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西平应用初期的药物治疗监测——自我诱导的血中浓度降低——(日)

来源 :山东精神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临床上维持一定的卡马西平(CBZ)血中浓度并非容易,其原因是增强了CBZ在肝脏自身代谢酶活性,使CBZ半衰期缩短,即使维持一定用量血中浓度仍会降低。对象与方法:接受CBZ治疗的46例住院患者,男18例,女28例。不合并应用被认为引起CBZ酶诱导的其它药物;CBZ用量相同,测定2次以上血中浓度;从CBZ最后用药到采血时间在
其他文献
氯丙咪嗪是叔胺类三环抗忧郁剂。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强迫性神经症,疗效较好,本文应用氯丙咪嗪与阿米替林对照治疗强迫症60例的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
本文对鉴定的67例性犯罪资料做了分析,占鉴定总例数的17.68%。男性多于女性。男性以强奸,女性以被强奸者占多数。以春夏两季及白天犯罪者居多。指出性犯罪病例以精神发育不全
山东省第七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于1991年12月4日至6日在潍坊市高密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地)卫生局局长,省、市(地)精神病医院院长,防治科主任和部分县及工厂企业精神病院
阿米替林依赖患者较少见.有关报道所见甚少,现将患者所遇1例报告如下。
西咪替丁是一种组胺 H<sub>2</sub>受体阻滞剂,常用于胃酸分泌过多症。由于西咪替丁影响肝脏细胞色素 P—450氧化系统,使某些药物的代谢发生改变。本文证明氯氮平与西咪替丁
患者男,31岁。两年前因精神失常首次住院,诊为癔症,本次因精神症状复发而再次入院,入院查体正常,BP:120/80mmHg,肝功、血常规正常,诊断同前,给予氯丙嗪150~300mg/d治疗,住院5
拒食是精神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本能行为障碍。可见于各种精神疾病,如抑郁症、木僵状卷、极度兴奋躁动及意识障碍等的精神病人。拒食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治疗措施的实施
患者,男性,50岁。既往健康,药物过敏史不详。因夜间少眠.话多夸大.情绪高涨3月余,于1994年3月4日首次住院。入院体检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诊断为躁狂症。因病人兴奋躁闹,入院后即用
Spirito等声明:“有压力的生活事件的出现……,似乎是儿童和青少年懂得自杀企图的重要暗示。”在过去的十年中青少年自杀行为与生活事件的关系已被熟知,但生活事件与青少年企
随机选取我院1989年6月至1993年6月前入院病人,均符合以下标准:1.既往无药物过敏史;2.用药前周围血象均正常(4.0~10.0&#215;10^9/L);3.单用氯氮平治疗,共计194例。用药后白细胞计数2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