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Gbit/s PON系统突发模式前置放大器设计

来源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f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无源光网络(PON)设计了10Gbit/s的突发模式前置放大器.为了获取大动态范围和快速响应,电路采用DC耦合结构,并设计了一种反馈型峰值检测单元以实现自动增益控制与闽值提取功能.利用调节型共源共栅(RGC)结构的输入级单元减小了电路的输入电阻,使得包括光检测器电容在内的大寄生电容与电路的主极点相隔离,从而提高了带宽.该前置放大器采用低成本的0.13μmCMOS工艺实现,芯片面积为425岬×475μm,总功耗为23.4mW.测试结果表明,电路的工作速率范围在1.25~10.3125Gbit/
其他文献
通过对冷板带轧机垂直振动过程的机理进行分析,结合轧机系统结构模型,建立含振动因素的冷轧机垂向系统动态轧制力模型.考虑复杂工况下,轧机在生产不同规格带钢时,由工艺参数
针对目前"遵义气象"微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产品少、服务范围窄、发布不及时、与粉丝互动少、无宣传推广活动等问题,笔者提出开发"遵义气象"微博机器人系统的新理念,在本文中分析
结合实际,针对重要天气决策服务类型、措施等进行了论述。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打印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3D打印树脂材料在中国范围内的专利申请数据为分析样本,运用专利分析的方法
针对使用分类层次来描述数据语义的分布式数据源,提出了一种支持数据共享的基于super-peer的语义覆盖网络SSON.SSON能够根据数据的语义,动态地将peer划分成多个语义簇,语义簇
采用TSMC 0.18μmCMOS工艺实现了一个20Gbit/s1:2分接器,分接器由主-从-从、主-从D触发器和数据输出缓冲组成.D触发器单元采用动态负载结构,其偏置晶体管采用单时钟输入的共栅结构.
根据构件检索的研究现状,通过增加语义特征,改进了基于刻面分类的构件描述模型.结合领域本体,提出了基于语义的构件检索过程模型及相应的概念语义匹配算法.在基于语义的构件
给出了船舶舱室声学布局优化通用模型的数学表达式,解决了舱室声学布局优化设计难以定量化描述的难题.基于该通用模型,研究考虑舱室面积约束和非标准空间约束的声学布局优化
采用粉末铝热剂介入型电阻点焊技术,研究了不同铝热剂粉末(Al+Fe2O3,Al+Cr2O3和Al+CuO)对电阻点焊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镁/钢点焊接头主要由熔核区(FZ),热影响区(HA
通过钯催化的Heck耦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含噁二唑基团与MEHPV单元的交替共聚物(oxa-MEHPV),并利用UV-vis,FT-IR,^1H-NMR对其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目标聚合物的荧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