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理想城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oh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透明的水晶宫内,工业革命展现出的一幅幅美妙图景令无数人兴奋不已。当时,世界上有6%的人,在令人惊羡的目光中告别了生活了无数辈的乡村,迈入机器轰鸣的城市。
  2010年4月30日,黄浦江畔。5.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浪漫瑰丽的上海世博会精彩登场。此时,地球上已有52%的人居住在城市。承载了工业文明成果的城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魅力四射。然而,浮华背后,“逆城市化”的潮流已经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悄然涌动。甚至在城市化不过数十年的中国,人们已经开始讨论“逃离北上广”。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几年前看似毋庸置疑的命题,如今却令无数学者激烈论证。城市,究竟怎么了?
  
  城市的前世今生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西方诸多文字中的“文明”一词,正是源于拉丁文的Civitas(城市)。
  城市与人类文明的不解之缘,由此可见一斑。
  19世纪工业革命兴起后,欧洲各国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之后无可争议地成为横跨近几个世纪的时代主题,并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对整个世界的改造。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乡村,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城市化。现在,发达国家大都已达到高度城市化,全球城市人口每天仍以18万的数量不断激增。
  1980年后的30年,城市化开始在中国提速,至今尚无减缓的势头。2000年世纪之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预言说: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有两件最深刻的事情,第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第二是中国的城市化。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已影响了中国3.5亿人,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而城市化,据称将使5亿中国人的生活发生变革。显然,它将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更大的冲击。
  工业文明是高于农业文明的发展阶段,城市文明也高于乡村文明。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可是,在正处于城市化转型时期的中国,当成群结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城市寻找立足之地时,往往会发现,城市并非是他们心目中“美好生活”的象征,在这个熙熙攘攘的人生竞技场,充斥着各种无情的打击与失望。而即便是城市人,对现实中城市生活的“幸福度”认同也是差异巨大。这种情形,尤以“北上广”为最。
  中国的北方够文化,南方够经济,东部很开放,西部很落后。以北京代表北方,上海代表东部,广州代表南方,“北上广”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一线的超级城市。这几个城市有着明显的资源优势,成就事业的机会很多,历来是年轻人闯荡天下实现梦想的地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如此繁荣的“北上广”,或许人的一生就此转机。许多人就是带着这样的梦想,离开家乡奔赴远方。“北漂”与“南下”,在某段时期似乎就是有志青年的标签。
  然而,前段时间,一个将《北京人在纽约》的歌词恶搞,并网上大肆流传的段子,反映了时下年轻人一种无奈的纠结心态:“如果你爱一个人,请带她去北上广,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请带她去北上广,因为那里是地狱。”
  为什么,还是天堂的城市,转眼间成了地狱?
  
  逃离还是坚守
  
  仅仅为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赞叹不已、振臂高呼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化进程并不全是一曲美妙的乐章。像人类史上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进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音。畸形的膨胀、无序的发展也会让城市得病,令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痛楚不堪。如人口急剧增加、环境恶化、资源危机等等。这些城市病,如今也在中国许多城市“蔓延”。看似光鲜亮丽的大都市,往往会因为某个小小的事件,一场雪灾、一场暴雨,甚至是连续多日的酷暑与严寒等等,在陡然间陷入瘫痪。
  “从六环路的东头跑到六环路的西头去办事,车开出去就是七八十公里。目前北京的汽车保有量在380万辆左右,道路几乎条条拥堵,办事的时间大都消耗在路上,中国的首都已被称为中国的‘首堵’。”新加坡的一位时事评论员这样感叹道。
  而在中国,这只是困扰城市人的一个方面。很多奋斗在“北上广”的年轻人发现,蜗居于狭小的群租房,每天承受着巨大的生活成本,激烈的社会竞争有增无减,就业机会相对减少,高得惊人的房价还在日益拉升。繁华的都市背后,是居不宁、食不安。成功的毕竟是极少数,沉默着的失败者还是大多数。在现实与想象的巨大落差下,原本的勃勃雄心,在感同身受的生存压力之前,日益失落、自卑和焦虑。这种现实窘困和由此带来的心理折磨,让人越来越难以忍受。“北上广”,这些曾经承载了年轻人梦想的城市,开始变得让人爱恨交加。一方面,城市越来越庞大,物质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社会压力越来越沉重。
  是继续坚守大城市,过一种身心交瘁的生活,还是回到小地方,寻找一种相对轻松的生活方式?一家著名的门户网站对此作了调查,结果有82%的人选择逃离“北上广“。
  越来越多为城市的美好贡献了青春的年轻人,最终选择无奈地退却,这个城市至少是称不上柔和和完美的。然而,逃离的人虽然日益增多,但那些不堪大城市生活压力却始终下不了决心离开的人更多。每年的毕业生们更是源源不断地涌入大城市。既然这里无法安顿自己的青春,他们为什么不决绝地离开这些大都市呢?
  一味地批评青年人一股脑要挤进大都市的心态,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一个个个体延伸为“蚁族”这样的群体,一个人的理想演变为一代人的追求时,这其中显然有着更深层次的缘由。
  
  何处是我们诗意的栖居
  
  为什么那么多人,宁愿放弃家乡熟悉的环境,无奈地蜗居于大都市?一位“蚁族”说,“我不是不愿意生活在家乡,而是被不得不‘赶’到了北京。”几乎全国最优秀的资源,都被集中到了诸如“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里。在维护这些大城市运转的时候,是集全国之力,诸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运等等。而二、三线城市里的资源和机会少的可怜。“我所困惑的是,为什么建设它的时候,举全国之力,分享它的时候,却只能是一小部分人?”
  正是因为各种资源过度向一线城市集中,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那些在小地方受制于机会稀缺的人们,才会源源不断地涌向京沪等大城市。显然,出现这种状况,责任不在那些挤进大城市的青年人,而是大城市本身。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又需要一个怎样的城市?
  莎士比亚曾对城市作出诠释,“城市即人”。要做到让生活更美好,就要让城市更美好,让城市中的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舒适惬意,这是现代城市理应具有的内涵。让生活更美好的不单是街区的漂亮、整洁,也不仅是设施的环保、便捷和高效,更重要的是它的平等、开放、尊重和包容。如何推进全民公平与机会共享,如何令小城镇和大都市协调发展,如何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中国现代化的福祉,这些都取决于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价值观。
  在较早实现城市化的国家,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城市化进程,共同的特点就是大力发展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镇。美国洛杉矶市中心只有300多万人口,而周边1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有80多个中小城市,构成“大洛杉矶”城市群。原本可连在一起的一个大城市,分散成一个个中小城市。城市繁华而不臃肿,纽约和巴黎大体上也是如此。而人口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超大型城市,则往往畸形发展,导致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贫民窟现象有增无减。
  因此,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应当是简单的“消灭乡村”,而是一种新型的、自觉的城市化,它应当采取激励机制使西部及中小城市留住人才资源,让东西部、城乡差别尽量缩小,同时以城市为据点将现代化文明及其成果辐射、分享至更广阔的地域。
  人化自然,城乡协调,和而不同,才会有诗意的栖居。相信,这才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之本义,也将是中国为21世纪的人类城市化闯出的一条新路。
其他文献
“唐车是一个百年老厂,今天确实焕发了青春。”2009年6月19日,温家宝总理考察国产时速350公里动车组生产线时,高兴地对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唐车)的员工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造就的“中国速度”,在中国北车身上得到了丰满的体现。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北车制造的首批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在京津城际铁路成功投入运营,刷新了铁路高速运营的世界纪录。2010年3月30日,中国北车唐车
期刊
能源危机越演越烈,如何使现有的能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开采和利用是世界性的课题。  在煤炭开采领域,1.5~2.0m的薄煤层,由于开采空间狭小,工人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掘进率高,现场管理复杂等诸多问题,造成该类煤层的开采技术一直停留在机械化程度低、回采工效低、安全难以保障、经济效益差的较低水平。除特殊短缺煤种外,大部分薄煤层被暂时放弃开采。  2008年,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神东)历时21
期刊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突如其来的灾情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当天,国务院国资委紧急部署中央企业投入抗震救灾。央企勇担社会责任,纷纷在第一时间参与到抗震救灾当中,为灾区民众奉献爱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众志成城”。    灾后迅速行动    震后第一时间,央企紧急投入到抢险一线,用实际行动书写拳拳“赤子之心”。  地震造成州府结古镇地区大部分民房倒塌,伤亡人员众多,电力供应
期刊
时间退回到4月5日。清明时节的王家岭,没有细雨纷纷,山坡上桃花静静地争奇斗艳。大风四起,煤灰蒙上了每个人疲惫的身躯。在井下经历了190个小时与危险的搏斗,115名被困矿工兄弟成功获救升井,成为中国援救史上的奇迹。  3月28日山西王家岭透水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指示,要全力救援,不惜代价。5000多人先后参与了这次生死接力,耗费上亿元巨资救援。挽救了115名矿工兄弟的生命,也挽救了生命
期刊
在国家税务工作系统看来,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不啻为一种“撒手锏”,在提高税收征管效率方面能收奇效: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至2008年,国家的增值税总额每年增长均在2000亿元以上,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居功至伟。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信息)凭借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技术创新项目斩获“神华杯”的金奖。该系统为国税总局唯一指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     “上
期刊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4月27日上午,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985名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成就的劳动者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在这些劳动模范中,不少来自国民经济“顶梁柱企业”——央企。而这些获得荣誉称号的央企劳模,则是“顶梁柱企业”中的 “顶梁柱”。    央企劳模正当年    他,37岁,技校毕业的普通工人,成功破解了外国专家的“技术
期刊
坐在对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下称大唐电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真才基冷静地介绍企业的发展经历和管理经验。许多大风大浪、紧要关头,经过抽象与提炼,已经转化成略显平淡的话语。这时有记者插了一句:你们走的这条创新发展之路,目前中国企业好像还没有走过。  他很快一笑:“对了。 ”  大唐电信集团的这条创新路,伴随着10余年来国内外的各种质疑与不解,各方冷落与支持,更有其自身一贯的坚持以及努力造就的、各个阶
期刊
英国伦敦1851年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展示了大英帝国鼎盛时期的奢华。在那届世博会上,英国最好的展品,就是展厅本身“水晶宫”。美国费城1876年举办的世博会,则是真正的历史性事件,它向世界展示了美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成就,对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世界政治经济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今世界比历史上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壮观。伴随中国的迅速崛起,上海世博会恰逢其时,将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新成就。其历史
期刊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简称“北京国寿”)2007年以来大力推动争先创优文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统一认识  北京国寿党委书记、总经理徐海峰是一位对企业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现代企业家。无论之前主政济南国寿,还是2006年开始履新北京国寿,他一直将争先创优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公司各项工作开展的突破口,是公
期刊
我的窗前有棵粗大的白杨树。左边的一棵也是白杨,右边的,也是。  其实,那里有一排白杨树。  我刚搬到这里来的第一个清晨,就被一阵奇怪的声音从梦中惊醒。不是惯常的警笛声,也不是常听到的汽车刹车声,是鸟的叫声。这鸟儿惊醒我之后,并未知足,还是唧唧喳喳地叫着。我躺在被窝里仔细分辨,知道那是久违了的喜鹊的叫。  这叫声对我是个奇迹!自从住进城市之后,除了看见笼子里的鸟、高不可及的天空中飞走的鸟之外,我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