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有效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as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中主要的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主要过程。研究性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以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实现教育教学的提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应用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是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主要过程,是重视学生手脑结合、积极探索和相互交流的学习的研究性过程。研究性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能实现新的教学学习方式的提升,更可以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实现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现将在新的教学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有效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实施策略的几点感悟总结如下,为提升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做出有效参考。
  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研究性学习
  求知欲是提升人们思考动力的关键,只有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强化其探索精神,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才可以实现问题的结果研究。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通过一个问题的研究展开教学,组织学生参与进来,进一步实现问题的解决。高中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新的定理和公式的时候,面对的就是一个个新问题,需要通过一定的研究才能得以解决。而实际上,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很多知识点都是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所形成的,包括三角函数、正弦和余弦的推导过程,还有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等都属于研究性的学习内容。
  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激趣法、激疑法、设置悬念发和讨论法等多种方法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实现思维活跃度的提升。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可以依照课题内容构建问题情境,通过一个定理或公式为基础,设计出固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其独自发现一些知识规律,感受学习的乐趣。要依据数学教学规律,通过灵活有效、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研究性教学在高中有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在数学问题中融入研究性学习
  高中数学教学想要展开研究性学习,就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些问题的引入,强化研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推进。高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要构建“问题中心”,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引入到课堂内展开研究,通过课堂将问题展示出来,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学生只有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才能在浓厚的求知欲望的支撑下接受数学知识。通过数学教学研究我们可以得知,很多数学教学都是通过一些问题引出研究性学习过程,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效果显著的策略主要有两点。
  第一,要在高中数学应用题中融入研究性学习
  新课改环境下对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视,所以高中数学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解决实际能力的水平的培养,这也是研究性学习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比如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包括数列知识的教授引导学生独立解决房屋分期贷款的计算问题,可以通过函数求最值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取解决现实生活中最佳方案的问题,以此带动学生研究一些现实生活问题,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
  第二,要在高中数学开放题中融入研究性学习
  开放性习题是最能够提高学生创新和创造意识的一项教学内容。开放题性习题一方面能展现研究性思维方法应用,另一方面也能够全方面的展示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自创和创新开放性习题,带领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进一步实现知识的应用。。
  三、通过社会实践渗透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在实施的过程中,社会实践是比较重要的一种途径。研究性学习重视理论和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尤其重视环境、科技和现代生活等几项问题的结合。学生通过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和了解,能够通过对知识的吸收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新的研究性学习要在实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想要引导高中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就要从强化其实践能力入手。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能力的锻炼得以实现,包括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参与社会实践等多项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展开一些社会调查强化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比如,可以带领学生了解调查“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这一专题,让其根据实际情况构建数学模型,通过数据的分析整理,实现实际能力的掌握。
  四、教师要掌握适当的研究性学习的度
  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的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重视自身的指导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将学生设定成学习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通过适当的指导方式进行教学引导。教师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除了要创新教学模式之外,还要对学生展开适当的“度”进行教学管理。研究性学习是通过教师的指导,选择适当的专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研究,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实现知识的应用,最终通过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过程。不同的问题类型需要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解决,也就是说,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明白更多的研究模式,通过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并且要让学生明确这些课题所对应的的问题需要什么样的解决方法。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问题的研究,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和推进者,在整个教学交流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站在平等的角度共同研究某一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和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积极做好教学组织协调工作,为学生的学习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带领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构建学习信心。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展开教学,除了能够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锻炼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还能结合现代化的学习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进一步提升数学观念和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打造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林婷;;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中学数学研究;2010年08期
  [2]马磊;段兆兵;;“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特点、问题与出路[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何晓玲;;对研究性学习的思考[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3期
其他文献
到目前为止,我带的两个选修班已结束了必修2的学习,正在进行必修3的教学。已经进行了一个半学期的高中新课改实践,对于备课有几点做法,拿来与各位同行们交流一下。  (一)在把握旧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研究新教材。  在座的各位很多都是有多年高中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高中的生物知识体系的把握已经相当到位,这是我很羡慕的地方。当然也有一些和我一样是从初中教学半路出家的,或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我们才刚刚步入高中的
期刊
【摘要】“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设”、“既定”的概念,《辞海》中的解释是“自然形成”。这一概念与“教学”相连,构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在课堂中不是机械的按原计划确定的一种教学思路,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的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思路,促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有高超的课堂引领技巧,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益。在实践中,我主要运用了捕捉生成
【摘要】灌输式的教学策略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本文从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加强与传统教学媒体的联系现;倡导可视化的物理课堂三个方面探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育技术物理  实践证明:传统“灌输式”单一物理教学策略,容易让中职生对黑板上的物理现象感觉抽象乏味,无法实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他们对新鲜事情都有很强好奇心,他们渴望探求未知。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及时
【摘要】《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充分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了解生物发展史,关注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创造性探究性能力培养  为了尽快适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委实施的新教材、新标准的需要,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在兵团教委统一安排下,全兵团生物教师于10年7月在石河子大学生命学院多功能学术厅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新教材教
【摘要】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科学素养合作探究教学相长观念转化创新团队精神  新课标背景下的化学教育首先要确立“以科学素养为本”的教育目标,改变以知识技能为取
化学在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化学无处不在。学习化学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如何更好地学习化学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改变偏面认识  有的人以为化学只需要背背就能学好;有的人以为化学专门和有毒的物质打交道而退避三舍;有的人以为化学背的东西太多而厌恶……凡此种种,都是对化学学科本身及化学学习的误解。其实,我们人类的生活、科技、生产都与化学密切相关,我们只有学好化学
期刊
【摘要】所谓探究教学,就是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其宗旨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开展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新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本文将从什么是科学探究教学、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目标、科学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以及实施过程等方面作阐述。  【关键词】探究教学教学方法探析  一、问题的提出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都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和科学素质,在物理教学中应该重视“物理思维方法”的培养,物理思维方法有理想化、类比、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等。良好的思维方法源于科学的态度,善于观察,尊重事实构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关键词】物理思维方法培养科学态度素养课程改革  在课程标准改革和物理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认识到用心地不断探索物理教学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