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双解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blo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三暮四
  
  宋有狙(1)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2)其家口(3),充(4)狙之欲。俄而(5)(6)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7)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茅(8),朝三而暮四,足乎?”
  从狙皆起而怒。
  俄而曰:“与若 ,朝四而暮三,足乎?”
  从狙皆伏而喜。
  (选自《列子·黄帝》)
  
  【难点注解】
  (1)狙:猕猴,猴子的一种。
  (2)损:损失,减少。
  (3)家口:本指人口,这里是家里的粮食的意思。
  (4)充:充实,这里是满足的意思。
  (5)俄而:不久的意思,表示时间短暂。
  (6)匮:缺乏,不够。
  (7)驯:驯服,顺从。
  (8)茅:橡子的果实,一种粮食。
  
  【短章新解】
  寓言中说养猴人能够理解猴子的心意,猴子也非常讨养猴人的欢心。他不惜损耗家里仅有的粮食来满足猴子的欲望。很快,家里的粮食就匮乏了。于是,他就想限制猴子的食物。开始说,给每个猴子分果子,上午三个,下午四个。众猴愤怒。于是养猴人改口说,上午四个,下午三个,于是皆大欢喜。原意指玩弄骗术,后用于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在现代汉语中,朝三暮四是贬义的,比如用来比喻人用情不专一或对事情见异思迁。但在这个故事里并没有这种贬义。今天看来,名和实都没有改变而猴子的喜怒却因此而不同,这就是顺着猴子的心思罢了。所以圣人不执著于是非的争论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如果朝三暮四是常态,那么,朝四暮三就是一种创新。当猴子们不喜欢朝三暮四时,你把它改为朝四暮三,猴子们就高兴。尽管实质并没变——每天仍为七个果子,但这种形式的变动,就是创新。例如,同样的原料,你可以做成芭比娃娃,当你把这些同样的原料做成椰菜娃娃时,就是一种创新。其实质并没变,仅仅是形式的改变就创造了一个商机。
  变朝三暮四为朝四暮三几乎没有什么代价,但却赢得了猴子们的高兴。同样,在产品差别上进行创新也无需大笔资金投入或者冒什么大风险,只要善于观察消费者的消费时尚及变动,对原有产品略加变动就可以。每年推出的新时装其实就是这种创新,但这种创新创造了一个多大的市场啊!有些企业家经常为产品无销路而发愁。其实消费者的需求是无限的,不是消费者无需求,而是你的产品几十年一贯制,满足不了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想一想狙公如何把朝三暮四变为朝四暮三,你就知道成功之路了。
其他文献
纳米粒子由于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能够表现出奇特的光、电、磁、热等性能而使纳米材料具有极大的应用潜能。然而纳米粒子的稳定性及形貌、
安麦1号系河南省安阳市农科所小麦研究室运用作物灰色育种学原理与方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市、省两级品种区域试验中产量,表现突出.对产量、品质、抗逆性、
【摘 要】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本文主要从生活地理化、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后作业生活化、课后活动生活化、教学评价生活化等角度阐述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思考  知识源于生活的沉淀与提炼,教师要融会贯通,引学生在生活中理解、验证,从而实现知识的传承。地理教学要根植于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丰富知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