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cil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中心小学,江苏东海222345)
  【摘要】小学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小学教师应从提高认识、激发兴趣、创设阅读环境和条件等方面入手,指导学生选择书籍、科学的阅读方法、做好积累。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提高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获取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呆板沉滞、令人窒息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 ”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然而目前农村小学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一、课外阅读资源贫乏,涉及的范围十分窄,造成学生阅读能力的局限性。在大部分家长与学生的思想里,形成了优秀的作文等同于课外书籍这一狭隘的概念。为了考试,只好针对性的买些作文书,学生平时阅读的内容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等。
  二、有的学校虽构建了图书角、图书厨柜,只是摆设。因此,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如下问题:
  1.没有好书读。因为多数图书角、图书厨柜很少有小学生喜闻乐见、高质量的、紧跟时代的课外书籍。家中更不用说有藏书,有合适的书。
  2.没兴趣读。书厨、柜中只有一些陈旧的书或是作文书,没有学生感兴趣的读本,所以他们不想读。
  3.没有时间读。长期的应试教育,单一的评价手段,导致老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用大量的练习挤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同时电视、网络等有声媒体的普及,占去了学生一部分课外阅读的时间,学生不愿意面对单调的文字。
  4.有的学生虽能调控课外阅读的时间,但目的不明、方法不当。学生们认为,看课外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考出好成绩。因而,即便阅读也,是流于形式,是囫囵吞枣,摘抄些所谓好词佳句。
  如何面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切实在小学生中广泛、深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与能力呢?可以根据学校实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有书读。首先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成立“书香读 ;开放图书室,内有上万册小学生喜闻乐见、高质量的、紧跟书社”时代的课外书籍;并对图书分门别类,把它分成中外名著长篇小说类、童话类、寓言类、民间故事类,科技类,历史典籍类,道德精品类,学习工具类等等,方便学生借阅。
  其次我们通过告家长一封信、家访、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家长多为孩子买课外读物,现在很多高年级学生的藏书量达到几十册以上。
  再次我们还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每天都能有图书借阅,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图书交流制度,让图书动起来,达到资源共享,从而使家长花较少的钱让孩子能看到更多的课外书。
  二、让学生有好书读。时下出版物众多,但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水平,制定了各年级学生的必读书目,如二年级学生的必读书目为《一千零一夜故事》《豪夫童话》(注音版);三年级学生的必读书目为《伊索寓言》《爱丽斯漫游奇境》等 。与此同时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差异性,还可以推荐了一部分选读书目,如《会飞的房子》《汤姆叔叔的小屋》《月亮宝石》等。这些课外读物思想健康,学生阅读后能使他们从中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让学生有时间读。留给学生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是落实课外阅读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校建立了课外阅读时间保障机制,并从地方课程中开辟一节作为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极大的保障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四、让学生有兴趣读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要灵活机动采取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1.成立“读书社团”为了满足部分课外阅读量大、能力强的学生,定期组织他们开展读书交流探讨活动,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阅读需求,提升了他们的文学素养。
  2.建立“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选标准,每学期进行一次评选,在评选都能激发班级整体学生爱读书。
  3.榜样激励。教师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喜爱读书的例子,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此同时我们还以身边的教师和爱读书、会读书的学生为榜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利用各种集体活动、竞赛,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可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成语擂台赛等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
  五、让学生会读书。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同时,还注重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既教给学生恰当的读书方法,还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身的需求。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清代教育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曾把书分为五类,认为“有当读之书,有熟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当备以查考之书。”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例如对经典性的书籍和文章,要品味其中的优美文字,体会真情实感,应用细读和精读方法。对于一般性书籍和文章,只想作一般了解,可让学生略读,或选读其中部分章节或片断进行阅读。
  2.指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的积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人光读书不做笔记,其效果远远比不上边读边记。初中生应学会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材料,要写好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不拘一格,可以分门别类,也可以是综合性的,或是索引式的,或是节本式的。有时摘取书一二个句子或部分章节,有时也可以把自己认为是佳作的文章作为精读,做好摘录并作简单的评价,对自己订阅的报纸,也可以作剪贴分类,做成剪报本。
  还可根据学生的爱好及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如喜欢探索的可介绍自然类书籍,喜欢军事的可推荐他看看有关军事的书籍,作文语言平淡的可提醒他多看些优美的文章……这样可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也各有所获。
  总之,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能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课程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中,对社会主义保险管理制度的建设,还不甚完整,其中很多地方不尽人意.而对于事业单位的相关政策上,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管理不善.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制度,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好小学数学,对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十分显著。对于数学教学,不能光靠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逻辑思维能力上。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应当从教学实际出发,在教学中综合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数学本身的学科特性,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数学 教学质量  农村教学不同于城市教学,由于条件所限,农村孩子不像城市孩子那样,
从基层采购员到企业掌舵人rn20世纪70年代,祖籍福建省福州市的詹友何出生于马来西亚.由于生长在商业世家,詹友何从小就梦想成为杰出的华人企业家.自懂事起,他就深谙,华人要在
期刊
摘 要 社会发展是是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生态系统为人和人类社会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人 自然 社会 和谐发展  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  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只能进行维持生命的本能活
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能源需求,传统的能源供应已经很难满足需求并且也会带来雾霾等环境问题.寻找新型环保优质能源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门课题.风能作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
摘要:孔子说:“不憤不启,不悱不发。”“憤”,即积极思考而又搞不懂的一种心理状态。“悱”,即口欲言而未能的一种局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使学生进入这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创设学生认知需要与自身已有知识水平之间的矛盾,使学生想知道却又弄不懂,口上想说却有一下子说不清楚,在学生萌发了这种高涨的学习情绪状况下,我们再引导学生拾级而上,把学生引入一个想学爱学的田地里。这就能够使我们的教学水到渠成,事半功
捷足先登rn1979年之前,林枝春只是在海口牛宅侨乡种植与农业机械组工作的一个普通工人.改革开放后,林枝春率先“下海”,在福清华侨农场从事养殖.1987年,林枝春带着他的第一桶
220kV输电线路一般在露天环境进行施工架设工作,在户外的输电线路系统中用途广泛,是户外电力传输的重要载体.形成多端220kV环网,但是因为220kV输电线路用途广泛和覆盖面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