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派大师伦佐·皮亚诺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rr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是命运,也许是理想,他对靠建筑牟利兴趣不大,他的兴趣所在,是自己创造建筑的形体,赋予它美,赋予它诗意。
  每一件,都是精品。
  正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渐渐件件——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作品展”,一个项目的建筑模型和图纸组成一个方阵,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看护,有的,甚至吊在了空中,让你仰头仰望,这位来自意大利的建筑大师的奇思妙想。
  渐渐渐渐,你看到的,是1988年普利茨克建筑奖得主伦佐·皮亚诺的建筑人生。
  蓬皮杜中心:
  皮亚诺大闹巴黎城
  伦佐·皮亚诺的名字你如果觉得陌生,那么他有一件作品你肯定有所耳闻,那就是蓬皮杜艺术中心。
  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对不对?你大概也听闻过,当它刚刚落成之时,那些裸露在外的金属管道惊世骇俗,在优雅的巴黎街头是如此触目惊心,立即成为当时巴黎市民攻击的对象。是新锐时尚还是建筑丑八怪?巴黎媒体为此争论不休。稀奇古怪的体验让第一次接触这个怪物的观众们感到害怕,他们认为这是对美丽的巴黎的亵渎,因而强烈要求拆除它!令人感到迷惑的是,人们容易冲动,也容易顺从。很快,他们就对蓬皮杜艺术中心裸露的器官没有什么意见了,相反,他们甚至害怕失去它——新巴黎的象征。和埃菲尔铁塔以及贝聿铭的卢浮宫金字塔引发的轩然大波一样,蓬皮杜艺术中心最终也因这场口水战而暴得大名,成功晋级为20世纪最著名的现代建筑之一。
  它的设计师,在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青年人伦佐·皮亚诺和他的英国搭档查德·罗格斯,也因此项目一炮而红,迅速成为建筑世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渐渐件件——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作品展”开幕式上,亲临现场的伦佐·皮亚诺在演讲中一开场就提到了自己的成名作蓬皮杜,他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前身是电厂,这让我感到很亲切,当我们于1970年代来到废弃的蓬皮杜时,那里原来也是一座电厂,里面什么也没有,在当时我们有一个清晰的想法就是说文化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的,我们要把文化展现给每个人。”
  皮亚诺的建筑设计就体现了一种可以享受的文化,如果你以为皮亚诺只会标新立异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毕生追求的,不是浮夸,而是无限接近于诗的精准和自由。
  向前涌动的波浪
  1937年9月14日出生的伦佐·皮亚诺今年已经78岁了,看上去还是那么充满活力。注定了,他一辈子与建筑结缘。他那个意大利热那亚的建筑商家庭,他的祖父、父亲、四位叔伯父和一个兄弟都是建筑商。从小,他就在建筑工地上长大,眼看着房子就这么一幢幢地建了起来,在这行业中的耳濡目染让他对建筑师这个行当有了人生最初的憧憬。
  有一次,他到父亲那去,父亲问他:“你为什么想当建筑师?你可以当建筑商啊,建筑商就像个小上帝似的,当建筑师干吗?”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父亲。也许是命运,也许是理想,他对靠建筑牟利兴趣不大,他的兴趣所在,是自己创造建筑的形体,赋予它美,赋予它诗意。
  
  1960年,皮亚诺进入米兰科技大学建筑系求学,在传统与反传统的漩涡里,在历史与无限的未来之间,他敏锐地感觉到,一个属于他们年轻人的变革的时代,正在悄然到来。四年后,他毕业了,先在现代主义四大师之一的路易斯·康设计事务所里工作,随后,他建立了自己的事务所,开始自己的建筑大师生涯。
  
  在热那亚旁蒂·内乌的台地上,坐落着一座拥有蝴蝶翅膀的小屋,半岩石半船形建筑,那就他的工作室。这座建筑背山面海,光线充足,依山势而上,整体由大面积玻璃构成,阳光由天顶和两侧照射进来,好像一座大大的温室。就是在这,皮亚诺开始了一系列建筑实验,设计的对象,包括美术馆、图书馆、教堂、机场航站楼、写字楼等等。
  
  可以说,皮亚诺是个幸运儿,蓬皮杜中心完全不考虑巴黎的文脉,根本没想过要融入巴黎的文化氛围,一开始也确实遭遇无数板砖,但等到云开见月明之后,皮亚诺的好日子就来了。
  1980年代末,他来到日本大阪一个人工岛上,开始设计大阪关西国际机场。1969年,他人生的第一个建筑项目就是日本大阪的工业亭,十多年后,伦佐·皮亚诺卷土重来,此时的他,挟蓬皮杜中心大火之余威,风光无限,接活可就不是工业亭这种小项目了。
  关西地区大约有2000万人口,是日本第二大人口地区。原有机场受限于都市空间,无法进一步扩建。经过研究,日本方面发现,比较可行的方案是在远离都市区,在大阪港内填埋建成一个人工岛,以作为新机场用地。皮亚诺第一次参观基地时,他必须乘船从大阪港前往。当然了,新辟一块土地,可比螺蛳壳中做道场有发挥的空间。
  新关西机场1994年投入使用,整座机场酷似一个绿色的峡谷,一侧为陆地,一侧为海洋,机场是由玻璃和钢结构制成的豪华建筑物。旅客航站楼沿着岛的一边伸展,它是一类新奇的航站楼,在同一中心部位有各种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的设备处于不同的楼层,并且所有的飞机都沿着朝两侧伸展的登机翼楼停靠。登机翼楼长度极大,可能是已有的建筑物中最长的,并且其完整的内部空间,有1700米长,的确算得上是世界上最长的“房间”。然而这个宏大的空间,它的远景巧妙地变细,一系列令人吃惊的空间,一个接一个地在顶棚下不断向前,就像是向前涌动的波浪。
  严谨而抒情,精准而写意
  高技派的旗帜在太平洋的海风中猎猎飞扬。
  自古以来,建筑史的发展,总要符合一定的规律,当社会发现巨大变革之际,往往伴随对建筑的新需求,于是促使人们不断地探索,最终找到满足新需求的技术手段。比如说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等等,解决了问题,适应社会的需求。伴随每一次的建筑革命,新工艺的创新和完善,人类追求新建筑的自由性上,就会向前迈进一大步。
其他文献
对行贿者的宽宥没能换来行贿犯罪的减少,相反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反腐逐渐步入白热化,伴随着数目可观的“老虎”、“苍蝇”官员纷纷落马,上至中央,下到普通百姓,都开始将视线和注意力转移到思考如何巩固反腐的成效上来。  不论是众多官员落马背后牵涉的庞大的行贿者队伍,还是中央纪委在向党的十八大的工作报告中指出的“要完善并严格执行惩处行贿行为的相关规定”,或者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
在“猎狐”行动、“天网”行动之后,中纪委又打出一记海外追逃的大招——利用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4月22日,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针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员红色通缉令。  红色通缉令针对的都是犯有严重罪行的逃犯,并且内含要求有关国家发现被通缉人员以后,立即采取临时羁押措施、以便引渡的意义,相当于一个国家向其他国际刑警组织成员国为引渡目的
说到艺术品,说到艺术展览,以往大众媒体习惯于凸显它的审美价值。但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四大金刚”(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王广义)闻名海内外,作品在拍卖市场屡创新高;随着中国收藏家明星马未都、刘益谦等在国际拍卖市场一掷千金,其他行业的大佬如王健林、王中军等也跟着追逐这场数字游戏,谁还能说艺术品仅仅关于艺术审美呢?是的,收藏、交易、投资,这些功能赋予了艺术品新的价值。   那么问题来了,普通中产阶层能
好像家长花钱给自己报了个班,教育就算买下来了。这样的孩子出国留学,最后成什么样子也可想而知。   最近,中国首富王健林的儿子王思聪频频引起网络的小兴奋。我人在海外不明就里,就上网先查谁是王健林,再搞明白王思聪是怎么回事。这么网游,当然不可能对两人有什么深入了解。不过,浅层次的信息也足以拍案惊奇了。据说王思聪的身份是普思投资董事长,万达集团董事。普思投资是个PE基金,是王健林给儿子练手用的。王健林
2014年4 月25 日, 尼泊尔发生8.1 级地震。    这是本世纪发生在陆地上的、第五次8 级以上的大地震。加德满都古迹瞬间夷为平地,死亡人数也在不断攀升。在社会各界强力支援受灾地区的时候,尼泊尔地震早已预测到的说法又开始流传。地震是否真的可以预测?    早有预料 今年2 月25 日,国际顶级科学期刊《科学》撰文称,此前认为在西藏地区1505 年的地震将压力释放,减少了喜马拉雅山中心地震带
个性的种子一旦精确投放,科创的春天必将波澜壮阔!  编者按:今年上海市委一号调研课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正迅速推进,处于调研转化为实施文件的关键阶段。4月15日,徐汇区政协与上海社科院联合举办的“上海中心城区科创战略突破口选择”座谈会上,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朱志远、徐汇区政协主席韦源等畅所欲言,精彩纷呈。本刊摘发中国科学院院士、
如果从医院经济效益的角度看来,罕见病是高投入,几乎没有产出;诊治一个罕见病患者所耗费的医疗资源和时间是一般患者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2014年8月,那场在网络上火爆热传、在现实中频频接力的“冰桶挑战”相信让许多人至今印象深刻。遍布世界的各路名人大咖牵头、普通公众的踊跃参与,让“渐冻人”(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一罕见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让“罕见病”这个一度较为“罕见”的话题开始进入公众视
很多病人在外貌、语言等方面出现异常,容易在接受教育、就业、婚恋等方面遭受歧视。  2015年2月28日是第八个“国际罕见病日”。一早,家住上海浦东的戈谢病患者、9岁的小琴(化名)迎来了一批看望她的大人。到访的是上海市罕见病防治基金会、上海市红十字会、上海市儿童健康基金会的领导们。  不常与外界接触的小琴表现得有些羞怯,但是当收到为她准备的一整套绘画工具时,她显得异常高兴,拿出画板和画笔立即把玩了起
优秀的生源才是一所好大学质量的保障。不少人认为,农村生计划就是降低农村生的入学门槛。也有人质疑,这样对其他学生是否也会是一种不公平。  高考在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那些寒窗苦读的农村学子来说,高考中的1分之差往往就意味“命运的转折”。  “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这样的梦想看似宏大,其实也能很具体——它就在每所学校每年的招生录取中。    近日,名校牵
中国海军开展远海训练已司空见惯,特别是亚丁湾护航编队快速撤侨,这一实战举动使得中国海军声名大振。而空军首次赴西太远海训练,又意味着什么呢?    “中国空军首次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最近,中国空军发言人申进科上校平淡的一句话,透露了一个并不平淡的信息。“3月30日,中国空军飞机经巴士海峡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并当天返航。”就在空军远海训练当天,中国国防部网站头条位置第一时间披露此消息。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