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允许女孩爱美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i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尹老师:
  您好!我家女儿4岁了,因为看过太多女童被性侵的报道,从小我和她爸爸就不主张让她穿裙子,她的服装也都偏中性,很少有公主风的衣服。上幼儿园后,估计是学校的女同学有穿裙子的,女儿回家后闹了好多次要穿裙子,上街买衣服时,看到裙子她就不放手。后来我心软了,和她爸爸没有商量通,还说她大学前只能穿运动服。可是看着别的家长把姑娘都打扮得像个公主,我感觉这对我家宝贝很不公平,而且她在慢慢长大,会有自己的审美观点,特别是最近,连衣服她都要自己搭,自己选卡子和头绳。
  我们的做法对女儿能起到保护作用吗,会不会适得其反?希望您能帮我解答一下。
  一位焦心妈妈
  亲爱的家长:
  你好!假设某一天坏人有机会性侵孩子,一条裤子和一条裙子有什么区别呢?一条裤子能挡住坏人吗?
  爸爸要孩子上大学前只穿运动服,可以猜测他是想要孩子在上大学前不要追求美,不要懂得美,更不要表现美,这样就既不会早恋,也不会招致坏人性侵,还能把精力全用在学习上。如果爸爸的逻辑成立,目标顺利实现,那么结果应该是,你们的女儿在18岁前即成年前都活在和“美”绝缘的状态中,她将没有童年时关于公主裙的记忆,没有少年时关于花季少女的印象。她在18岁前从未引起任何异性的注意,她自己也在“中性服装”和“校服”下渐渐忘记自己是个女孩子——纵使她的学习成绩真的很好,但你们忍心她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女时代时如此苍白吗?
  爸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太多的人看不到童年独立的价值。人们总认为童年仅仅是个过程而已,孩子只是为了长大而存在,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有人发愁孩子长得慢,感叹地说“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这犹如一个穷人感叹我什么时间才能有钱一样。
  爱美是天性,孩子自己要选衣服、选卡子,正是这样天性的流露。但“天性”是经不起过度压抑的,压抑太久,要么死亡要么扭曲变态。难道你忘了我们中国人的那句千古名言了吗,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童年时代的很多东西,失去就永远找不回来了啊。矫枉过正,因噎废食,这是教育中常常发生的过失,请千万小心啊。
  有些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很多错误观念,其最深的根源就在于对童年的蔑视。如果人们把童年仅仅当作成年的准备阶段,就会肆无忌惮地压榨、剥夺童年——这就是当下孩子们活得很累的根本原因。且不说这样蔑视童年独立性及其价值的想法对不对,单是从结果来说,你们指望一个从出生到成年完全没有形成自我美感的女孩子,她会在成年后突然就懂得美且会变得美吗?
  我只能说这些,剩下的,请你们自己去思考,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所感悟的,至少要记住:童年也需要美丽,请不要压抑孩子,让你们的女儿像所有女孩子一样爱美且漂亮吧!
其他文献
女儿从小跟奶奶在老家生活,上幼儿园时我们才把她接回城里。很快,我发现女儿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比如出门在外乱扔垃圾,看到玩具总是飞快地抢过来。我明白,女儿经常在农村跟奶奶下地玩,什么东西都是随手一扔,根本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再加上她是大家庭里最小的一个,奶奶最宠她,所以很有些自私霸道。  我对女儿说过很多次,要做个有教养的孩子,可是她答应得好好的,一遇到事就“原形毕露”,是该好好培养孩子的教养了!我把
期刊
孩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也是独特和个性化的,有着自身成长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和特点,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首要法则。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了解我们的孩子呢?  孩子的发展是全面的  军军的爸爸妈妈从军军咿呀学语时就开始教他识字,背诵诗歌。军军很少在院子里和小朋友一起玩儿。6岁时军军已经认识了800多个汉字,会算100以内的加减以及乘除,还掌握了拼音和简单的英语口语。
期刊
我们与老人也有小冲突  “伊伊,不要乱跑,刚才你都摔跤了,还没有汲取教训吗!你非要进医院才可以消停吗?”这不是我们在对女儿说,而是心疼她的外公在苦口婆心。老爷子曾多次在我们面前,语重心长地表达对我们教育女儿的忧虑,偶尔甚至还会流露出些许不满。  “你看,这么小的孩子就有自己的想法了。这么小就这么任性,一点都不听话,以后怎么办?”这句话差不多已经成为老爷子的口头禅。  老爷子很多时候不认同我们教育孩
期刊
对于喜欢阅读的孩子来说,喜欢的理由大致相同,那就是,从阅读中感受到了很多的快乐;但不喜欢阅读的孩子,不喜欢的理由却千差万别。不少爸妈提问:“我天天陪孩子阅读,但为什么孩子还是不爱读书?”在没有养成自主阅读习惯前,往往是错误的共读方式导致了孩子对阅读的厌恶。在此,我罗列了比较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五类错误情况,快来看看您和孩子在阅读中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吧。  错误一 不考虑孩子的意愿,勉强共读  “宝贝
期刊
在婚姻关系中,有一个绝对无可救药的缺点——不肯改变。其实,在我们的亲子关系中,不肯改变也同样是致命的缺点。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父母总是坚持我是对的,那么亲子关系将会越走越远。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变,才能建立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呢?  改变育儿思维方式,紧跟时代步伐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看见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是喜欢用“我们那个时候是怎样怎样的”这种话语,虽然传统的很多育儿观念很值
期刊
年轻的爸爸妈妈应该知道,3~6岁正是开发孩子右脑的黄金时期。如果我们及时地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灵活多样的游戏活动来促进孩子右脑的发育,那孩子可能就会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综合创造能力  美丽的手镯  玩法 把用过的信封留下,横剪成一个一个环,然后和孩子一起在环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把它套在手腕上当手镯。妈妈先做一个引起孩子的兴趣,然后放手让他自己来做,以鼓励为主,不要计较孩子做
期刊
英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早期教育的国家,英国家长认为学前期是孩子奠定人生一切的基础,所以对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也是从生命的起点开始,而不是等孩子长大点再说。英国家长把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分为三个阶梯。  阶梯1:完成力所能及的生活事宜  概念:要独立先要有能力照顾自己的生活,不同年龄段有不同年龄段的目标。3岁孩子得学会自己穿衣服、穿鞋、吃饭;上学了学会管理学校的用品,再大点学习做家务等。  方法:英国的家庭很
期刊
如果没有加入妈妈群,你或许永远不会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多才艺傍身的女性。  她们会烘焙,做出的蛋糕足以毫不羞涩地站进五星酒店甜品橱窗;她们会手工,剪的纸、捏的粘土、烧的陶器几乎能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她们烹饪各种高精尖菜品,每一个都让你想到《舌尖上的中国》;她们有时间每天观看孩子做早操,不像你,匆匆把宝贝送进教室,在脸蛋上吻一下,便快步回身赶去上班;她们看起来优雅从容,永远装扮得体地站在校门口迎接
期刊
掉进缸里去找司马光  妈妈给三岁的女儿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讲完之后,妈妈问女儿:“你和小朋友玩,如果小朋友掉进缸里,你该怎么办?”  女儿想了想,说:“去找司马光呀!”  不吃苦要吃甜  儿子在电视上看“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听到解说“要学习李白能吃苦的精神”,妈妈问:“你以后上学了也要能吃苦哦。”  儿子不高兴地说:“不,我要吃甜!”  “山寨”叔叔  在外当兵的弟弟回家探亲,我跟儿子去火车站
期刊
学龄前的孩子在餐厅里乱跑乱叫,无法长时间安坐,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常发生的状况。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是恶意捣蛋不听话,给自己丢脸了,往往当场就忍不住教训起来。然而这样的方法却没有多好效果,倒不如提前做一些准备,收服这些“折腾娃”。  选择亲子餐厅  父母们如果选择灯光美、气氛佳的情调餐厅,恐怕是自找麻烦,这些餐厅比较适合情侣,或是需要宁静气氛的客人。在这样的餐厅,孩子稍微大点声的吵闹确实会招来邻座客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