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来源 :客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在刑法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也是一直困扰司法实践的棘手问题。本文主要在分析其是否存在的学说基础上,以求推进对该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刑事责任
  一、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定义
   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是指存在于不作为与它所引起的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合乎规律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是否存在这种联系,理论界存在着多种分歧。
  二、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之有无
   (一)否定说
   持本观点的学者否认不作为犯罪中存在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其理由是:从物理上说,不作为是“无”,“无不能生有”;从人体运动上看,不作为是消极的静止,对外界事物不起任何变更或者影响的作用。因此,不作为没有引起结果发生的原因力,不作为犯罪中也就根本不存在因果关系问题i。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显然是错误的,不作为是危害行为的另一种基本形式,它是以静的方式实施危害行为,但其身体并非完全处于彻底静止的状态,这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静”。否定说的学者,用物理学的观点来解释不作为,这就否定了不作为的行为性。
   (二)不作为准因果关系说
   也称为法律拟制说,其同样不承认不作为犯罪中因果关系的客观存在,但指出,不作为就其自身来说是“无”的状态,不具有原因力。但是,从行为人有防止结果发生的法律义务来说,存在着“如无其不作为,则不发生危害结果”的联系。因此在法律上,将不作为也看作引起危害结果发生的原因,其价值与作为等同。不作为准因果关系说将不作为理解为自然意义上的“无”,而刑法理论上一般认为,所谓不作为并非自然意义上的“无”。因此,作为此学说的前提是错误的。
   (三)肯定说
   肯定说肯定不作为犯罪中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认为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是完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是不作为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之一,也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笔者同意此观点。
  三、不作为犯因果关系的再思考
   笔者认为,在具体分析不作为犯罪的原因力之前,必须对如下几个问题予以明确:
   首先,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作指导分析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辩证唯物主义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涉及的是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是对自然知识乃至社会知识的整体概括和总结,所以它对一切事物的研究具有共同普遍的指导作用。
   其次,肯定不作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在否定说中,他们把不作为看作消极的,绝对的静止,对外界事物不起任何变更或者影响的作用。即为“零”,这同样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相违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动是绝对的,是物质不可分割的属性,没有运动就没有物质的存在,而静止则是相对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变现出的一种形态。因此,可以说,暂时的、相对的静止,恰是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最后,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违反作为义务的人的不作為才是危害行为。所以它的存在是以行为人负有作为义务为前提的ii。其二,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特殊性表现在行为人有履行其特定作为义务的能力而客观上却没有履行,以致产生了危害社会的后果,即存在不作为这一法律事实。如果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为人有为一定行为的义务,他的不作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就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对其不作为负法律责任iii。
   笔者认为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不作为的原因力在于他破坏了阻止危害结果出现的内、外因平衡关系,使得本来不会发生的有害于社会的某种因果过程得以顺利完成。这便是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真相。
  四、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研究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正确处理不作为犯罪中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根据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罪责自担的原则。即任何人只能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因果关系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基础,所以当危害结果已经发生,要使行为人对实施的这一行为造成的结果承担责任时,就必须查明行为人的这一行为同此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iv。
   笔者认为,不作为犯罪中的因果关系是犯罪构成的客观要素中的一个要素,它作为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仅仅考虑这一个方面是不够的,还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罪过情况。只有遵守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客观相一致和罪行相适应的要求,把主客观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的解决刑事责任问题。
   综上所述,不作为犯罪中因果关系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与此同时仍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罪过情况。在实践中只有严格依法办事,把主客观诸方面紧紧地结合起来,才能正确解决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
  注释:
  i李光灿,张文,龚明礼著:《刑法因果关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4页。
  ii黎宏著《不作为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4页。
  iii余成刚著《关于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的几个问题》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第80页。
  iv余成刚著《关于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的几个问题》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第81页。
  【参考文献】
  [1]李光灿,张文,龚明礼著:《刑法因果关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侯国云著:《刑法因果新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光岛大学《政经论丛》第15卷第4号。
  [4]黎宏著《不作为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王欣著《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考量》载《法制与社会》,2010年1月(下)。
  [6]余成刚著《关于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的几个问题》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作者简介:徐铭琳(1989—),女,法律硕士研究生,陕西省延安市人,工作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人民检察院,研究方向:刑事法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SPOC教学模式为大学英语改革开创了新思路,该模式也是MOOC的一个衍生和补充。如何利用SPOC在线课程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当今教育学的研究主题。文章通过SPOC在线课程的课程设计,基于SPOC教学模式提出了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施路径,最后反思总结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SPOC;自主学习;大学英语  一、前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必要路
期刊
【摘 要】藏族大学生是西藏发展的未来,其主动学习意识的培育将有效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基于创新实践的学习情境,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研究藏族大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弱化的障碍机制。得出主动探索意识障碍、项目活动组织及平台建设障碍和外部支撑障碍三方面将影响藏族大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据此提出调节主体日常行为方式;拥抱差异团队协作;老师和学校提供外部支撑三条建议。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主动学习;创新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开始逐渐重视社区自治组织这个群体,目前社区自治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居民认知欠缺、参与度低、法律指导实践较少等问题,亟待针对相关问题情况提出法治化解决路径。  【关键词】社区自治组织;法治化;路径研究   在社区自治组织得到广泛关注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对其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对于如何提升社区自治组织法治化水平,目前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社区自治方面,尽量
期刊
【摘 要】劳动教育是职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当今培育时代新人的要求,高职院校要通过拓展二者融合的内容和模式等途径,提高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契合性,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契合性   近日,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必修课程、将劳动素养纳入综合素质
期刊
【摘 要】后疫情时代,今后的世界范围内的疫情进展难以估测,国内疫情防控继续常态化进行。暑期向来是旅游高峰,但2020年的暑期旅游呈现了不同以往的态势。对2020年的暑期亲子旅游做一番回顾和分析,通过脉络梳理,从旅客群体和旅行社两方面分别展望,以期对把握今后行业态势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疫情;跨省游;出游意愿;品质旅游   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于“后疫情时代”一词的提出,始于2020年6月16日
期刊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对教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产生了巨大冲击,给教学等日常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同时也暴露出应急条件下高等教育相关领域的研究十分不足,应急准备工作不足。本文以哈尔滨剑桥学院现有“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作为样本,分析线上教学对其学习效果、心理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总结线上教学策略,完善预案制度,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注重留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应急条件下本科高校来华留学生教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各高职院校要深刻领会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针对当前高职教学中思政弱化的倾向,文章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结合高职教学的实际,站在实践的层面,分析探索在高职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措施。  【关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身体训练为依托,主要从运动员长跑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员身体训练以及速度耐力训练等方面阐述了运动员在中长跑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一些基本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运动员;中长跑运动;耐力训练      中长跑包括中距离和长距离跑,它是以耐力为主的项目。但近几年,中长跑对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平均速度快、冲刺能力强,就可能在比赛中获胜。运动员在跑的全程中,正确地掌握技术和合理地
期刊
【摘 要】当前体育活动已经成为增强国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最积极、最有效、最经济的生活方式。所以体育公园成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热点,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体育公园的内涵、建设体育公园对漯河发展的意义、国内外体育公园建设的经验启示和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体育公园的优势和对策,得出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体育公园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体育公园  进入21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对民办高职院校教育的愈加重視,民办高职院校迅速发展,民办高职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民办高职院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本文在论述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的基础上,针对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改进、优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