生的互动或是教师个人的“一言堂”。
  总之,在英语课堂中实施“先学后导”,本着以上原则使用“柯甘式合作学习”的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课堂参与度低且不平衡的问题。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向“导”转变,解决学生“要我学”和“我要学”的问题,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导学练习,恰如其分地运用“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葛炳芳.“以学定教”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2009(9).
  [3] 李健莉.柯甘式合作学习结构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4(2).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325000)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与目的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将绩效评估引入科研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但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科研重点实验室的绩效评价中,依然没有相对独立、针对性较强的评价体系,导致在医学科研重点实验室的评价中,评价方法和结果不够客观、准确。特别是医学这个特殊的研究领域,其科研重点实验室的绩效评价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和系统。为进一步促进医学科
学位
20世纪90年代末,农民自行创办、民办公助等形式的文化大院逐渐出现。农村文化大院在山东省的建设实践中,主要指村级文化大院。农村文化大院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生本教育理念是当前在教学改革大环境下主要推广的教学模式之一,该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突破传统的以师为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过程中提高个人语文素养.
期刊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