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药佐美酸钠的合成

来源 :医药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zh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佐美酸钠(Zomepirac)为较新的镇痛、解热、抗炎药,化学名:5-(对氯苯甲酰基)-1,4-二甲基-1H-吡咯烷-2-乙酸钠二水合物。该药系美国McNeil公司于1972年创制,经动物试验表明,其镇痛作用与吗啡相当。口服后1小时可达最高血浓度。临床用于缓解癌症等的疼痛而无成瘾性,未见对肝和血象有损害,镇痛效果良好,已由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于1981年批准上市。据文献报道合成佐美酸钠有多种方法,我们以不同的方法试制结果,认为以采用下列合成路线较为合适,因该路线工艺操作简便,收率稳定,且中间体原料易得。 Zomepirac is a relatively new analgesic, antipyretic, anti-inflammatory drug with the chemical name: sodium 5- (p-chlorobenzoyl) -1,4-dimethyl- 1 H-pyrrolidine-2-acetate Dihydrate. The drug is the United States McNeil company created in 1972, anim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its analgesic effect and morphine are quite. 1 hour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up to the highest blood concentration. Clinically used to relieve the pain of cancer without addiction, no damage to the liver and blood, analgesic effect is good, by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in 1981 approved the listing. It has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at there are many ways to synthesize sodium sodate, and we try the results in different ways. We think it is more suitable to adopt the following synthetic route because the route is simple, stable and the raw materials of the intermediate are easily available.
其他文献
英雄总是用事实建功立业,崇高总是用平凡震撼人心。在采访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现任院长李平博士中,他给人鲜明、 Heroes always use merits to build their ca
10月26日,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隆重举行了“1991年全国群众歌咏大赛”颁奖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位获奖单位代表,踏着热烈欢快的乐曲,从领导同志手中,分别接过奖旗
从历史上看,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在临床上已用于治疗内源性抑郁症。但由于TCAs 具有令人感兴趣的药理作用,故其它可能的应用正在进行研究。其中之一就是它们可能作为抗心律
所谓药物受体,是指生物体细胞的一个组分,当药物与这组分作用时,便开始一系列变化,终于导致人们观察到的生物效应。远在1878年Langley就首先提出了有关概念。他认为在神经末
作者观察到酸枣仁(5.0克/公斤)、五味子(1.0克/公斤)单用或合用(酸枣仁1.0—5.0克/公斤,五味子0.5—1.0克/公斤)均能提高烫伤小白鼠的存活率,延长存活时间;酸枣仁与五味子配
氟[18F]脱氧葡萄糖(18FDG)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显像剂,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心肌及大脑葡萄糖代谢的测定等。氨基聚醚(2.2.2)是制备18FDG的重要
海星音乐学校是一所正规化的业余音乐学校,她座落在太原市中心,繁华大街后的一条幽僻小巷内,自89年7月成立,她已经为社会培养出四百多名学员,其中有七名声乐学员在全省和全
许多音乐家的成长过程足以说明,并非因为需要了解从古到今的音乐历史,掌握各种各样的音乐技术,在大量文献资料的重重包围之中就必然会陷入力不从心的困境而显得疲惫不堪。各
近年发现,抗生素等药物性变态反应发生率日趋增多。尤其是青霉素过敏休克更为突出,其发生率、严重性均居诸抗生素之首位。本文报告笔者近10年来救治青霉素过敏性休克13例的
乌头属药物的中毒,在我国西南地区比较多见,其有毒成分为乌头碱或其同属生物碱。乌头的致颤作用乃其中毒致死的一个主要原因,文献中对乌头碱的心脏作用已颇多报导,但多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