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1例分析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ot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5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0-0478-01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的一种病理现象。自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发现本病并不少见,它常是反流性食管炎后期的一种病理改变,因而应受到重视。笔者从事内镜八年,共发现本病3例,其中一例5年后再次就诊时诊断为管状腺癌,现将该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文1例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经电子内镜活检,病理证实为BE。
  1.1一般资料: 中年男性,54岁。
  1.2临床表现:自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为3年,表现为间断性上腹及胸背部疼痛、烧心、反酸、嗳气、咽下不适感。
  1.3电子内镜所见:初诊时食管下段近齿状线上约3cm处见一直径约1cm的糜烂灶,周边粘膜水肿、充血、欠規则,组织粗糙且略隆起。5年后复诊见多发浅表溃疡灶。
  1.4病理所见:初诊复层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现象且伴有轻度不典型增生。5年后复诊管状腺癌。
  2讨论
  BE的发生,曾被认为是先天因素所致,即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食管鳞状上皮未能如常下移至贲门而形成。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后天因素引起,与长期胃-食管反流有关,即胃-食管反流引起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鳞状上皮被破坏,由胃粘膜柱状上皮或化生上皮取代而形成。常为反流性食管炎后期的一种形态学改变。本文病例54岁,有吸烟史,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及内镜表现。
  BE本身无任何症状,当有食管炎、食管溃疡时,则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本文病例因消化道症状就诊,病程较长。其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范围在2cm以上,因此内镜下取材部位,必须在食管-胃粘膜交界处2cm以上,但当反流性食管炎存在时,该交界处难以辩认,可用复方碘溶液染色,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着色,而柱状上皮不着色。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BE随访和细胞动力学、酶学以及粘液组织化学等研究,均提示BE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关,故认为BE为一种癌前病变。
  本文病例,自证实为Barrett食管5年,由于未进行正规积极治疗及随访检查,以致错过了治疗时机。因此,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积极治疗和定期随访检查,以便防止和及时发现BE改变,对预防和早期发现食管腺癌有很大意义。预防和治疗胃-食管反流是防治BE。
其他文献
进餐数数法进餐时细嚼慢咽能帮助消化、减轻胃肠道的负担,还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可以边嚼边数,直嚼得满口香甜。胃肠道功能欠佳的人,尤其应当采用此法。保健数数法晨起后,可以
期刊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具有整体性、经验性、封闭性、中庸性、实用性、形象性等6大基本特征。其每一特征都对现代广告有着较深的影响。1、整体性特征及其对现代广告的影响整体性
【摘要】目的:探讨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与改进措施,提高PICC末端到理想位置的成功率。方法:改良picc穿刺时的体位,在置管过程中指导病人正确体位,采取半卧位,导丝外撤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PICC异位的发生,使导管置入到上腔静脉。结果:改良PICC穿刺体位的研究组142例异位率为4.22%,较对照组156例异位率26.9%比较,P<0.001。结论:2010年2月后改良PICC穿刺体位后能够减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533-01  痤瘡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春期男女,因此也称为“青春痘”。临床表现为面部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等多种形式损害,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痤疮丙酸杆菌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痤疮炎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对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的炎症机制尚不明了。最近研究证实痤疮丙酸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0-0474-01中心静脉(如勁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具有血流量充足、操作简单易行、不损害血管和可以反复使用等优点,已成为最常用的临时性血管通路。但随着留置导管时间的延长,常会出现一序列的相关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导管功能不良等,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我院共接收处理了3例深静脉留置导管意外破裂的病人
期刊
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推出Windows2000/XP/Me/98操作系统上的NI-488.2 2.0版,在同一套操作系统中集成了以太网、USB及PCI的强大功能,为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又提供了一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0-0476-02  作者简介:涂红梅(1983.11-),湖北孝感人,本科,护师,研究方向:骨外科临床护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精神、物质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患者对骨折愈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根据病人的这一心理,不仅做好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更注重患者的家庭护理
期刊
【摘要】分析医院空气微生物采样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院内感染控制意识,掌握正确的采样方法,为空气微生物监测和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空气微生物;采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830.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0-0476-01空气微生物监测作为对环境消毒效果的评价指标,是预防和查找医院感染源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采样方
期刊
积攒了很多问题,像是欠了债,心里有负担。工作太忙,实在抽不出时间,还望读者见谅。今天忙里偷闲,赶紧回答一部分问题。问:我是山东聊城人,《养生三记》一书是在临清新华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