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内容适应性发展的思考分析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s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也更加关注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一定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自身特点相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有能力和素质的合格人才。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带有滞后性,要想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推动大学体育教学的进步。本文将对大学体育教学内容适应性发展的思考进行浅析。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内容;适应性发展
  我们从小学开始一直都以做一个德、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为目标,对于大学生而言也是一样,大学体育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身体是一切的本钱,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具有积极意义。时代的变迁,教学环境的变化,使得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就显得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需要对当前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从而推动大学体育的适应性发展。
  一、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不够多样化
  大学体育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主要教学内容还是集中在传统的“大三球、小三球”中,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很多学校由于领导不重视或者师资力量短缺等问题,都没有将当下流行的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项目列入教学内容中,这就导致学生在进行体育选课时受到局限。
  (二)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綜合化程度较低
  要想适应社会化发展,综合性的体育内容是一个新的趋势。相对于以往的体育教学内容来说,不能局限于体育技巧这单一的方面,体育的发展历程、身体的训练方法、比赛的具体分析过程等都应成为教学内容,就目前来看,体育教学内容综合化程度还不够,还是局限在体育技巧的教学中。
  (三)大学体育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组织单调
  大学体育教学方法没有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对学生只是一味的强调动作、速度的训练,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体育老师有一定的厌烦心理,降低了对体育课的喜爱。
  二、大学体育教学内容适应性发展的必要性
  (一)大学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传授学生锻炼的技巧和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经过体育锻炼,可以让学生能够保持一个更好的状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当中去。促进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其实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在,从长远来看,也是为他们今后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大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有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较高,会经常组织学生参考体育活动。而体育运动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学生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出了具有较好的技术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体育课上技术的进步,还要注意对学生意志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通过体育运动的锻炼,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以致于今后面对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困难,他们的抗压力也会相应增强。
  三、大学体育教学内容适应性发展改革构建
  (一)大学体育教学内容要多元化
  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发展,首先要从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出发,丰富教学内容,可以加入新的像轮滑、攀岩、电子竞技等体育项目,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出发选择他们所喜爱的体育项目,使得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更好的接收教学内容。在体育课程设置中可以根据体育特点把他们归类来教学,可以吸引学生自身喜欢上体育课程,运动技能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体育的运动精神。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以身作则,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带来的好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
  (二)大学体育教学要提高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综合性比较低,这就需要大学体育教学拓展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以往的体育教学内容只是注重技巧,要想实现课程的适应性发展,就可以对体育课程的内容进行挖掘,可以将体育各类项目的发展过程、技术分析,比赛项目分析等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展示出来,这不仅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综合化,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三)大学体育教学要对原来的体育科目进行改革
  对于一些常见的体育项目来说,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学习,只是在各个阶段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不同,反复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对这些体育科目感觉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来,对于这种问题,我们就需要对原来的体育科目进行改革,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有新意,就要对原有已经掌握的基础一带而过,同时加强学生对已经掌握的教学课程的难度,还要交给他们一些专业技巧,让他们在学习中的到乐趣。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可以引进一些新的元素在体育课程里,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样可以达到体育课程的根本目的。
  四、结束语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一些问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导致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时感到厌倦,所以,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改革势在必行,既要达到体育课程的根本目的,又要让同学们保持身心健康,就要对高校在体育课的课程要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适应大学生们切身需要的体育课程,最终达到根本目的,要从大学生的兴趣、动机以及态度上进行思考,保障大学生们在大学的生活中健康的成长,使大学体育教学内容能够得到适应性的发展,从而进一步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伟.浅谈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好家长,2018(21).
  [2]韩秀红.浅谈职业院校健美操教学适应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途径[J].赤子(下旬),2017(03).
  [3]潘洋.论述大学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
  [4]鲁茁,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育教学方向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其他文献
《人·鬼·情》被学者誉为唯一一部中国“女性电影”,它通过描绘男权社会中“女演男”的女艺术家的生活经历与心理历程,淋漓尽致地显示了现代女性面临的困境与所作的抗
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公立医院运营产生了重要影响,XH医院在科室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全院全年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运用项目叠加法核算全年开展的805个DRG病组
目的提高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诊治水平,减少伤残率及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4~2005年急诊室救治的24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患者就其临床特点、伤情判断及诊断治疗等
结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五种情感因素,即动机、焦虑、自尊心、移情和课堂交流对于英语教学的影响,将情感因素融入英语教学中,发挥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对于某些数学问题,如果已知所求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则可引进一些尚待确定的系数来表示这种结果,通过已知条件建立起给定的算式和结果之间的恒等式,得到以待定系数为元的
在民主化趋势下,公众已不满足于仅在国家法律中的享有公民权益,他们希望通过各种公众参与的途径参与到公共管理的具体过程中,以切实保障公众的权益。文章中理性分析了公众参
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sICAM-1的水平和采用免疫发光底物法检测血清中AFP浓度。探讨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甲胎蛋白检测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中临床意义。
建设、整合化工实验实训场所,引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化工实验实训场所功能的多样化,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
中国是梨生产和消费大国,梨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几年,梨胴枯病在我国危害严重,导致梨树枝梢及剪口处枯死、芽周及桠叉处坏死并沿着枝干不断扩展,严重时引起整株
近日,美国Wisconsin大学的Sprague等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可能可以预防乳腺癌。美国的这项研究共纳入了1689例原位乳腺癌和6391例侵袭性乳腺癌患者,另有7630名妇女作为对照。所有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