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少林搏击:脚打人不知之低腿暗踢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gang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國武术中的一招一式,都有十分明确的攻防目的。如冲拳击胸,栽拳击腹,上冲拳和下勾拳击头;低踹击膝盖以下,平踹击头颈;指出点穴,掌出截腕,膝出打阴,胯出挤靠;回掌搂带,勾手防踢,矮身防扑,闪身防后。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每出一招,非攻即防,攻防兼备,均有为而发,目标都是对手身体的具体部位。
  武林有句名言叫作“起腿三分险,好腿不过膝”,即实战搏击时起腿攻击对方易被阻截或被接腿摔倒,故此历代武人对腿法的练习多以低腿弹踢、勾挂连环为主要练习方法。古代的武功练习方法是以实战为基本目的,常专门练习别人不注意的技法(奇招怪术),实战时出奇制胜,冷不防攻击对方的要害。
  古少林搏击拳法的腿法练习,既讲究手法的变化,又注重腿法的勾绊弹踢之法,实用时以攻击对方的致命穴位为基本要点。低腿暗踢有脚打人不知的优势,通过身法的变化可攻击对方前后腿的支撑点,以点打面,令对方防不胜防,可谓虚实交替,变化莫测。
  古少林拳法中有十八路少林罗汉拳法,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搏击腿法。通过十八路罗汉拳的风格特点来分析罗汉拳的内在神意,即十八罗汉性格怪异,有痴有癫,有疯有狂,有大悲大喜,有慈眉善目,有虚实奸诈,亦有逍遥自在,好似神仙下凡。凡此种种皆形意兼备,实为诱敌乱象而生,在实战搏击时达瞬间制敌之功。再从十八路罗汉拳的形态上分析罗汉拳法的外在形象,其中有震脚罗汉,即出手发劲皆以震脚发力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人体与地面的相合之力发放整劲。震脚是一大的概念,其中包括跺脚、踏步、碾步、闯步,长久练习有震经通脉、贯通人体十二经脉气血之效。实战制敌时前脚可踩击对方脚踝骨致其伤残,后脚的震步发力可促劲前行,临阵对敌有助威乱阵之功。
  从十八路罗汉拳的形态学分类,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赤脚罗汉,此罗汉赤脚,行拳走势时前后脚左右不停地换位,犹如地上荆棘扎脚一般,时而起伏时而缩身,大有举手投足不知所措之势,然动作上又不失动静和谐之美。有时如醉汉之蹒跚迈步,亦有如金刚罗汉踏脚跺步之威猛之势,还有前后交替的勾脚挂腿之鸡形三角步,可谓形神尽显,异常精彩。赤脚罗汉步法的修炼本意是取山路多崎岖,路面有荆棘藤条怕刺伤其足而迈步循圆,寻找空隙之处行路的一种搏击的步法形式。长久习练再与实战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赤脚罗汉步法。
  本文讲解的低腿暗踢技法,便是赤脚光足罗汉步法的经典实用步法。其根本则源自金刚心意把的起把与落把功法,即勾脚提打与踩脚跺地,碾步闯劲与合力蹬踹的综合性实用腿法。意念上取意于赤脚罗汉之心意,即古少林拳谱记载:“心者君也,手足者臣民也,心一动,四肢百骸皆听命于心也。君有乾纲独断之明,而后臣民效指挥如意之势。”做到“意之所动,气即赴之”“心在先,身在后”。要求“心动形随”,以意念协调统一周身内外,四肢百骸,手、眼、身、法、步;神、声、气、力、意,以意领气,以气促力,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神形合一,内外一体。故有名心意拳、心意把是也。如此则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心意合则手脚、肘膝、肩胯自然能合。这样就可形成横竖交叉、虚实多变的六合纵横整劲。
  搏击时腿法的变化可随势而变,切不可局限于固定之形式。虚实变化的搏击你踢我打,胆气固然重要,而最关键的仍是步法的巧妙移动,避正打斜,以实击虚。看似正面击打,实则移步换位从侧面突击;距离贴近时以跃手抽打对方面门是假象,实则低腿暗踢一二三连环击打,令对方眼花缭乱,手忙脚乱,顾上不顾下,顾左不顾右。若遇强悍之敌则佐以发声助威,令对方心惊胆战,有时一个哆嗦劲就能让对方跌出丈外。这种功夫的实际效应是从无数次的实战中积累的实践功夫,非一朝一夕之功。学者可从金刚心意把的修炼之中体悟劲力发放的劲路变化,再模拟练习搏击功夫的基本招式。
  下面是古少林搏击拳法金刚心意把搏击武功经典招式的图解动作,每一动作实战之前均以递手式为其起式,以使读者更直观地学习到古少林搏击拳法低腿暗踢的实用技法。
  一、勾踢腿
  甲、乙双方均以右式递手成戒备式,递手时身法之重心均在后脚,含胸收腹,以虚静为上。目视对方双肩,余光扫四末。(图1)
  甲方速以前手抓捋乙方右手腕管控住其梢节的劲力,同时上步以后脚管住乙方的前腿膝关节与踝关节,左手抓乙方左肩关节处。(图2)
  接上式,甲方前手与前脚交叉相合发横劲,勾踢乙方脚后跟,令乙方仰面倒地。(图3)
  二、进步踩脚
  甲、乙均以右式递手成戒备式。(图4)
  甲方捋手控制乙方前手腕关节,速上后脚于乙方后腿之脚踝关节处,甲方脚后跟着地,同时甲方左手与左腿成交叉剪刀劲,控制乙方的胸肋部与大腿后侧,甲方重心在后腿。目视乙方肩部。(图5)
  上动不停,甲方后脚蹬地,身法重心前移,以前脚掌踩击乙方后脚内侧之踝关节,令其疼痛难忍。以身法重心的前冲劲向前撞击,形成上下一体的整体纵行劲道。(图6)   三、踩腳击面
  甲、乙均以右式递手成戒备式。(图7)
  作为主动进攻的甲方,其前、后手位置的变化是相当灵活的,可在左右上下的纵横之线上随势而动。甲方以后脚蹬地,抬前脚踩乙方前脚脚背,意为封住其进退之路,同时以左手管控住乙方之肘臂向后拉力,速以右掌搓击乙方面门。前、后手的分力破坏乙方的平衡身法,瞬间的寸劲令其眼冒金星。(图8)
  四、进步踩腿
  甲、乙均以右式递手成戒备式。(图9)
  甲方前、后手向下捋乙方之手臂令其失去重心,同时直接起前腿屈膝踩踏乙方之前腿股骨正面,真正发力时可令乙方股骨断裂。甲方以缠丝手法管住乙方之前手肘臂之劲,形成手法向后拉、腿法向前踩踏的合劲。(图10)
  五、正蹬腿
  甲、乙均以右式递手成戒备式。(图11)
  甲方以前手抓捋住乙方之前手腕关节,同时以后手从乙方手臂内侧行云手式,意在换手擒抓乙方手腕。上动不停,速起后腿屈膝上提以脚掌向前下方蹬击乙方胸或腹部。(图12、图13)
  六、挂腿踹膝
  甲、乙均以左式为戒备式,气沉丹田,虚灵顶劲,目视对方眼神,察彼此之虚实变化。(图14)
  乙方以后鞭腿击甲方前腿大腿后侧,甲方观乙方之肩动时速起前腿之挂腿式,以脚后跟之跟骨挂住乙方之前脚踝关节,有沾黏之意。(图15)
  上动不停,甲方后腿向前拧旋半步,同时身法旋转屈膝下沉,以前腿之寸劲踹击乙方膝关节内侧,致其倒地。(图16)
  七、捋手踹膝
  甲、乙均以右式递手成戒备式。(图17)
  甲方主动进攻乙方,甲方以前手抓捋乙方前手腕关节,同时重心后移,前腿屈膝上提。目视乙方双肩关节,察其动向。(图18)
  甲方前手抓住乙方右手腕向后拉带,同时前腿斜向下踹击乙方右膝关节外侧,致其伤残。(图19)
  八、捋手踹肋
  甲、乙均以右式递手成戒备式。(图20)
  甲方以前手佯攻乙方,借乙方之僵力顺势以前手捋带乙方手臂,同时重心后移,速起前腿成罗汉睡觉式。(图21)
  甲方支撑腿向内侧旋转,以腰马之合力传劲于前腿,狠踹乙方肋骨处。(图22)
  (编辑/高翔)
其他文献
传递系数法是我国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计算方法简便的特点,但此法计算结果偏于保守。为了充分发挥传递系数法的特点与优势,使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工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时常发生,并且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影响因素的控制。为了探究滑坡因子在滑坡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程度,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外部诱因三个方面,选取了坡高
作者提出,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中实践“思政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立德树人,以及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目标,有效帮助学
以长乐某深厚淤泥基坑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监测数据以及数值模拟分析深厚淤泥层开挖过程中土体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淤泥深基坑土体变形主要发生在淤泥土层开挖阶段
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在线上召开。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消息传回国内,举国欢庆,振奋人心。  本刊第一时间就太极拳项目成功申报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相关情况对相关人士
三、腰劲即“主宰”劲  通常所说的腰劲,是指腰腹肌肉收缩适时适度紧张,增加肌肉的机械强度,增加腹压,这两个增加,加固了腰椎关节,使腰椎关节更加坚韧稳固稳定,锁力含劲稳身作用更强,腰以上躯干铁板一块,“板似牛”背整如墙。说腰劲不好,不是说腰没有发力或者发力水平不高,是腰的稳固性稳定性锁力含劲功夫不到位。“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都是指腰的锁力含劲。腰劲等于腰的主宰劲,不等于腰的发劲。  主
采用岩石伺服试验机和声发射仪,对小浪底三叠系细砂岩进行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将试样变形过程划分为压密、弹性、塑性和破坏四个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试样声发
虎拳擒拿,独特高妙,其以大力虎爪为基,佐以踢、打、摔、扑等法,沾身近攻,刚猛多变,轻可致敌筋节扭曲,重可致敌骨折肢残。  本文介绍少林虎拳擒拿十八手,招招擒敌,令敌束手,全要习练者灵活运用。  一、虎旋  【用法分解】  1.敌我对峙。  2.敌右脚前移步,左脚跨步上前,右拳横打我头部。我左脚上步相迎,左小臂前伸反拦敌右肘弯内侧。  3.随之,我右脚上步,抄向敌的右腿弯处;同时,右臂横拦敌胸,右爪
Web应用安全是互联网安全的最大威胁来源之一,针对现今Web应用安全主要的攻击手段分布情况,设计Web应用安全课程的实验任务可有效避免Web安全实验对网络造成的攻击和威胁。本
本文探讨了网络GIS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对其相关技术有简要的介绍,同时对网络GIS的未来发展及一些关键技术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