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路径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i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语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
  载体,同时也是一门从小学起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的重点学习科目。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体制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和更新。新教育体制改革对核心素养提升有了新的更高要求,不仅加大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文诗词文化分量,同时也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认为应在教学中积极地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的基本素养得到全面、有效的提高。本文就教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意义;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教学是中学教育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教育体制改革对核心素养提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确了传统文化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因此在笔者看来,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首先就要明白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再探究在教学中滲透传统文化的方法、路径,以此来实现更加有效的教学。下面,笔者先对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现状进行简单分析,然后再对怎样在高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路径进行探讨。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重要性
  语文教学的重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新教育制度改革后,进一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既能使学生的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又能有效地弘扬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但就目前来看,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在渗透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着教师不大重视、学生不太感兴趣等问题,进一步阻碍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因此积极地顺应改革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路径
  传统文化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不再像初中、小学那样浅显,在思想深度、文化内涵、题型样式等方面都有适度加深,同时也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和个人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该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呢?在笔者看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曾有专家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后发现,一个在兴趣爱好指引下进行学习的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效果都常常会比一个没有兴趣爱好指引的人好得多。因此,兴趣不仅是推动一个人学习的最好老师,同时也是推动学习的最好动力。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在笔者看来,首先就要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为着手点。在课堂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几乎都是古文,而古文又是古人浓缩的语言表达形式,因此在字词、行文的理解上,对于学生来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困难,学生也会难以回避地觉得十分枯燥。因此,在老师课堂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先给学生介绍名人的历史故事、治学背景、人生经历或者生活际遇等为出发点,让学生先对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好奇,激发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的心理,让学生在对作者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增强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自主自觉性;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更有效地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积极引导学生重视传统文化的习得
  古语有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在笔者看来,其实修行也不全在个人,更加重要的还是老师的正确引导。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首先就需要老师积极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强调传统文化对语文学习的意义,引导学生重视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同时,在学生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对学生存在的疑难困惑进行及时点拨和分析,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实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
  (三)创设环境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语文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而课外活动又是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可以从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出发。老师可以适当地在课后给学生安排一些与教材作品相配套的课外书籍,如经典诗词、国学经典等,让学生在诵读经典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他们的情感,提高他们的理解水平及能力,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文化素养。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影响着学生文化素养的塑造,而高中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的塑造成果则直接关系着其未来的发展。因此,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积极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积极地对学生进行正确学习方法的引导,通过课外感染,帮助学生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水平、学习能力,有效地实现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丰厚学生核心素养的初衷。
  参考文献
  [1]刘婷婷.谈传统文化向中学语文的渗透[J].语文教学研究,2005(9).
  [2]王封.高中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的核心价值[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4).
  [3]吴碧芬.论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文学底蕴的塑造[J].中国科教创新报刊,2011(3).
  [4]陈佳新.高中语文教学对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文学教育(中),2011(3).
  (编辑:郭恒)
其他文献
一个单纯的百货店,座落在哈尔滨最有名的一条百年的中央大街上,在中心的位置。天时、地利加人和,有四年历史了。是由一个区级企业撺接而成,当时这家企业是百分之百的全资负债做出
作家档案  刘先平,1938年出生于安徽肥东。父母早逝,少年时离家外出当学徒。196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教书10年。1971年调文学期刊编辑部。1983年调安徽省作家协会。1984年创办文艺出版公司和文学期刊。195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自1978年起,致力于大自然文学的创作;作品丰富,已出版二十多部作品,可分为三类:描写在野生动物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有《云海探奇》《大熊猫传奇》等;大自然探险
通过近几年对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到温室蔬菜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运用绿色防控技术,可使蔬菜增产增效明显。
本文从读书与做题、功夫与诀窍、传统与现代、种上庄稼等四个方面展开了对多元化背景下语文教学的选择思考。
【正】早前采访过一个意大利厨师,他刚来中国的时候,感悟最深的就是东西方冷热食观念的分歧,他的很多朋友,最不能接受的也最不屑的,恐怕就是欧美人总是拿沙拉当主菜,一餐就只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广大教育工作者们为培养出综合素质优秀的社会人才而奋斗。众所周知,小学是孩子们学习的基础阶段,就像盖房子一样,只有把
与鲁滨逊的历险故事相比,《蓝色的海豚岛》和它的作者奥台尔,对于中国的读者简直可以说鲜为人知了!这是一部专门写给少年儿童、但对大人也同样充满魔力的历史小说,从1960年出
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经典的对白构成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要说《边城》中最能够触动人心,让人久久难以忘怀的部分,还是要属《边城》中每一个鲜活的
“主问题”是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欣赏的重要提问。运用“主问题”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
以现行的卫生行业标准、规范为依据,采用FOXPRO关系数据库开发出了新的公卫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投入低,能提高工作效率;动态掌握各种信息,并提供信息发布功能;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