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域文化与公共雕塑设计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i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片面追求城市化带来的经济利益,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在当代的造城运动的浪潮下湮没自己的个性,城市公共雕塑呈现出主题重复相似、表现形式趋同,城市公共艺术特色逐渐衰微。本课题通过对不同城市公共雕塑进行探讨,提出客家城市的公共艺术要体现地域文化,创作符合新时期公众意识的艺术形式,突出赣南客家城市的鲜明个性。
  关键词:地域文化;公共雕塑;客家城市
  1 城市公共雕塑
  雕塑是一门传统的艺术形式,它是雕、刻、塑、铸等表现方法的总称。公共雕塑是公共艺术中重要的装饰手段和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它以丰富的空间语言和材质、独特的造型结构,向人们传达特有的思想感情。
  公共雕塑是依托城市文化,传承城市文脉,升华城市精神,美化城市空间的一种公共艺术形式。因此,一个城市公共雕塑的恰当与否,不仅在于其题材、构思与艺术表现水平的高低,而更在于能否与城市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得益彰;是否建立起与公众亲和、密切相融而生动的观赏方式,使得公共艺术成为公众自由参观、依偎、甚至攀缘其间的展示形态。
  2 当下城市公共雕塑发展现状
  当下不少城市公共艺术项目的管理还不健全,或规定要求空泛,或列入辅助项目之中并未给予足够的认识和重视等等不一而足,导致市场混乱“城市垃圾”泛滥。有的承建项目者不惜借牌承包,犹如厨师竟敢承揽高铁项目那样(当然这是特例),随地兴建,设计凑数,移植异域造型名曰创新;或不顾特定的地理历史及人文等等,导致城市公共雕塑出现了不少弊端。盲目地建设一些现代感十足的大雕塑,其主题和形式相互模仿、抄袭,背离了城市特定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文脉;生硬地将毫不相干的雕塑与城市嫁接起来,使城市失去了原有的个性与韵味;类似种种粗制滥造、缺乏美感、造型丑陋的公共雕塑设计频频可见。
  诚然,当代城市雕塑也出现了很多的优秀作品,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哥本哈根的美人鱼和深圳的拓荒牛等,这些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鲜明特点和文化内涵。深圳市委大楼前的“拓荒牛”公共雕塑,铜牛四蹄后蹬,拱肩缩颈,头向下俯,双目圆瞪,正奋力将老树桩连根拔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深圳人民不畏艰难、努力开拓的奋斗精神。千年瓷都景德镇的城市雕塑——升腾,以青花瓷的器型纹饰为装饰图案,运用抽象的造型语言,将传统陶瓷纹饰和现代雕塑形式结合起来,形成鲜明的造型形象,反映出瓷都独特的城市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像这样与城市的历史、地域文化相匹配的城市雕塑,有其极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较好地突出了城市形象特色!
  3 赣南客家城市公共雕塑创作之路
  公共雕塑要融于城市环境,体现城市文化。正如著名公共藝术家翁剑青所说“由于公共艺术一般存在于特定的公共空间环境中,并在实际功能和文化心理等方面与其周遭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存在着整体性的利益关系。”当代客家城市雕塑设计的语言形式,包括题材、内容、风格及形式等因素都要围绕地域文化进行创作,发掘和提炼有益于城市发展的客家元素,汲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客家精神,唤起公众的思想共鸣。
  3.1 结合客家历史人文
  在赣南客家城市滨水景观带,设置整体性高、时序性较强的公共艺术群,以城市雕塑(景观浮雕)的形式构成一条连续性的历史长廊,向公众展现客家五次大迁徙的历史场景。采用写实雕塑的创作手法对具有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和较大影响的客家历史名人进行创作,并在城市主题公园、历史街区和商业街道集中表现。
  3.2 汲取客家民居建筑及装饰元素
  城市住宅环境是当代城市雕塑一个重要的创作空间,城市居住区雕塑创作的成败影响到住宅小区的人文景观和艺术品质。以赣南客家传统居住文化为设计主题的小区雕塑将为客家宜居家园增添一道亮丽的文化视觉盛宴。
  赣南客家人居环境中的主题雕塑可以赣南特色民居“燕翼围”、“关西围”等为外观形制,以黑瓦白墙为主色系,构建“围屋”的传奇故事,以赣南“围”之概念烘托民俗民风,以客家“摇篮”的理念构建现代抽象雕塑。或挖掘客家民居建筑中某些典型的元素作为素材,如客家砖雕、木雕、彩画、门匾、客家福等。其中来源于客家白鹭村建筑装饰的客家福(如图1),其字的左上部分画的是“回头鹿”,下方连着一只展翅的蝙蝠,字的右上部为一只仙鹤的头颈及腾空的祥云,右下角则为一个的“田”字,它表达客家人对“福自田边起,寿从地上升,有了爵禄,不忘农耕”这种对生活的向往。若以此字为原型,打散重构创作出系列住宅区环境雕塑,对于传递客家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人居景观来讲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题材。
  3.3 客家民俗文化与艺术
  从客家民俗节庆(春节各种灯彩表演和九狮拜象;端午节龙舟竞赛,中秋节竹篙火龙节等)、客家艺术文化(如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剪纸与纸扎工艺、雕刻工艺、刺绣工艺和客家陶瓷艺术等)、客家服饰文化、客家饮食文化、客家风水和客家方言等地域文化提炼出城市雕塑创作主题,通过写实、抽象表达方式和解构、移植、模仿和符号等设计方法获得具有新时代审美意义的主题雕塑,放置在城市街道、高速路口、城市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对于彰显客家城市特征,传承客家文化,促进赣南客家城市人文身份的认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4 结论
  公共雕塑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和载体,是塑造城市精神品格的重要手段。城市雕塑装点着城市容貌,记录着城市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每一座雕塑的背后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的心灵能有故事的滋润和感动。正如著名公共艺术家潘鹤先生说:“城市雕塑从来就是各个时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的产物,亦是各个时代审美观念永久性材料凝固存留下来千古的历史脚印,既为当代人民服务,亦为后世所欣赏,这从古今城市雕塑的作用中就可以得到佐证。”因此,一座城市中是否拥有地域特色的公共雕塑,已成为衡量一座城市文化品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 韩国圣,李辉.地方文化在城市雕塑设计中的表达[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6).
  [2] 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周敬.公共艺术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4] 陈煜.公共艺术——人文精神的张扬[J].前沿,2004(12).
  [5] 吴晨荣. 2005上海国际城市雕塑双年展[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6] 郝卫国.公共艺术与公众参与[J].雕塑,2004(6).
  [7] 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8] 朱辉球.独特的艺术魅力——瓷都环境陶艺创作浅论[J].中国陶瓷,2004.
  作者简介:刘玉宝(1983—),男,江西理工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摘 要:产学研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通过生产、教学、科研、实践运用紧密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现代教育模式。可以实现校企共建培养平台、共用教育资源,使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视觉传达专业具有其独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产学研用结合模式对其发展不可或缺。本文以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认证方式、就业形式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有效构建产学研用培养机制,促进视觉传达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作为企业的产品向市场推介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和认可。现代商业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要求企业对自己产品的特点做出准确的市场定位。作为结果,针对不同商品特性的不同的广告诉求也愈加专业化和多样化。本文将着重阐述现代广告的几个突出的诉求特性(即:广告向市场推介的形式和切入点)。分别是:重复性、民族性、名人广告、诉求差异性,和艺术性。并辅以常见的电视广告典型
期刊
摘 要: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生态意识已经成为一种影响力,深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和日常行为之中。空间环境作为人与自然融合依存的重要关系存在,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命题。本文从自然生态、科技生态和人文生态几个方面论述了未来生态空间的环境设计之路。  关键词:生态空间;环境设计;自然;科技;人文  生态环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大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气象、物象,随着科技的发展,甚至延展至太空世界;小至人们以
期刊
摘 要:“产学结合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该种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地、全面地培养综合型人才,为高等院校的教育提供了新的改革方向。本文主要探讨了高等院校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以“产学结合”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高等院校;设计教育改革;产学结合  0 前言  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对于高校的设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革。对于实践性强、创
期刊
摘 要:高等院校的美术基础课程是美术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由于学生在入学前存在水平的差异,这就需要高校美术教师在基础课程教学中除了对学校生基本功的训练外,还要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加强他们对所学门类的热情和兴趣,这对大学生绘画艺术水平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基础课程中的命题绘画“自画像的创作”为例,了解创作课程在高校美术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创作课程不仅仅是高年级的专业课程,更应在学生刚开始
期刊
摘 要:广场是公共空间设计的典型,它有着城市客厅的美誉,是城市特色形成及空间构成的重要因素,城市广场的设计需要拓宽我们的设计思路,重视人的行为、心理等多种客观因素。本文以汕头人民广场的设计思路为例,探讨了在广场设计中应该重视的一些要点。  关键词:城市文化;艺术空间;公共活动  1 把握设计主题  滨水广场的空间设计不是指单纯的技术问题,它应该与社会及个人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及从人们经常发生的区位活
期刊
摘 要:近几年绘本图书已经广泛出现在动画产业的各个领域,从绘本到电子图书、儿童节目、影院动画,再到艺术动画短片,绘本与动画的结合无论是从商业性还是艺术性都散发着不容小觑的光芒。2010年10月16日,一部美术风格简单、以剧情取胜的,由绘本改编的剧场动画《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在日本全国公映。整部影片摒弃了大热的3D技术,而是延续了原著绘本中二维手绘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关于爱的温馨的故事,给观看影片的人
期刊
摘 要:当下的中国正在经历着一个社会、经济与文化剧烈变革的时代。加之科技发展、材料变革的日新月异,中国的本土设计也渐入了一个更加繁荣同时也较为混乱的阶段,传统与现代的衔接转化亦成为讨论的重点。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风”设计从历史渊源上的分析以及对当下的一些“中国风”设计的解读来探求现当代中国设计的走向问题。  关键词:中国风;设计;传统;现代  0 引言  关于“中国风”的话题近些年被讨论得十分频繁
期刊
摘 要:在企业的网站建设中不单只考虑到使企业的网站成为专业的宣传营销平台,还应考虑到企业网上形象与网下形象的统一性。企业的网站营销始于网站策划,网站策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网站运作的效果,而网站中信息的顺势引导对于网站的运作至关重要。网站是企业展示形象、介绍产品和服务、体现其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借助Internet传播文化的重要窗口,其界面元素的排列方式、色彩甚至是文字字体、大小都可向用户提供相关
期刊
摘 要:高职传统音乐教学方法限于老师对学生的二维化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下,学习的创新性、互动性得不到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受到限制,学习的效率较低。针对这一弊端,作者对音乐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利用wiki软件平台进行音乐教学,使得老师和学生都参与进来,共同讨论,共同建设,打破一对一、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将学习的互动性完全开发出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实现教学的多维化。  关键词: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