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先天性泌尿道畸形的宫内诊治进展

来源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l770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胎儿医学飞速发展,胎儿宫内诊断为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提供了依据.随着B超、分子生物学检测水平的发展,使产前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在妊娠早期即可诊断胎儿先天性畸形;但胎儿宫内治疗的进展常落后于宫内诊断的进展.然而,当今时代,随着微创外科器械的不断改进,使胎儿宫内治疗成为可能.如先天性膈疝、先天性肺部肿瘤、脊髓膨出、巨大畸胎瘤及泌尿系统阻塞均可进行宫内手术治疗.胎儿先天性泌尿道畸形如不及时诊治,会导致胎死官内或出生后生存力低下.早期宫内诊断及及时有效的胎儿宫内治疗可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
其他文献
膀胱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近年来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s,TSC)学说在医学生命科学领域的广泛接受并逐步应用于临床,膀胱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有了广阔的前
在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每年都会有很大的进步,但尚需许多的工作来改善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对于大多数浅表膀胱癌患者,经尿道电切和围手术期的化疗药物灌注仍是主要治疗方法
期刊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作为一类核转录因子,能与其特异性配体结合,进而在转录水平上调节多种基因的表达。近年来研究发现,PPARs的辅调节因子,包括辅激活因子和辅
随着腔内泌尿外科学不断地发展,输尿管镜等技术进入临床.输尿管支架的应用增多.关于输尿管支架的相关应用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对输尿管支架管的研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一种多基因病,是遗传、免疫和环境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从遗传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近年来IgA肾
早泄(PE)是一种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疾病,但对其产生机制尚不完全了解.目前关于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此做一综述,希望对PE的诊断和
期刊
液体流动诱导的切应力所引起的细胞生物学改变是目前许多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既往研究主要集中于血流诱导的切应力在调节内皮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最近研究发现,在肾脏的近端
本文就非染色体核型异常的NOA的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c-Jun N-terminal protein kinase,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对慢性压榨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痛行为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 SP5组:CCI模型,鞘内注射SP600125 5μg;SP25组:CCI模型,鞘内注射SP60012
2005年,我市积极贯彻省、市人大议案和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会议精神,始终把农村合作医疗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任务来抓,全力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市的人均筹资额已由2003年的25元提高到今年的40元,最高补偿封顶线由2000元提高到4000元,参合率由19%提高到85.1%,卫生院扶持门诊报销人数由2004年的28172人增加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