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旱区隧道出入口路桥过渡段路面病害成因机理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z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的防治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根本,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施工规范的要求,科学的施工,防范于未然,保证道路安全畅通。本文主要对寒旱区隧道出入口路桥过渡段路面病害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寒旱地区;路桥;过渡段;病害;防治
  引言
  路桥过渡段病害在我过公路中普遍存在,一旦遭到破坏不易维修护着说维修的费用很高,同时会会影响到公路的正常运营。路桥过渡段桥头跳车是指桥台构造物与台背路堤衔接处出现较大的沉降差,在台背附近形成陡坡或错台,导致路面纵坡发生突变,使高速行驶的车辆在此区域产生颠簸、跳动的现象。随着我过的快速发展,跳着现象越来越多,因此寻求合理的处治方法势在必行。
  一、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常见的病害
  1、桥头引道过渡段结构处理措施不合理。在桥头引道工程设计过程中,通常使用的处理方法有钢筋混凝土过渡板、填筑法等,这些处理措施虽然能够加强路基整体的强度,能够减少道路与桥梁之间的不平顺。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发现,这种搭板的方式对于桥头跳车现象是无法有效避免的,尤其是在桥头搭板出现的断板现象较为严重。
  2、桥头引道软土路基没有获得有效处理。从当前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软土路基路段的沉降是引起跳车现象的一个主要因素,这与过渡段施工设计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过渡段路基施工设计中,地质探钻的数量较少,对于软土路基的实际情况勘测并不够详细,不能完全准确的确定软土路基的范围和深度,或者是没有明确软土路基的物理性能,在施工时的处理措施不当或者是施工时遗漏,容易造成路基不混匀沉降。另外,在进行软土路基的设计时,其理论计算结果与路基的实际参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也可能导致路基施工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在路桥的使用过程中,受到雨水侵蚀,容易导致路基的强度降低,也可能造成过渡段路堤的沉降。
  3、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够。在路桥工程中,所有桥梁、通道都必须要进行台背填土处理。由于使用的材料、机械不同,填料的加入顺序先后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台背的压实度也受到较大的影响。台背压实度不能满足施工设计要求也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同时也成为了引起过渡段路基不均匀沉降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在公路桥梁的使用过程中,长期受到车辆荷载以及其它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路基也会形成一定的变形积累,从而加重路桥过渡段的沉降差。
  4、路桥过渡段结构设计不合理。路桥过渡段为了减少不均匀沉降的出现,通常将过渡段设计成搭板的结构构造。可是,在桥头设计成搭板构造以后,仍会出现过渡段的不均匀现象,同时桥头常出现断裂现象,给路面行车造成跳车现象。根据相关规范,桥头搭板的长度划分与桥梁长度的关系如下:(1)在大中桥中,桥头搭板的总长度为8m;(2)小桥、填土高度小于0.5m的通道以及涵洞,搭板长度为5m。由于桥梁桥头的高程相对较高,造成桥头引道处的填土量必然增加,尤其特大桥桥头填土量会更大。填土量的增大,继而间接使得填土的压实工序相对繁琐,增加了压实的总负担,导致桥头路段填土压实度差、承载力不足,在路面车辆的竖向荷载作用下,出现桥头不均匀沉降。若桥头搭板的设计长度不足,无法起到顺接,致使车辆的行驶出现桥车隐患。
  二、病害防治措施实施策略分析
  1、加强过渡段路面刚度施工管理。在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时,很多路段的臺背土都极易出现二次沉降现象,影响施工质量。针对此现象,主要可以选择过渡性路面和变刚度结构路面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设置变刚度结构,可以有效的将路面与桥台刚度保持一致性,实现顺坡的效果,此种施工方法主要是由特殊结构性的梯形搭板上铺设柔性路面施工材料而成。过渡性路面主要包括条石铺砌、沥青及半刚性过渡层以及六棱块预制混凝土块几种类型。在选择应用过渡性路面进行施工时,必须要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来决定,例如施工路面为混凝土材料,应该首选条石铺砌的过渡性路面和六棱块预制混凝土块过渡性路面结构。选择此种施工方式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两种路面机构的维护与翻修处理施工比较简便,对提升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此种施工方式,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平整度的处理和控制,保证行车的舒适度。另外,为确定路基免受降水水蚀的影响,必须要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缝隙进行相互理解,可以采用防水材料来防止雨水下渗,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2、合理选用并设置桥头搭板。对路桥过渡段进行桥头搭板施工,实质上就是设置一种比较简易的支梁,而搭板的长度以及结构主要取决于施工工程桥台与路基的估算沉降情况、路桥承载量、路桥级别以及交通情况等因素。一般而言,路桥过渡段桥头搭板施工材料的选择,厚度主要确定在30cm以上,此种施工方式存在的主要功能就是将路桥过渡段产生不均匀沉降量能够均匀分布在搭板上,使得刚性桥台能够更好的承担路堤沉降压力,从而实现过渡段纵坡的匀顺,降低路桥沉降差异。在进行桥头搭板施工时,要求施工人员必须要事先对受损路面和路基进行处理,选择质量好的填土材料来进行填充压实施工。并且还需要加强对搭板长度和厚度进行控制管理,确保搭板与受损路面进行紧密结合,防止接口施工处出现开裂和错台现象,有效避免出现跳车或者震动现象,提高行车舒适度。
  3、选用可吊式活动搭板施工技术。在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进行搭板施工时,很多施工企业会选择用可吊式活动搭板,为路基路面施工提供更多方便。很多路桥项目过渡段施工进度要求都比较紧,或者是部分桥头路基的填土比较高的情况,在施工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路基沉降量。为防止出现过渡段出现跳车现象,并且为保证搭板的灵活性,可以选择用可以吊起和活动的搭板,如果在路桥过渡段施工后使用期间出现问题,例如降沉量比较大或者是比较严重的桥头跳车现象,就可以对施工的搭板进行调整,将其调整到符合基层标高部位,施工完毕后再将搭板复原回原位,在其他施工方式上体现了更为关键的简便与快捷特点,为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施工工期的缩短提供更多助力。
  4、桥台混凝土搭板及其顶层施工技术。对于混凝土的搭板施工过程中要要依据规定来进行立模,同时要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坡度与平整度。由于搭板的位置比较接近桥头,混凝土顶面距基层顶面距离也不是十分大且基层较薄,这样一旦压路机通过,就会将其压碎或压成薄饼状。所以只要两者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0cm时,就在铺筑下面层时,将铺好的水泥碎石基层凿除,采用下面层沥青混凝土进行填筑、找平工作以增加台背回填的强度。
  5、桥头、涵洞两端及伸缩缝的防治措施。一是为了避免桥台和台后填方段的差异沉降变形,要对其进行地基加固处理。二是要在桥头设计过渡段,这样会增加行车安全,避免出现跳车现象。三是要选择优质的台背填料,可选则当地的石渣、砂砾等,而对于高填方的拱涵、涵洞与侧墙相接的部位,要选择内摩擦角大的填料。四是要在靠近构造物背后或是桥台与填方的相接处设置相应的地下排水设施,避免产生渗水现象。五是对施工质量的管理一定要加强,结合现代化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确保桥涵两端路堤的施工质量一定要过关。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在竣工后的正常使用过程中,大多存在一定的病害问题,主要表现为过渡段路基路面的不均匀沉降,使得正常行驶的汽车发生跳车现象。因此在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病害的发生,提高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陈英龙. 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的防治[J]. 工程技术,2009(27):73.
  [2]刘洪刚. 刍议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 工程技术,2009(24):114-115
  [3]刘晓晗,马雷.路桥过渡段沉降病害及跳车处治的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4):51-52.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今,随着经济建设、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桥梁工程的规模日益扩大。软土地基由于自身富水、高孔等的特点,使其在抗剪切、抗压缩方面存在短板,也因此为桥梁施工埋下了较大的隐患,加之近年来桥梁安全事故频发,解决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问题成为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从软土的特点出发,论述了其存在的不足和现今主要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路桥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经济基础的迅猛发展,路桥施
期刊
【摘 要】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建筑工程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已经相当成熟,我国建筑行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建筑工程管理理论上却明显滞后,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下,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精细化的分工和多种类的建筑分类,在这一形势下,众多建筑企业也越来越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对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
期刊
【摘 要】跟随着中国公路交通的疾速发展,各级公路的交通量均不断增加,特别是各种超限车辆对公路桥梁形成的危害,使得近几年中国的危桥数量呈疾速增长趋势。桥梁加固是跟着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业而产生并随其发展的新课题,它极好地处理了新工程与旧工程的衔接,是完成公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因而,桥梁加固技术的发展意义相当重大。同时,各种新型材料以及粘结剂的发展,新方法的运用,使得桥梁加固的施工更方便快捷,效果更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道路和桥梁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复杂性和建设道路和桥梁建设力度的不断发展,也得到了增强,以及如何创新是使路桥的施工过程中的劳动管理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公路和桥梁建设管理的问题与创新管理流程管理的过程进行了分析。  【關键词】工程路桥;管理过程;创新管理.  一、路桥施工管理创新管理过程与分析  1.1施工责任创新管理。路桥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的巨大需推
期刊
【摘 要】在公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桥梁的施工也是极其重要的,它是连接城市之间的重要纽带。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从而为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以及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发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桥梁的建设也持续的发展,在现代的城市中道路在交通枢纽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公路在我国的交通运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挥着交通大动
期刊
【摘 要】采用人工接地网作为地铁车站综合接地系统,是我国地铁车站综合接地系统通常采用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地铁工程杂散电流的防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铁车站 ;接地设计  前言:  地铁车站有多种系统需要接地:牵引变电所及降压变电所供电系统的工作接地;为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保护接地;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等弱电设备的接地;地上车站防雷接地。多种接地合用一个接地网,称之为综合接地系统,是目前地
期刊
【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对于水泥混凝土的应用最为广泛,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建过程中,路面出现裂缝往往会影响公路的运行质量,在问题不断加剧的状况下,会所短公路的使用寿命,所以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刚出现裂缝时就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能避免问题的加剧,保证公路的安全使用,本文从一些影响水泥混凝土裂缝的因素入手,探究造成水泥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并
期刊
【摘 要】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桥梁种类,对其施工的控制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的质量,本文论述了其施工控制的几个方面,期望为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的施工控制提供点参考。  【关键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施工控制  1、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施工控制必要性  由于在连续刚构桥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设计计算、材料质量与性能、施工精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常
期刊
【摘 要】桥梁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桥梁检测与诊断,其直接影响着桥梁的质量,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对此本文分析了桥梁检测与诊断的可靠性。  【关键词】桥梁检测;诊断;可靠性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较多的城市道路都进行了拓宽改造升级。从目前桥梁病变、损伤的检测与诊断方式、方法总结可知,我国的桥梁检测与诊断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从我国桥梁发生坍塌、裂变等其他危险事故的发
期刊
【摘 要】在路桥的施工工程中,软基处理方法是否得当是影响路桥工程质量的关键,一定要按照实际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确保路桥工程的质量。相信在不断的实践中,一定会在软基处理的措施上寻找到更经济、更合理的方法。  【关键词】软土地基;施工;注意事项;处理方法  一、路桥工程中软土地质的勘探  1、在施工前,要查看清楚软土地区的地质情况及资料,对地质较复杂的地区,还应进行工程地质分区,查明路段所处的地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