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难点突破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分子、原子水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知识点,由于概念抽象,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变,使不少学生难于准确把握,因而在运用过程中,往往会反复出错,成为“不治之症”。这些犹如学生学习途中的绊脚石,阻碍着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我们只有突破教学中的这些难点,才会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坚定信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抓住关键,纵引横联,促进理解
  化学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抽象、复杂、不容易理解和运用的知识,或不容易掌握的技能技巧。其实,所谓难点,是相对而言的,俗话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说穿了,就是学生没有把问题的实质搞清楚,所以突破难点的关键旨在拨开迷雾见青天,识破庐山真面目。为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通过纵引横联,揭示问题本质,洞察它的内在联系,掌握它的特点规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化难为易。
  例如:在化学平衡教学中,学生对化学平衡原理认识模糊,运用困难,我就引导学生从“反应条件的改变→对各物质的浓度和能量变化的影响→对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的变化的影响→对平衡破坏和产生移动的影响→平衡移动对原条件的反影响”并结合各种实例,步步研讨,层层分析,归类对比。学生自然就加深了对化学平衡原理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再把这一理论应用到溶液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点上,结合题例,运用讲解,就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化学平衡原理的广泛应用和深刻理解。
  二、借助媒体,直观教学,帮助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复杂的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和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和理论,如果仅仅依赖于教师的语言描述或一般的实验演示,很难使学生把握问题的实质。但是,如果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可以延伸人的视觉和想象,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内容动感化、微观结构宏观化,帮助学生建立较好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化解思维障碍,降低知识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如:在电解原理的教学中,学生通过电解CuCl2溶液,观察到阳极有Cl2产生,阴极有Cu析出。但是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传统教学只是靠老师的讲解,学生的思维跨度很大。采用计算机动态模拟,直观显示:电解前阴阳离子的无规则运动,通电后离子的定向移动和两极分别产生气泡、析出红色物质。现象充分揭示了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有效地化解对电解原理的理解这一难点。相类似的,在化学平衡原理、氧化还原理论、物质结构理论的教学中也运用这样的动画模拟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只要你根据内容需要,合理选择并使用多媒体,一定能够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突破难点,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实验,感性认识,培养兴趣
  化学实验是最好的感性材料,一个成功的实验,就是一种无声的演说、讲解,胜过老师的千言万语。在中学化学中,几乎每一个实验都在为突破难点铺平道路。特别是探究实验,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提出假设,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假设,能够很好的完成对知识和规律的意义建构,从而化解难点。
  如:在学习“氯水的漂白性”时,有这样一个讨论题:向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酚酞变红,再滴入几滴氯水,红色褪去。学生经过讨论,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氯水有漂白性,所以NaOH的酚酞溶液的红色褪去。
  假设二:氯水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和次氯酸中和了NaOH,所以NaOH的酚酞溶液的红色褪去。
  针对这个教学难点,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两个假设中,哪种是正确的,学生做了以下设计:
  向加入氯水后的NaOH酚酞溶液中,再回滴NaOH溶液,如果假设一正确,则溶液不会变红;如果假设二正确,则溶液变红。并由此进行实验,得出了氯水具有漂白性的结论。
  四、启迪思维,授之以渔,培养素质
  化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我在引导学生突破知识难点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对前面各步经过一定的训练和培养后,再遇到新的难点,我就让学生自己去钻研、讨论、探索解决它的办法和途径,并采取热情鼓励、诚恳帮助、点拨启发、严格要求的态度帮助学生完善提高。这种做法,很受学生欢迎,有效激发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兴趣,在学习中真正培养他们的能力。
  责任编辑 潘孟良
其他文献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至理名言,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让多少人受到启迪和激励。我作为执教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享受着圣人思想带来的滋
城市规模,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城市规模确定过大.超过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将造成建设分散.土地浪费,确定过小,则规划常被实际的发展突破.造成建设的混乱与被动。当前主要的
丽水市建设生态文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制约生态文化建设的因素。针对这些制约因素,应以完善制度为前提,以生态知识宣
【正】 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可以有力地推动诚信建设。 一
尽管新课程已实施数年,但由于种种原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强调知识传承,忽视教学创新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科学素养的培养。为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高中物理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1. 创设探究情境,开发创新潜能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需要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思维的特点精心选择探究课题。其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交通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进一步规范和细化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我部根据评价标识工作实际情况,组织有
金坛市体育馆是金坛市的一项重点建设工程,为国家级赛事场馆,也是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女排比赛的新建场馆之一,位于城南体育公园内,是金坛市的一项标志性建筑。结构布局体育馆共
期刊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所有执教者所孜孜追求的,也是新课改实践的要求。教师上每一节课,都应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当然,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难点在于寻找到合适的方法。但有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必须在课堂教学之前,实实在在的备好课。教师只有在课堂前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深入”周密的思考,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以“浅出”的艺术方式让学生轻松接受,达到减负增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三二一备课程序”,要求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