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

来源 :新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循环压力受肺血流、肺血管张力、肺血管容积和肺静脉压力的控制。肺血管收缩或肺血管床损伤引起了肺血管床的堵塞或破坏,肺血管床可灌注的容积严重减少时,则肺动脉高压出现。当可灌注的肺血管床容积减少至50%时,肺动脉压可升至4.0~4.7千帕和钙离子拮抗剂的使用即为通过本途径起作用的。对于平滑肌细胞内其他信号传递系统的研究也均在进行中。在慢性肺动脉高压时,肺小动脉平滑肌增生肥大形成中层肥厚,原来不存在平滑肌的细动脉有平滑肌出现是人所共知的肺动脉高压的典型标志。同时平滑肌细胞表型的转变也有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平滑肌细胞在肺动脉高压时由收缩表型(细胞内主要充满肌纤维,其功能主要是收缩)为主变为有更多的分泌表型出现。分泌表型的平滑肌细胞内肌纤维减少而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增多,其合成及分泌功能增强。分泌表型的细胞合成及分泌的弹性蛋白与胶原蛋白明显增多。因此,慢性肺动脉高压时的动脉壁肥厚,除细胞外还有细胞外结缔组织蛋白含量的增加,特别是胶原蛋白的增加使管壁变硬阻力加大是慢性肺动脉高压的一个重要病理生理变化。已有实验证明,用抑制胶原生成的药物可减低缺氧引起的慢性肺动脉压升高的程度。此外,平滑肌也通过产生影响其他细胞的因子影响血管壁其他细胞的代谢而影响肺动脉高压。其生成的致弹性蛋白生成因子,能促使外膜成纤维细胞生成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并能促使内皮细胞生成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肺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的变化肺动脉高压时内皮细胞释放因子引起成纤维细胞增生已有实验证实。当内皮细胞分别在5.3千帕(40毫米汞柱)和1.3千帕(10毫米汞柱)压力下生长时,5.3千帕压力下生长的内皮细胞培养液中有一种因子可使成纤维细胞增殖为1.3千帕者的9倍,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其在平滑肌细胞产生的致弹性蛋白生成因子的影响下,产生的结缔组织蛋白增多均可使肺血管阻力增加。此外,肺动脉高压时成纤维细胞还通过向内皮下移行并转化为平滑肌细胞而起作用。吸入10%低氧气体24小时,可见成纤维细胞移至内皮下,并可见其细胞内出现肌纤维并逐渐转化为平滑肌细胞。由于肺血管壁中各种细胞在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中有重要作用,因此,找出导致上述变化因子,自基因水平加以抑制,可为解决病理性肺动脉高压问题开辟一个新途径。
其他文献
关于语文学科,叶圣陶曾说过:“……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忽视于听说,不注重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听、说、读、写之间关
教师带着信心和希望,满脸笑容地走进教室,开始很平常的一节数学课。教师声情并茂地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用字母表示数,学生个个都听得认认真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
目的回顾9 例误诊病例,探讨骨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9 例误诊病例,应用HE和免疫组化方法总结其特点.结果 9 例中8 例误诊为GCT的肿瘤及瘤样病变分别为孤立性骨囊肿3 例
为了引导党员在企业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促使全体党员主动结合工作实际,团结和带动全体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目标顺利实现.
目的评价用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探讨其适应证,分析效果不佳的原因.方法 C臂电视X光机监视下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通过门诊复查、信件等随访
体育课教学在“队列练习”和“关注每一个学生”等方面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在队列教学中把握好原则,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落实队列训练;重视弱势学生的体育教育,从改善师生关系、
新学期带一年级,开学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尽管班里大部分孩子的名字我都能很快叫出来,但有两个孩子的名字我总是弄混,其实这两个孩子长得一点也不像,名字也没有相似的地方,可
在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主任郝爱兵作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工作报告。他表示,目前已经初步掌握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特点和基本现状,支撑了
目的总结Gamma钉治疗70 岁以上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40 例70 岁以上患者粗隆间骨折均采用Gamma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经9~20个月随访,平均12.5个月,除2 例死亡外,其
从教学设计目标确定、语义与语言结构的结合等几个方面阐述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意旨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From the teaching design goal to determ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