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结合影像组学特征鉴别间变性胶质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ird_z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结合机器学习与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间变性胶质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的模型并进行验证。

方法

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41例经病理证实的间变性胶质细胞瘤或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组(n=140)和验证组(n=101)。使用MRIcron软件在训练组患者术前T1增强影像上勾勒肿瘤边界,运用Matlab软件提取肿瘤区域的影像组学特征,应用最低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模型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基于所选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建立胶质瘤鉴别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对间变性胶质细胞瘤或胶质母细胞瘤的预测效果。

结果

241例胶质瘤患者中,经病理证实为间变性胶质细胞瘤101例、胶质母细胞瘤140例。训练组和验证组中,胶质母细胞瘤、间变性胶质细胞瘤患者的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母细胞瘤和间变性胶质细胞瘤患者的性别分布,肿瘤位置,肿瘤坏死、水肿所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tlab软件共提取431个影像组学特征,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11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SVM分类器建立的模型预测训练组患者胶质瘤类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2,预测验证组患者胶质瘤类型的AUC为0.875。

结论

结合机器学习与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模型可有效鉴别间变性胶质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

其他文献
Jeavons综合征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儿童期起病的光敏性癫痫综合征,表现为三联征:眼睑肌阵挛和失神发作、光敏性、合眼诱发的发作或痫样放电,常被误诊和漏诊。Jeavons综合征的致痫机制独特,临床分型与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现围绕该综合征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以加强医疗人员对其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组织透明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组织学技术,即将组织块或器官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的方法处理后实现高度透明且完整的新兴技术。在结合光学成像、荧光标记等技术下,可对组织或器官内部结构进行进一步观察分析。本文围绕组织透明技术进行综述,重点介绍组织透明技术在脑重大疾病研究方面的应用现况及前景。
目的探讨一期双侧颞叶病灶切除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双侧严重放射性颞叶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一期双侧颞叶病灶切除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双侧严重放射性颞叶损伤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术后2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变化,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和死亡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头颅影像学图像以评估颞叶
目的研究单一延长刺激+足部电击法制作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小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椎体神经元树突、MEF2A的变化及其潜在功能。方法C57BL/6N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模型组小鼠采用单一延长刺激+足部电击法制作PTSD模型,对照组小鼠在造模过程中断食断水,无其他应激处理。造模后14 d取2组小鼠各10只,采用旷场实验及高架十字实验检测小鼠的行为学
1978年~2019年,我国神经外科事业迅速发展,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着重从影像学技术、外科技术和麻醉学技术这三方面对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与分析,并对未来加以展望。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G(CatG)提高T细胞治疗胶质瘤效果的机制。方法(1)收集胶质瘤数据库中397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胶质瘤组织中CTSG mRNA与β2微球蛋白(β2M) mRNA表达的相关性。(2)从胶质母细胞瘤中分离培养胶质瘤干细胞(GSC)387和GSC3565,分别分化培养获得胶质瘤分化细胞(DGC)387和DGC3
目的分析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出血转化(HT)的危险因素,探讨床旁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预测患者术后发生H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应用机械取栓术治疗的268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床旁超声测量患者术后7 d内视神经鞘直径(ONSD),根据患者术后7 d内头颅CT/MRI等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