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术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shua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术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医院行乳腺癌手术患者364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术后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并对病原菌进行分析和药敏分析。结果 364例患者中29例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率为7.97%;29例感染患者的脓液共培养分离病原菌4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占54.55%,革兰阳性菌16株占36.36%,真菌4株占9.09%。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阿莫西林等具有较强耐药性,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等具有较强敏感性。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及氨苄西林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置管时间、化疗次数、白细胞计数、合并基础疾病及换敷贴天数均为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众多,可通过缩短置管时间,勤换敷贴及积极治疗控制基础疾病等防护措施以减少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