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写作之我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ing81868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世纪以来,面对千变万化的教育教学形势,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方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目标,带来了作文教学理念的全面更新。因此只有根据《新课标》作文教学目标,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的思想武器,摒弃传统的习作教学,让写作教学化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爱上写作。
  【关键词】阅读和积累;创造兴趣;学以致用;鼓励性评价
  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千变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万变不离其宗。小学作文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然而,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在作文教学时的方法必须要有所改进、创造和提高。
  第一、引导学生积极地去积累作文素材,养成勤观察、多练笔的好习惯。
  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解决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的问题,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学会观察积累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新异”,在习以为常中去发现属于自己的“特别”,并且逐渐的在观察中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判断、选择,从而来获取更为深刻、更为全面、更为独到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活动过程,细心体验其中情趣,随时记录自己观察、体验的结果。这样一来,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实践、观察,写起文章来便会有话可说、有话会说了。此外,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写随笔、日记、周记,做好读书文摘。因为生活是五颜六色丰富多彩的,但是这些丰富多彩的瞬间往往会被我们所忽略,因此,积极引导学生随心所欲的用笔记、日记的方式去记录点滴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真善美假恶丑,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进入视野的人或者事情产生独特的感受,从而激起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慢慢的,学生就不会再害怕写作文了。
  第二、激发学生说话兴趣,调动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动力是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从孩子入学的第一天起就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培养学生的听说习惯,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创设情境
  在一定的情境中,学生才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才会产生角色意识,激起表达的冲动。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把一幅幅静止的画面变成活动的,再配以优美的音乐,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个丰富生动的故事情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说话兴趣;如运用语言创设情境,教师在每次说写训练前为孩子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孩子积极参与,是训练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精心设计导入语非常重要。另外,还可以运用音乐创设情境,通过观察创设情境等等。
  开放教学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低年级小朋友理性思维能力较差,生活中的乐事、趣事,他们说起来津津有味,可却不知怎么组织语言,更不知如何把它们付诸笔端。于是,我们根据孩子好说好动的特点,尽可能多地利用“活动课”这种课堂组织形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联想、创造。
  双向互动
  说话训练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老师和学生在交际过程中既是听者,也是说者,师生只有不断转换着自己的角色,才能获得成功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我总是充满激情地鼓励学生:“别紧张,要相信自己。”“你说得太棒了,老师为你感到自豪。”“虽然你旁边都是高手,但我们相信你是最棒的,勇敢些!”我的真语真情是激活学生身心的“兴奋剂”,使他们情绪高昂,全身心地投入。而学生的精彩回答又反过来深深地吸引、打动着我,师生间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感情的碰撞。在这种状态下最容易产生顿悟和灵感,言语的、思想的创造性浪花常常会不断飞溅。
  第三、教师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共同发展。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教师要系统的针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是让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阅读教学与说话、写话有诸多的相似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慧眼识才,抓住读写结合点,促使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等运用到崭新的语境中,并进行积极的读写再创造,以求做到仿中有创。我们都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老师除了要进行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以扩大知识量和阅历,不断地去充实写作材料。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在日常阅读过程中,随时随地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段,不时地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养成勤动手、勤动脑、首脑眼并用的好习惯。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会慢慢的在不同的阅读过程中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写作自然就会变得水到渠成。
  第四、要提高小学作文水平,还必须从训练学生作文能力上下功夫。
  小学升作文能力不仅限于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上,还在于对语言、认识、思想、认知、情感和智力的综合运用,在于平时的材料积蓄能力、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要想训练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就要对上述各项能力进行积极有效的有序的训练,并遵循先易后难、先现象后本质的基本原则,要先练习字词句,再练习短篇章,最后达到完整、规范、生动、情感鲜明、、、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有条不紊,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切不有可操之过急,揠苗助长的想法。此外,积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学为我用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作文教学中能够将无穷的知识融会贯通,更要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而不只是生拼乱凑、亦步亦趋的模仿,而是学会在模仿创新中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五、 教师要充当作文讲评的组织者,把丰富的表演的舞台还给学生,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各抒己见。
  互批的时候要找出作文的亮点,让学生互相欣赏评价,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一起讨论解决;讲评时学生只要在原点上有所进步,教师就应该在评语里充分肯定,鼓励孩子们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哪怕是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另外,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激励评价上,可以不妨采用作文评语的积极的方式,将表扬肯定的话写在作文后面,对于不足的地方,口头温婉的指出,并提出一些中肯的修改意见。这样,长久以来,在学生的本子上,留下的都是老师肯定的评价。学生每翻阅一次,就增添了一份自豪感,就增添了一份自信,就多了一些成就感,他们就会对作文写作越来越有兴趣。
  总之,只要教师循序渐进、锲而不舍的从以上方面下功夫,师生多多结合,学生作文难得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孩子不能没有期待,不能没有想象,不能没有梦幻。因为,有了期待,才可能有追求,有了想象才可能有创造,有了梦幻才可能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执着。语文教师如果能在儿童的黄金时节,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一个宽广的作文天地,让孩子放飞想象,“我手写我口”,我们定能顺利地带领孩子走入快乐作文的殿堂,让作文焕发勃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姚春杰/陈荣艺.作文有效教学招招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3-01.
  [2]张化万.小学作文名师情趣课堂创设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1.
  [3].王栋生/杨九俊.语文教学改革前沿丛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2-06-01.
  [4]余文森/林高明/郑华枫.可以这样教作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1.
其他文献
研究采用氰酸盐负荷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结果显示,氰酸盐可引起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升高;细胞内的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在氰酸盐处理后显著下降;细胞产生的脂质
【摘要】朗读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是提高学生认识和感知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语感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平时我们应该重视加强朗读方面的训练。  【关键词】朗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重要性  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获得语言技能主要靠语言实践,不能只依赖理论知识。叶圣陶先生在《认真学习语文》一文
期刊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陷入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兴趣,效率低下,阅读感悟难以深化的窘迫境地。其主要症结在于“小语文观”:教学目标只为考试,教学空间限于课堂,阅读范围限于文本。鉴于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正如杨再隋教授在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时,所指出的:“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目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地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口语交际”,并在“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对其教学内容和要求也做了具体的规定。可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在
期刊
土壤有机质是植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是农用地分等定级、耕地地力评价的必选评价因子。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在满足一定的精度条件下,研究不同尺度下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对于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依赖程度也越来越深。因此,在电力网络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应更加重视配电网电力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只有确保电力行业的科学、有序发展,才能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施工安全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
施工企业的主要经营目的是通过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创造经济效益,“开源”即项目二次经营,“节流”即项目成本内控.随着建筑市场管理规则日趋完善,大部分施工企业已经形成了一
期刊
怎样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结合起来,使知识向能力迁移,阅读向社会延伸,课内向课外延伸?笔者认为可以从培养学生善写、善读、善观、善画、善演等等的语言能力及习惯入手,从而陶冶美感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一、善于作写  作为教师,要承认学生在智力水平、性格特点、家庭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为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就要关注个体差异,设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充分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教学常态,成为人们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推进中有思想的教师的一种共识。本文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结合笔者在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的一些策略的尝试与实践,旨在探讨适合初中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工匠得到一块璞玉,要想使这块璞玉的价值提升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