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的审美教育 语文“诗意的栖息”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e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审美化不仅是语文质的规定性,而且也是培养人“诗意的栖居”的需要。德国著名诗人席勒说过:“若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先使他变成审美的人。”审美正是直接对人的生命存在本身进行塑造、规范和引导的一种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创造合理美好的人生。应该说,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如此。
  语文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强大感染力和对心灵的冲击力,蕴含丰富独特的审美资源,小学语文教材尤其是高年级所选篇目大多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具有深厚独到的意旨美、高尚真挚的情感美、千百万化的结构美、异彩纷呈的语言美。文学作品的形态多彩,既有小说的人物形象美,也有散文的意境美,杂文的犀利美,既有诗词的音韵美,也有戏剧的冲突美等。因而,它理所当然地成为达到这一目標的最直接且最广泛有效的途径。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崇尚美,追求美,都想成为完美的人,拥有完美的人生。因此,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柳暗花明又一村:发现美
  1.音乐营造美的氛围
  音乐是一种美,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是通过声音刺激人们的听觉器官塑造形象,从而在大脑中产生联想和想象而获得美感的。语文教师能在课堂上适时播放音乐,能够营造氛围,激发情感,产生美的享受,并且升华这种美感,更好地进行学习活动。
  如我在教《第一次抱母亲》时,课前几分钟我就开始播放满文军的一首深情的《懂你》,优美深情的旋律,伟大深沉的母爱,无不感动着每一位学生,课堂氤氲着一种浓浓的情感氛围,学生很动情投入地朗读课文,是音乐唤起了他们美好的情感体验,学习活动进行得很顺利。在这节课接近尾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小草的心”:明天是你母亲的生日,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接着我就播放了毛阿敏演唱的《烛光里的妈妈》,优美深情的旋律,如泣如诉的演唱,拨动了学生情感的弦,眼前仿佛出现了母亲平日动人的一幕幕,有些学生的声音都哽咽了,一句句深情的表白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堂课课首课尾的音乐,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母爱氛围,优美的音乐,美好的情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和提升,整个一堂课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画面再现优美意境
  读者是通过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再现画面,从而得到审美享受的,这就需要读者调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是联想和想象毕竟要根植于现实生活,由于学生生活阅历的限制,有些画面无法通过语言在头脑中再现。如没有看过海的人,无法想象大海的浩瀚无垠,没有看过森林的人无法感受森林的莽莽苍苍,生活在平原的孩子无法体会山的巍峨、石的嶙峋,他们也就无法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这就需要多媒体再现画面,让学生充分感知画面,进入作品的意境,从而得到审美愉悦。
  如我在教《庐山的云雾》时,由于学生没有去过庐山,甚至没有真正见过高山的云雾,对这篇课文表现的优美的画面意境无法想象体会,我就充分运用多媒体,把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子都用一幅画面展示出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画面和文句相得益彰,学生如临其境,沉浸在美的享受中,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朗读体味美的情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读出语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味,使学生从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领悟作品蕴含的美好情感。所以感情朗读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品味作品内涵情感,感受作品音韵美、节奏美的重要方法,是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朗读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教师范读,也可以播放朗读录音,可以自由朗读,也可以个别读或集体读。如果教师能亲自范读,再配以舒缓优美的音乐,更有助渲染气氛,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感。教师除了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和愿望外,更要注重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和训练,注意朗读时的轻重缓急和感情的处理,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如“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怨,“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怆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激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落寂,“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让学生用声情并茂、顿挫有致的朗读,再配以优美的音乐,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生命的赞颂和自然的讴歌,体会作者美好高尚的情怀。
  二、几生修得到梅花:创造美
  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用美的法则来创造美。语文教学的审美创造就是用美的语言来表达美的思想,创造美的作品。
  要让学生写出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就是语文,语文是和生命情怀同在的东西,只有关注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他才是一个审美的人。邓肯说:“只有唤起人类求美的愿望,他才能获得美的本身。”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诗人顾城则说:“黑夜给了我一双黑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求光明。”何况我们当代的学生正生活在一个光明的时代,生活处处充满了美。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时刻保持一颗敏感的心,迅疾捕捉生活的美点。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声轻轻的叮咛,枝头的一抹新绿,窗外的一声婉转的鸟鸣,都能拨动你的心弦,让你感到人间的真情、自然的美妙。
  有了美的情感,还须要美的表达。学生平时要多阅读,勤练笔,掌握一些语言表达的技巧,用鲜活灵动的文字表达心中高尚美好的情感,理性睿智的思考,讴歌美好的人生。
  总之,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资源,采用多种方法,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打造美的课堂,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完美人格,创造美好人生。
  让学生的审美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提升,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其他文献
体育课的特点决定了其是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环节,但在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后的责任承担问题一直是多方讨论的焦点。教育部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把学校的过错责任作为一般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也明确规定了学校在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赔偿责任。但在具体责任划分上尚存在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笔者身为体育教师,并经过多年的法律学习,对此作简要分析,仅供读者讨
汉画在中国美术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汉画像石中那原始、幽默、奇崛而别致的构图,简括而气韵生动,平面而极具三维空间感的制作……都若不经心而又表现得恰到好
期刊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银杏、日本冷杉等5种裸子植物的花粉外壁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这5种裸子植物花粉外壁的红外光谱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及多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
偶然读到一篇文章,题为《小女孩有意跌了一跤——一个小女孩的智慧》:几个孩子正玩得不亦乐乎,一个小家伙突然摔倒在地上,并立即哇哇大哭起来。一个小女孩一看那跌倒的小家伙,愣了一愣,接着跑过去,装着一下子跌倒了,就跌在那小家伙的身边,她跌倒了,还笑得咯咯响。那小家伙一看小姐姐,也笑了,抹抹眼泪,又玩了起来。  这个小女孩的行动自然而然,她以一个共同遭遇者的身份,去感染小家伙,没有刻意的雕琢,自然而充满灵
目的:观察肛肠病手术病人应用耳穴贴压减轻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我科503例肛肠病病人手术前采用耳穴贴压,应用疼痛评估量表之词语描述量表,以问答方式对患者术后24小时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字在艺术设计中已成为倍受注目的元素.字体设计教学应从四个方面设置课程,着重从情感、空间、象形和会意等方面培养学生文字创意的能力,体现了文字创意
期刊
上海市建德学校是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于2001年9月由原上海市长城中学和上海市建德小学合并组建。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学校办学实际。确立了“学会尊重、和谐发展
中考作文考什么,考纲有明确要求,那就是要落实“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语文新课标精神。从历年命题看,“自我类”考题一直稳居榜首,占据半壁江山。2018年虽然
目的:针对强制戒毒复吸复戒人员的心理特点,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仅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重复强制戒毒的人员24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依赖14例(58.3%),
教育新文化思潮的涌动,是在教育加快结构性调整、教育的发展要表达一种理念、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着力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得以发育的;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文化态势下,以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