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及干预对策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346048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健康危機,但在学生工作方面其重视程度并不够,为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必要研究其现状并找出相应的对策。为此,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 校园环境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209-02
  研究显示,某高职院校的大学生45%的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其中严重者超过23%,另外表现有过分嫉妒、自责、孤僻、焦虑、抑郁、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攻击性、破坏行为等。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总的说来,引发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有内、外两大方面,其中外因主要指环境因素,内因主要包括大学生的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心理危机的产生是这三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1.环境因素。首先是家庭教育环境,由于父母在生活上的细心照顾和学习上的严格要求,许多孩子根本没有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当他们进入大学后,面对生活环境的改变和人际交往的增多常常会不知所措,忧心忡忡。其次是中学教育,在我国现有的形势下,中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迎接高考,其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型,与其相适应,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具有较大的依赖性。
  2.自我认知因素。自我认知模糊与矛盾心理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存在范围最广泛、对学生择业与就业影响最大的心理问题。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面对各式各样的心理冲突,常会产生多种心态,渴望自主择业,但又怕担风险;渴望竞争,又缺乏勇气;胸怀理想,却不愿面对现实,严重缺乏抗挫性;以及相互攀比、爱慕虚荣等多种心理病态。
  3.高职学生面对自身发展的目标定位茫然困惑。在实习实训中认为自身专业知识匮乏,实践动手能力逊色,而高职院校又多实习实训的课程,这使一些不愿探究学习的高职生学习心理长期处于困惑和疲劳状态,导致心理危机自我调节功能的失调。
  二、建立健生高职院校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要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足够的人员编制;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经费纳人学校教学工作经费预算,以保障其工作的顺利开展。高职生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職院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全员参与并不是说高职院校的所有教师都要与心理辅导人员一样从事相应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而是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有意识地将心理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
  三、设置朋辈咨询方式,迎合困难学生心理生态需求
  朋辈咨询是在同辈或朋友之间进行的,基于较为接近价值观念、共同生活方式与相同生活理念的心理咨询方式。因为朋辈咨询之间基于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共同的生活方式与相同的生活理念,并且所关注的社会、人生、现实问题接近或相同,所以朋辈咨询比较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生态需求。与专业心理咨询相比,朋辈咨询方式具有接纳度高、较高说服力与影响力以及进入核心交流程度迅速等特点。朋辈咨询过程是一种民主性的自助助人过程。朋辈心理咨询员与受助者之间年龄相仿、体验相似,因此容易被受助对象接纳。朋辈心理咨询员的言语表达方式与受助者相近,因而不会对受助者产生专业压力。青少年更愿意接受同辈之间的观点和看法。因此,如果由同辈出面进行指导、说服或教育,许多问题就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同时,朋辈心理咨询员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朋辈心理咨询员与受助者是朋友或同学的关系,他们相互了解程度较高,因而较易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这既能提高咨询效果,又能减少时间与精力的耗费。
  四、加强理健康教育研究,建立符合中国高职院胶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要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发掘和继续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益东西,并结合国情和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是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二是加强与高职学生』臼理测评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制定出符合中国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心理测量系统和评价标准,目前中国高校普遍使用国外的心理测量工具和心理评价标准解释中国人心理现象的做法。三是加强信息沟通,积极开展学术研讨与交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五、实施“三层”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建立机构和收集信息的最终目的是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及时地进行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是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施加策略性的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的变化。心理危机的早期干预主要由三级中心和二级中心共同完成。三级中心的班级心理联络员有义务向同学宣讲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朋辈咨询,提高同学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对心理危机的应对能力。二级中心要通过开课、讲座、办报、宣传橱窗、征文、知识竞赛、发放宣传手册等各种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把学生的心理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在对心理危机进行早期干预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大学新生和毕业生,加强新生适应教育和毕业生就业指导。
  六、结语
  当困难学生内心面临困境时,当学生存在心理危机时,需要帮助恢复自信,克服心理缺陷,实施心理危机干预,解除危机,从而确保学生的身心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琦.高职院校心理弱势学生群体危机干预的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3):77-78.
  [2]焦波.浅议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干预策略[J].陕西职业技术教育,2016(1):46-48.
  [3]单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对策研究[J].教育,2016(10):00131.
  [4]李光然.浅谈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J].中国科技投资,2012(36):13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育已不单单指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在一起,在两者的通力合作之下,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而且为现代化社会主义的建设奠定人才基础,推动社会的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的教育还对这一方面不够重视,导致诸多问题的存在,因此,本文就主要从家校共育常见的问题出发,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进行探讨和研究。
农村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由于经济条件不能满足农村儿童一同前往工作地,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这种现象使得家庭教育出现缺失,从而学校教育的地位更为突
The mosaic structure of landscape of the central area of Shanghai Metropolis is studied by quantitative methods of landscape ecology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RS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校园暴力对于学生的安全健康、社会的治安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相关部门已经采取相应措施来防范与杜绝校园暴
By establishing the interpreting elements, and applying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the sandy desertification was interpreted and the desertified land areas of t
【摘要】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现代教育的特征是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新的小学课程改革教材正是这样一套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如何引导小学生开展主动参与式学习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
How land-cover has been changed by human use over the last 300 years is one of the five overarching questions guiding the Land-use/Cover Change (LUCC) Science/R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the Global TransPark (GTP). It is a critical time to develop air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in the New Economy. The paper also presents a b
For the Pinang River, originating in the western highlands of Penang Island, the nature, sources and extent of pollution were studied. The river water samples c
【摘要】随着新课改全面实施,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小学作文教学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创新型思维教学不仅是当前我国教育的重点目标,更是使教育实际意义得以充分实现的重要标准。小学作文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必须强化小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体系建设。为此,本文对我国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路径进行论述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