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反思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思”的理论界定应该是:人类基于探究外部物质世界活动的经验来追寻事物本质和意义的内心活动。反思的过程不仅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内“醒”的过程,反思就是自我唤醒自我。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
  1.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使教师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促进其逐步成长并学会教学。
  2.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一个经常写教学反思的老师会发现许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问题的趋势下会能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使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3.通过教学反思,能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通过写反思,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把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
   4.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反思不单是指向个人的,它也可以指向团体。
  二、教学反思的作用
  1.教学反思能增强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教学反思能使教师自觉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道德感、责任感和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这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倡导反思,是增强教师道德和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2.教学反思能让教师学会教学,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教学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即要求老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
  3.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有了自觉的认识,对教学活动中自我评价的能力不断提高,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也能相应提高,从而加强教师的监控能力,自如地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如何写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过后便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5.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收获。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泰市第一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内容更加具有丰富的情感要素,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词汇表达能力等.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序列化的训练方式可扩充学生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