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唱法的艺术性探究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俗唱法的歌手一般都比较注意外部形体的表演。有的借助一种乐器,自弹自唱;有的在歌唱的同时配以舞蹈动作。舞蹈动作的选取或编排,都是根据歌曲的风格及情来设计。
  关键词: 歌曲;唱法;艺术性
  音乐是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音乐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类社会的音乐艺术是丰富多彩的。当我们审视整个音乐艺术天地,可以发现大致呈现为两个部分:一是民间音乐,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久远的乡村音乐;一是艺术音乐,也称严肃音乐或古典音乐。在这两大部分中间,有一个广阔的地带,即使是通俗音乐,也称流行音乐。我们很难给通俗音乐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它与艺术音乐与民间音乐之间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
  通俗音乐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据称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欧洲的报刊上。到了二十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通俗音乐名目日益繁多,风靡世界各地。电声乐器的出现和一系列诸如灯光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更使它振聋发聩、五光十色,无处不在。
  随着我国进入新时期,大约从1986年以后,通俗音乐迅猛发展。现在,通俗音乐为年青人享受音乐文化的主要形式。各种类型的文艺晚会,电视上的音乐节目,通俗音乐都是主打节目。而遍布城乡的卡拉OK,更是全民参与、夜夜笙歌。
  通俗音乐的无比丰富性,也决定了其组成部分通俗歌曲唱法的丰富性。于是,有人认为,通俗音乐的演唱千差万别,并不统一。”也有人说,“流行歌曲的演唱,几乎是没有确定规律可言的事情。它的声音表达方式,就是让你觉得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就好。”甚至有人说,“只要能随心所欲地哼上几句,唱上一曲,这就是通俗唱法的特点。”这些不同的说法似是而非,实際上,当一种唱法形成以后,在具体的演唱操作上,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可以说,由于通俗歌曲题材的广泛性与平民化,音乐的娱乐性与简易化,演唱者又大多为非专业人员,自娱自唱得居多。因此,很自然地形成了这样一种唱法,即多用自然噪音,音域一般不宽,吐字清晰,亲切随意。这种因通俗歌曲而产生的唱法,即称之为通俗唱法。
  通俗通唱法具有独特的格调和品位,通俗唱法的艺术性包括质朴的声音、独特的韵味、夸张的表演、自弹自唱、歌舞一体等,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一、质朴的声音
  由于通俗歌曲的演唱者普及程度十分高。因此,通俗唱法的声间运用,大都接近自然形态,也就是一种质朴、本色的声音。通俗唱法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吸收融合了多种音乐艺术的发声方法,并且自身也在变化升华,但其基本特征仍是质朴的。现在许多专业通俗歌手已把俗唱法的水平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都十分小心地保持通俗唱法的这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质朴的声音已不仅是一种天生的自然形态,也是通俗唱法为区分于其他演法的一种刻意的追求。
  二、独特的韵味
  韵味独特也是通俗唱法重要的艺术特征。在业余歌唱爱好者中,大多未接受过声乐训练,噪音条件一般,但演唱通俗歌曲时,仍颇具艺术感染力,这正是因为通俗唱法的平民化与广泛性,造成一种纯真动人的韵味。这种韵味可以是歌曲演唱风格质朴率真的体现,也可以是其独特的声音技巧,包括声音的控制与放开、强烈与轻柔的对比以及气声、哑声、嘶裂声、唱声等等的灵活运用,也可以是情感表达的本色与自然。总之,是一种天然去雕饰的本色意韵。
  三、夸张的表演
  在通俗唱法的表演中,除完成歌曲演唱的一般要求节奏、音准及吐字清晰之外,还运用声音或形体动作的强化来达到情感的表现,即往往借助于夸张的表演,加上电乐器的强力伴奏,更常把这种夸张的表演形式推到极致。这种表演所造成的氛围,已不仅是歌唱者自己投入,而是扩展开来,对周围的观众,造成极强的动性,一时间,台上台下,如醉如狂,这也还是众多青年人对通俗歌曲演唱倾倒的缘故。
  四、自弹自唱 歌舞一体
  通俗唱法的歌手一般都比较注意外部形体的表演。有的借助一种乐器,自弹自唱;有的在歌唱的同时配以舞蹈动作。舞蹈动作的选取或编排,都是根据歌曲的风格及情来设计。大部分通俗歌手,多只在唱的同时用手势或脚步的变化来辅助表演。有的歌舞蹈性较强就需要专门为其设计动作。通俗唱法的形体动作,多是借鉴现代舞的某段,如霹雳舞、拉丁舞、的士高及太空舞等。所以,通俗唱法从方方面面显示些步法和它具有高雅的艺术性在当今世界,通俗音乐几乎覆盖了广大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天地,形成了一个十分见的、全民参予的、开放的、庞大的综合的社会文化现象。通俗音乐将与时俱进,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同呼吸共欢乐,而永葆其艺术魅力的光彩。
  歌唱艺术表现的目的是感动人,能够传达思想、情感、情绪和描绘情景。歌唱艺术与其他音乐表现方式有很明显的不同,歌唱必须在人自身嗓音基础上训练科学的歌唱声音,就好比先要制造人声的乐器,运用歌唱技术的各种技巧,以声音的变化为媒介手段,表现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产生与声乐作品内容相符的声音,才能达到声情并茂、完美统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论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欣赏教学[J].李佩玉.北方音乐.2018(06)
  [2]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吴琨.艺术教育.2017(Z6)
  [3]声乐表演中咬字吐字的几点看法[J].李阳.北方音乐. 2016(06)
  [4]关于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咬字吐字问题研究[J].魏文菲.中国民族博览. 2016(11)
  [5]论民族声乐艺术辅导[J].盛叶.艺术教育.2012(09)
其他文献
摘要:民办高校是我国大学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所以其教育水平长期以来都备受社会各方人士的关注及重视,而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也引起了很多相关工作者的重视,由此可见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对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重要内容,将之应用于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不仅能够丰富思政教育工作内容,还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及生活态度,促进大学
期刊
摘要: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也应用在了教育领域,并取得了一番成绩。本文针对虚拟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方向、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一些优缺点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以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教育领域做出更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  引言  在今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和创新已是必不可免的趋势。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身体状况更加的关注,全民健身成为了更加瞩目的新潮流,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跟上了健身锻炼的脚步。但对于中小学的学生而言,思想意识薄弱,只能是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带动起学生运动的乐趣。我国提倡终身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和掌握终身体育技能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体育;快乐教育;应用探究  前言:  青少年群体在中国学校体育的进行中,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
期刊
摘要:新时代人们的教育意识越发强烈,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更是不断攀升,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我园以音乐教育为园本课程,近年来,对于幼儿音乐教育方面的研究已有部分尝试,但仍然未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并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将幼儿教育进行完善与优化,能够有效满足我园对幼儿教育的基本教学目标,实现幼儿身体机能与智能的协调发展。本文对多元智能语境下幼儿情境音乐欣赏研究为轴,探究了多
期刊
摘要:随着近年来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和任务指引,充分考虑到在高中时期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个体发展特点,对于物理知识与技能等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实现对于高中学生良好综合物理能力的培育与开发。因此,本文将从核心素养角度对于高中物理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新一轮物理教育课程改革与优化注入活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试题分析;全面发
期刊
摘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是国家对德育提出的明确要求。文章针对小学语文学科具有的独特育人价值,阐述了开展“孝老爱亲”德育活动的渗透方式与策略,对于小学开展德育活动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孝老爱亲;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自古以来,“孝”乃人类最根本的品行。《孝经、三才》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所谓“孝”,是上天的规范,大地的准
期刊
摘要: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是无数诗人内心思想和情感的真实体现。由于其对于学生深层次的文化熏陶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古诗词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占据着很大的篇幅,并且含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整体美感的培养来提升他们的文学内涵和审美鉴赏能力。但是,在现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引起这些
期刊
摘要:艺术创作呼唤创意,创意就像“蝴蝶”来去无踪难以获寻,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创作体会,总结出捕获创意的三对儿“触手”。 “净”与“浸”、“知”与“解”、“思”与“辨”,分别从潜意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产生创意的灵感来源和方式方法。  关键词:创意;捕获;提升  市面上讲技巧和方法的书很多,《写作技巧》、《编剧技巧》、《讲故事技巧》……关于“创意”的书却很少。技巧和方法好学,灵感创意难找。
期刊
摘要:当今的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改变着咋们的生活形式、学习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为咋们的数学课堂带来新的生机。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促使学生愈加踊跃主动的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让数学更贴近生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学习拓展、延伸等几个方面的阐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21世纪是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小学数
期刊
摘要:涂鸦文化为现代城市环境带来了新的美感。作为街头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文明思潮的载体,视觉流行艺术效果的具现,涂鸦艺术带着它独特的叛逆美学和潮流元素融入了我们现今的文化生活之中,并且为现代城市的文化环境设计带来了新的方向。涂鸦以其独有的文化内涵赋予了城市别具一格的风采,它蕴含着年轻人灵魂中的悸动,蕴含着色彩斑斓的活力。本文将通过涂鸦艺术的衍生历史,涂鸦文化在现代城市中的体现,讲述涂鸦与街头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