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陶冶性情教学探索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qeed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正在回归传统,趋向于陶冶性情教学。为了实现语文教学的陶冶功能,主要讨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陶冶性情本质的探讨以及陶冶性教学功能在学习语文课堂的实践两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本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的陶冶性研究,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忽视了语文教育的陶冶作用,所以,我们对语文陶冶性教学的探索,就是寻求传统文化的回归,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应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训练过程,应着重于学生心灵的洗涤,性情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建构自己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一、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本质
  追溯我国古代的教育,就可以发现,语文的陶冶性教育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开启了“兴观群怨”的诗歌教育源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现代诗歌批评所津津乐道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作用,在孔子的这段话里实际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就是说,诗的教育更加注重其社会作用。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把诗意语文、情感教育当作语文教学实践的终极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熏陶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实践探索
  语文教学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与韵律美,获得初步的情感熏陶。优美的语言文字对学生的心灵具有巨大的感染作用,在语文课堂上受到的熏陶与感染为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打下牢固的基础,并且对学生的一生影响深远,因此,语文课堂中的陶冶作用应该逐步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1.诵读经典,陶冶情操
  学习语文教育是学生情感态度形成的初始阶段,小学生心理比较简单,但是求知欲和好奇心却异常强烈,因此,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一定要本着积极健康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要在学生诵读内容上精挑细选,比如,诗词、童话、寓言等,它们简单易懂,思想内容积极向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一些中华传统的经典素材也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诵读内容,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情感的良好载体。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辅助以教师充满激情的阅读,生动的图片展示等,都会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
  2.阅读教学,濡养品德
  技能和知识只能代表一个人的学识水平,而个人的素质修养却要靠自身的文化内涵来体现。当前,在素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语文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丰富多彩,选择多种多样,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应当精心选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体验到语言文字本身的灵动和优美,又能让学生对作品优秀的文化内涵有所感悟,在学习中享受中华文化的美,发现文学的魅力,将情感与作品中的道德素养相融合。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着力挖掘作品的深层次内涵,通过点滴渗透,将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深化,从而慢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作者的奇闻轶事、作品的背景资料等让学生在历史、个人的背景下解读文本,这样做一方面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又能无形中让学生懂得“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等作文和做人的道理,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中得到提升。
  3.写作引导,健全人格
  人格魅力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学识风度等都会无意中体现出其人格魅力。学生虽然年龄小,思想不成熟,但是他们的接受能力强,可塑空间大,正是形成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生人格的培养要从点滴细节抓起,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良好契机,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为自己的文章树立健康的主题,选择生活中的真善美作为写作的主体,注意感受和体验生活中的美好等等,这些生活中的美好情感体验都有助于学生形成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如果我们语文教师都能够成为语文课程陶冶性教学的践行者,吸收传统语文教育的思想精华,让学生和我们一起在语文的世界中陶冶情趣,净化灵魂,那么未来的语文教学一定会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李遵和.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简约化理解[J].安徽教育,2008(10).
  [2]刘秀霞,安静.以工具性为依托进行语文教学[J].科技信息,2010(12).
  (作者单位 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镇郊中心小学校)
  编辑 张珍珍
其他文献
作业讲评,学生完成的参差不齐,从头讲到尾,费时费力不说,又不讨学生好:部分学生没听懂,部分学生没吃饱,使得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怨声载道,致使课堂效率低下;改变作业讲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
参加国培计划,每一天都在汲取新知识,每一天都在成长、改变。上课之余,聆听着专家精辟的讲解,和学员朋友在论坛里畅所欲言、交流心得。每一天,都有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大脑,感受着新
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乃至学生终身成长的一个重要补充,但现实状况令人担忧。语文教师应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现实中考的压力,初中生掌握的地理知识基本都是在课堂上接受的。但是初中地理学科的课时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说,非常有限,因此,有必要在有限的
初中生物不列为升学考试科目,学生不重视,这给生物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求知欲是非常必要的。用生本课堂理念做理论指
紧跟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并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怎样形成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及理论是当前所有企业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愈显普及和重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对现代人来说刻不容缓。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更新教学模式,开发新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特别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体育已经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重要的课程,因此广大高校的体育工作者不仅背负着体育教学改革赋予的职责,同时也担
摘 要:语文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于这门语言类的学科,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凸显其教学意义,让小学生能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审美能力?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电教教学;审美能力;情绪  著名作家叶圣陶曾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多,不仅给电力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给电力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难题。电力工程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