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歌词“尾”的艺术

来源 :当代音乐(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ahnig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语说“万事开头难”,确有道理,竭力使词作开句就引人入胜,有看头,有新意实属不易,其实词尾做到恰到好处,别具一格,靓妆四射,给人联想与启示,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也是不容易的,因为结尾如何,直接关系到词作的“生命”,可以说一首词作的优劣很大程度在于结尾的升华所创造出的个性风采。结尾可以像朝霞,给人灿烂之希望;可以像蓝天,给人无尽之想象;可以像夕阳,给人绚丽之美感;可以像星空,给人甜美之梦乡;可以像江河,给人奔腾之力量;可以像山峰,给人挺拔的雄姿;可以余音缠绕,给人意味之深长;可以戛然而止,给人力托之千斤;可以风雅洋溢,给人兴奋之跳跃;可以小河潺潺,给人久远之悠长;可以柔情细语,给人脉脉之相连……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但无论什么样的“尾声”,都必须做到鲜明生动,干净利落,意境深邃,升华独到,有张有弛,易懂通畅,新奇不凡,读之有感动、有撞击、有情味,这应当算是衡量词作质量的重要标志吧。
  词作结尾的处理是多样化、趣味化、时尚化、大众化、文学化、音乐化的一门综合艺术。可惜我们一些词友结尾的处理枯燥、平庸、空洞、乏力,常犯一般化、雷同化、概念化、模仿化的毛病,独少个性化的独有风韵。在此指出,模拟他人的成功之作,看似省力,反而输给了经验,因为重复别人的路是无出息的表现,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嘛。
  为研究方便查阅学习,以利提高鉴赏,仅从近年的《词刊》里选取了以下的例证,加以评说。那么结尾的艺术形式有哪些呢?经过调研,常用的大致有如下种类。
  1.感慨式的。对山水、对事件、对人物发出心中的由衷之感、之叹、之牵、之情、之思、之赞,这种感慨必须符合大众的意志,生活的常态,是民心所向往、所追求,所崇敬的,不是个人独有的喜好,要合乎人民共同的愿望,发出人们想喊而没有喊出的心声。请看《多喊几声妈》(李希望词,《词刊》2011年3期),这是一首常见的歌颂母亲的颂歌,歌中抛弃了词人经常使用的字眼,用新奇的细节点燃对母亲之情:“你说攥紧儿女的手天就不会塌”,“儿还没为你端过几回饭/没捧上几回菜/风霜就漂白了你那满头的秀发”,这些动人的铺垫之后,结尾两句发出了深深的真挚感慨:啊/妈妈/趁着你还能听到儿的话/就让多喊你几声妈。至此把母爱的词意推向高潮,读罢这样动人的词语,谁不感慨万千,谁不满含热泪,感慨到这份,读者无话可讲,只有在心中深深向母亲鞠躬,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2.说明式的。用肯定语气,将主题思想再度渲染,再度重申,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牢记不忘,记忆犹新,通常反复使用一个“是”字。如《民族的记忆》(张玫同词,《词刊》2011年4期),此歌大声豪迈,纵览祖国的山河岁月,用“国旗、军号、红歌、纪念碑”过渡,结尾句是:啊/有一种永远叫民族的记忆/那是母亲歌唱中骄傲的美丽/有一种永远叫民族的记忆/那是滚滚的黄河奔流不息。两个“那是”告诉你什么叫“民族的记忆”,这种形象的说明法,单刀直入,不加遮掩,坦诚明了,尽在大写的抒情色盘中,的确高人一筹。
  3.崇敬式的。对历史的追思,对英雄的赞美,通常用崇敬之歌来表达亿万人民的肺腑之音,如《纪念碑》(夏雄词,《词刊》2011年1期),通过对“纪念碑”的追忆赞颂,“豪情相伴广场的国旗飘/理想已随蓝天的鸽群飞”,进而迸射出尾句:拢揽革命风云/闪耀民族光辉/敬礼/共和国的先烈/敬礼/人民英雄纪念碑。发出了人民对英雄的呼唤、思念,敬仰之情,让人肃然起敬,激情澎湃,深沉有力,朴实自然。
  4.悠扬式的。尾词以飘逸摇荡,意境悠远,以潺潺流水的唱颂见长,表现对大自然的风光、对家乡美的恋情,对一草一木的倾诉,是另一种尾的词风。如《吻柳》(华友国词,《词刊》2011年1期),此词属景观词类,重点描绘西湖天堂之柳的动态美感,颇具诗情画意,结尾归在:捧一汪杨柳泉洗亮蓝天的白云/深情的美人鱼又为伊人沏好龙井/迎春的花蝴蝶携花吻柳陇上舞/唱一支杨柳调新翻唐风宋韵。多美的一幅山水画,多好的一首抒情诗,尤其使用了“吻”与“翻”两个动词作为“词眼”,一下子激活了全篇,悠扬之情尽在其中,不能不称妙也。
  5.设问式的。用疑问的口吻,让人们去回想,亲切自如,平易近人,颇能引发共鸣。如((花开的声音》(邓丹心词,《词刊》2010年6期)。题目本身就带有悬念,花开有声音吗?什么声?新奇鲜见。结尾句:谁能听到花开的声音/谁能听懂春天的心动。真乃荡气回肠,引人遐想,不失为佳句妙语。
  6.余音式的。结尾像颤音一样,波纹延续,像袅袅炊烟,弥散天际,留下想象的空间。笔者写的《走在八廓街》(《词刊》2010年4期),就力求这样,八廓街在哪儿?有何独色?读者读来便知,结尾:呀拉索/走在八廓街/虔诚在这里聚焦/朝拜在这里召唤/生死轮回都在经筒里摇啊摇。二段结尾:呀拉索/走在八廓街/吉祥在蓝天里闪耀/友谊在星光下拥抱/你的故事都在经筒里飘呀飘。用带有音乐节奏感的“摇啊摇…飘啊飘”结束全篇,在余音中展开联想,就形成了有所不同的词味。
  7.抒情式的。用真情、真意、真心去抒情,用逼真、鲜明、生动的形象去抒情,才能达到情理合一的艺术效果。请看《暮秋的草原》(如歌词《词刊》,2010年1期),暮秋之草原有何不同?有何向往?有何唱颂?作者用AABB结构,AA叙事过后,转到B段结尾:啊/暮秋的草原/我儿时的家园/泛黄的画布上写满了不朽的诗篇。啊/暮秋的草原/我心中的草原/亘古长调绽放出壮美的春天。将草原暮秋之情抒到“诗篇”,抒到“春天”,升华的豪爽,辽阔,有地域民族独有的特点,也为成功之作。
  8.重叠式的。这里指的不是段与段的重叠句,而是结尾处句的重叠与字的重叠,目的是强化其力度与感召力,有冲击波的艺术效果。这种结尾也有多样,仅举一例。如(《桃花姑娘》(罗平词,《词刊》2010年12期)开篇点题即写出了:住在桃花山/喝的桃花泉/走的桃花道/梦的桃花源。二段承接为:长的桃花脸/穿的桃花衫/撑的桃花伞/舞的桃花扇。寥寥几句把桃花姑娘的生活状态与神情风采写活了,且有歌韵感,尤其尾部不仅二段用了同样一句话,还连用了3个“桃花”词组:你是桃花源里桃花姑娘桃花仙。美感呼之跳出,出人意料的笔锋,尽在情理之中,首尾相接,锁定全篇,极具品位,妙语激情。   9.展示式的。结尾将歌颂的对象再度升华,寄以希望的展示,对事物发展的前途从高远处预测,可起到放大放宽的透视效应。如《老年轮滑队》(郭荣安词,《词刊》2010年12期),该题选材新颖,因老年词作本身就稀罕,笔者用凝炼动感的语言赞美之后,锋转回廊,再向上推,尾为:老翁敢与孩童比高低/体健如小伙一样美/老帅哥呀美老年/鹤发唤朝晖。一个“鹤发唤朝晖”把词的意境写到了高潮,寓意深刻,朴实妙哉。
  10.对比式的。用比较的方法,巧以构思,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不同境界,如《你是我的丽江我是你的谁》(付广慧词,《词刊》2010年12期)。写丽江的词不算少,但作者别出心裁,用对比句处理全词的则较为少见,自有新奇的亮点之处,词中“剪一行古乐/酿杯甜酒”与“裁一缕心事,喝成歌谣”极有诗意,那么结尾如何“更上一层楼”呢?笔者用“珍藏圣洁的雪花/永远不化成泪/让你的明天还拥有今日的纯粹”。让“雪花不化成泪”多浓多深的情怀,让“明天还拥有今天的纯粹”多大多厚的寄托,这个“明天今天”的比较运用彰显出另一种高雅不俗的可贵风采,值得学习。
  11.浪漫式的。富有时尚的激情,充满幻想是词人应具备的素质,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手法。浪漫式结尾也是最常见的一种,问题是如何浪漫出特有的艺术色彩。请看(《姑苏之恋》(莫文强词,《词刊》2010年2期),“姑苏之恋…恋”什么,怎么“恋”,像灯谜,这么大的主题,易写空不易写绝,但作者紧紧抓住特有的形象“廊桥”、“花墙”、“评弹”、“花伞”、“青石板”等精心描绘出心中之“恋”,结束更是登峰造极,闪烁其彩:江南的春风/用浓情的色彩/把你的故事/织成双面绣。将“双面绣”作为最重最浓的一笔“拨墨一挥”,淋漓尽致,情美、画美、意境美。
  12.递进式的。层层递进步步高,有如登山达顶,极目远眺,无限风光在险峰。递进法往往用最短的句式,句句在点上,字字在韵上,有独特酣畅之滋味。请看《桂花开了》(王俊词,(《词刊》2010年2期),全词仅8句,每句都在“遥条”韵辙上,尾句为“心儿醉了/脸儿红了/桂花开了/生活香了/美了。语句简炼到了极点,浓缩递进的是情的流露,美的流光。
  13.问候式的。用亲切的家常话作结尾语。看似平淡无奇,却纯朴实在,耐人寻味,如春风拂面,温暖心间,如春雨滴滴,泛起新绿。请看《故乡,你系着多少儿女情长》(柏屿词,《词刊》2011年1期),问句为题,讲故乡美,道故乡情,结尾:啊/故乡/我亲爱的故乡/你系着多少儿女情长/我梦中的那位姑娘/是否还依然站在村口眺望。正因为作者把美的山水故乡与美的人情向往都注入在情怀的问候中,才产生了思念情感的流淌。足见作者在生活的积累上和提炼上下了功夫。
  14.结论式的。用事实告诉人们最终的结果,或最终的结局,需要有明智而准确的判断、推理,做出切合实际而又旗帜鲜明的结论,以引起大众的共鸣与情感的共识。如《总觉得你亲》(吴广川词,《词刊》2011年2期),这是一首十分平实直白的歌词,似乎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其结尾为:哦/总觉得和你亲/总觉得和你亲/你是春雨滋润着大地/你是太阳温暖着民心/跟着你走就是希望/就是胜利/和谐的日子越过越温馨。这就是事实,这就是真理,任何人都不会否认,这结论简单真诚,深入浅出,蕴藏着“总觉得你亲”的深刻含意。只不过词句旧了一些。
  15.呼唤式的。此法是用发出人们心中的呼唤、向往、追求的手法,借以引起人们的感情迸射,属豪迈奔放型。如《我的母亲河》(黄明山词,《词刊》2011年3期)。写母亲的作品太多了,不足为奇,但这首词构思巧妙,独有风情,结尾句:哪怕我是你的一朵浪花/也要装点你的美丽/你的清澈。哪怕我是你的一个音符/也要烘托你的永恒/你的热烈。用“一朵浪花”“一个音符”,小中见大,写出了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呼唤,比喻虽不算新颖但呼唤真挚,意境深远,不失豪迈。
  用这么多笔墨谈结尾的方式,想告诉词友们,词尾的艺术表现形式千姿百态,举不胜举,只是这些比较常用罢了。当然风格上也不尽相同,像个五颜六色的万花筒:有的豪放大气、有的绮丽多姿,有的婉转含蓄、有的朴实直白,有的高雅绢秀、有的雄奇挥洒,有的情意绵绵、有的诙谐风趣,有的高昂壮美等。至于如何写好词之尾,则要根据选材的内容,切入的角度,产生的效果,演唱的对象等综合构思,力求做到政治与艺术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真实与升华的统一,形象与细节的统一,力度与深度的统一,单纯与重复的统一。
  总之,“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这个“口”一定要收得新、美、巧、绝。否则读到最后岂不使人失望、泄气、遗憾、惋惜,大煞了风景吗?
  词友切记:“好题文一半”,“好尾似盛宴”。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广州市嗜肺军团菌的基因特征,对来自不同水域环境的嗜肺军团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方法】选择嗜肺军团菌的7个基因flaA、asd、mip、pilE、mompS、proA和neuA作
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的研究,自1980年代以来,呈现出三种理论表象:其一,在价值论立场上,表现为从被"民族化"到倡导"中国特色"的演进过程。以理论的实践程度而言,这两种提法作为
阐明氢气对合金钢品质的影响及其宏观表现、氢含量与钢材范性形变的关系、热处理脱氢的理论依据和热处理脱氢工艺的基本模型;展望热处理脱氢对促进M42顶级高速工具钢窄带材在
用呋喃树脂石英砂工艺生产牵引电机换向器套筒出现变形、裂纹等铸造缺陷,是由石英砂相变膨胀引起,后用高铬刚玉砂代替石英砂得到解决.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在欧美史学界推出后,即成为一首以英文叙事讲唱给欧美读者倾听东方历史故事的通俗性叙事歌曲。其汉语读本在中国出版后也呈现出惊人相似的现象,即通俗
电机机身铸件(材质为HT150,零件结构见图1)2003年废品率达14.8%,表面严重缺陷导致报废的机身类废品率就达10.7%,占机身铸件废品率的72%.
<正>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初中已经成为每个人的必经阶段,相应地,初中学校管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解决问题,下面我就以初中学校管理中所存在的
读图时代下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为大学语文全息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前提。而在构建全息式教学模式时,必须时刻把握大学语文的文学性、人文性、美学性特质,从读图助读文、外象
<正>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倡"润泽的教室"。他指出,"润泽"这个词表示的是润湿程度,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实质上,"润泽"也
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在难治性IgA 肾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2 例难治性IgA 肾病患者给予患者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43 例难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