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上疏正盐法

来源 :山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e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弘治、正德年间,有一位忠愤铁骨的户部尚书韩文。
  《明史·韩文传》评价他:“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韩文(1441-1526)字贯道,号质庵,晚号河汾逸老,谥忠定。成化二年(1466)进士。先祖是北宋时期与范仲淹并称“韩范”的名相韩琦,七世祖避金兵之乱,从相州(今河南安阳市)迁徙到山西洪洞县城东李堡村。
  韩文一生追慕“韩范”的事功与人格,年轻时以诗明志:“丈夫忧乐关天下,麟阁谁收第一功。”中进士后“例放依亲”,居家三年,朝夕侍奉父母。二十九岁赴京,补工科给事中,从此踏入仕途。
  韩文秉性质直,初入仕,即敢言敢为,不避权贵。常说:“事之可否,有理与法,吾惟以无私处之。”虽然“人服其公”,早年仕途却不顺利,三十九岁才得到外放的机会,任湖广布政使司右参议,提督武当山诸宫观。一些朋友抱屈不平,认为“用非其地”,翰林院编修李东阳作诗饯行,慰勉他:“人言才大难为用,我爱官闲好读书。”韩文则“处之裕如,勤于其职”。五十三岁后,官至湖广巡抚、河南巡抚、南京兵部尚书、户部尚书。
  五百年来,治史者和民间讲到韩文,都把钦敬的目光,投向他与权宦刘瑾等“八虎”的斗争。那场斗争发生在正德元年,韩文作为“倒瑾”的旗手,被祸尤烈。刘瑾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后,“衔公入骨髓,矫诏罢之”,两个儿子也被削官为民。户科左给事中徐昂为韩文鸣不平,被除名。时值严冬,韩文出京,乘一顶蓝舆,行李仅满一车。《武宗实录》载:沿途,“瑾密遣官校伺察,无以加其罪,而益憾之”。未过一年,刘瑾以户部丢失簿册为由,将韩文逮捕入京,下诏狱禁锢数月。放出后,刘瑾又用“罚米”整他。先罚一千石,勒逼韩文从晋南跋涉北上,翻过韩信岭、雁门关,输送到千里之外的大同仓。再罚,再输送。三罚,三输送。先后罚米三千石,韩文“艰苦备尝,家产荡然”。
  正德五年,刘瑾因谋反被凌迟处死。韩文复职后致仕,过着“河汾逸老”的生活。八十六岁寿终正寝。
  死讯传到紫禁城,嘉靖帝辍朝一日,赐祭葬。
  状元费宏时任内阁首辅,撰祭文称颂这位老前辈:
  “不有狂澜,何以见中流之砥柱;不有寒冱,何以知晚翠之贞松。惟公鐘两间之正气,为一代之豪雄。”
  费宏又撰《忠定韩公神道碑铭》,赞曰:
  “如彼砥柱,屹于狂澜”;
  “如彼松柏,挺于岁寒”;
  “刚大之气,可激懦顽。”
  笔者近读《韩忠定公集》,翻阅《明史》 《皇明经世文编》等史料,考察了韩文的生平事功。才知道:“倒瑾”只是韩文人生大剧的高潮,之前,每到一地,每履一职,韩文都实心做事,或体恤民命、抑强扶弱,或蠲租停税、革除宿弊。弘治七年巡抚湖广,孝宗奖谕他“忠诚为国”。户部尚书司掌国计,《明史》记载:“文持大体,务为国惜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武宗大婚,主事太监诏令户部从番邦买办宝石、西珠。韩文奏请“屏绝珍奇,以养俭德”,没办。紧接着,主事太监又要支银四十万两,操办大婚。韩文再奏,最终减掉四分之一。可谓“愚憨”矣!
  更“愚憨”的是:
  为了匡正盐法,韩文条陈积弊,正色立朝。到后来,竟置生死于不顾,半月内连上三疏,撄龙鳞,撩虎尾,昧死抗争。其言震于朝堂,其功利于当世。这场谏争发生在正德元年九月,亦即韩文与部曹李梦阳酝酿“倒瑾”的前夕;它所掀起的惊涛,很快就被“倒瑾”的骇浪掩盖了。笔者想,如果没有接踵而至的“倒瑾”,那么,这场谏争完全有可能成为韩文人生大剧的高潮。有了“倒瑾”,使得《明史》以来,历代史志言及韩文,都对这场谏争忽略不计,轻轻放过了。实则,这场谏争不仅是韩文个人重要的传记资料,也是研究明朝中叶盐政嬗变的鲜活史料。而且不难看出,正是这场接二连三的抗争,使韩文愈加深切地感受到权幸太监对朝政邦计的戕害,于是从“匡正盐法”迅速转向“急除群奸”,扛起了“倒瑾”的大旗。
  请述其详。
  “论盐政七弊”
  弘治十六年(1503),韩文奉旨进京,由南京兵部尚书迁户部尚书。这一年他六十三岁。辞别南都时,“两岸军民号泣攀留者殆数万人”。按说,韩文对户部并不陌生,十年前(弘治九年)他由河南巡抚转任户部右侍郎,一干五年,如今要做尚书了,该是驾轻就熟。他却不想干。“到京之日,陈请恳辞。”
  大概韩文早已洞悉这户部衙门的水太深了,一旦驾辕上路,前面泥泞坎坷,风霜雨雪,他能蹚得过去吗?若是蹚不过去,岂不上负圣恩,下愧黎民?这恐怕是韩文恳辞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孝宗不允。
  孝宗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十分信赖眼前这位刚毅廉能的老臣。孝宗说:“国计重任,以卿清慎老成,才望素着,特兹简命,宜勉就职。”又颁诏,赐给韩文“侍经筵”的优遇。
  孝宗下决心整顿盐政。弘治十八年四月初九日早朝后,将韩文召至奉天门(清初改为太和门),说:
  “祖宗设立盐法,以济紧急边饷,系国家重务。近来废弛殆尽,商贾不通,各边‘开中’虽多,全无实用。户部便通查旧制及今各项弊端,明白计议停当来说。”
  “开中”是明朝盐法的一个突出特点。即由户部招商,给九边重镇输粮,商家输粮后,即可获得相应的盐引,享有食盐专卖权。按照“开中”条例,商家不能自请输粮,换取盐引。这个办法始于洪武初年。《明史》称:“有明盐法,莫善于开中。”但法久弊生。到了成化年间,富商吕铭夤缘权门,上奏要求输粮。宪宗俞允,户部尚书马昂“不能执正,盐法之坏自此始”。弘治初,太监龙绶又以织造为名,请求二万引长芦盐,孝宗俞允,户部尚书叶淇没能顶住。到弘治末年,“开中”徒有虚名,“边储日虚矣”。
  韩文职司邦计,深知“国家之务莫重于边饷,飞挽之利莫良于盐法”,对盐法阻坏早已如鲠在喉。孝宗面谕,让他感到“何胜庆幸”,真是“纶音一布,朝野欢腾”。   孰料,才过二十天,孝宗病重,已不能视朝,几天后驾崩。韩文彼时的心情当可想见。当他与文武百官到思善门哀服哭灵的时候,眼前频频浮现孝宗面谕的情景。孝宗驾崩,韩文没有中止,更没有放弃先帝临终前的嘱托。“头七”内,他也同文武百官一道,接连三次奉笺劝进,恭请“刚健中正”的皇太子朱厚照早登大宝。五月十八日武宗继位,登极诏书“于盐课一款尤悉前弊”,显然继承了先帝的遗志。于是,六月十五日,韩文呈上那篇著名的《论盐政七弊疏》。
  这篇被陈子龙编入《皇明经世文编》的名疏,是明中叶盐政史上的重要文献。奏疏的核心内容是“革弊”:一曰“革开中引盐之弊”,二曰“革兴贩私盐之弊”,三曰“革贱卖官盐之弊”,四曰“革买补残盐之弊”,五曰“革夹带余盐之弊”,六曰“革越境卖盐之弊”,七曰“革运司废弛之弊”。每一“革”包括三方面内容,祖宗旧制、近年弊端及匡救之策。祖宗旧制好说,匡救之策也不算难,最难的是敢于直面矛盾,捅开盐政弊端的马蜂窝,把问题讲清楚,而不管他什么豪势权贵、官商巨贾、内臣皇亲!他把矛头指向两代“国舅爷”:
  “近者庆云侯周寿家人周洪,奏买两淮残盐八十万引。寿宁侯张鹤龄家人杜成、朱达等,奏买长芦、两淮残盐九十六万引。名虽买补残盐,其实侵夺正课,以招物议沸腾,人心积怨。”
  两个侯门都是“国舅爷”。庆云侯周寿辈分高一些,他的姐姐周皇后是武宗的祖母。寿宁侯张鹤龄的姐姐张皇后,则是武宗的生母。韩文遏制不住忧愤激切的情绪,反复斯言:“商贾不通,盐法弊端,莫此为甚!”
  他还立下军令状:“伏望皇上少垂睿览,早赐施行,上复祖宗之成宪,下革今日之宿弊。行之数年,若商贾仍前不通,军饷照旧告乏,臣等甘受妄言之责。”
  疏入,三天后御批:“买补残盐你每再议来说,其余都准拟行。”
  《明史》称,韩文“条奏盐政夙弊七事,论残盐尤切”,指的便是买补残盐。而两代“国舅爷”正是买补残盐的始作俑者,武宗偏偏压下了,要求“再议”。
  之后,韩文上过四道奏折,恳请皇上“遵依盐法,禁约皇亲”。内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等也力谏。结果如何?
  据《明史·韩文传》:“文等再三执奏,弗从,竟如侯请。”
  对那个夤缘皇亲、凶悍霸道的商人谭景清,韩文愤而弹劾,要求依律拿问。武宗的御批却是:“谭景清等本当拿问,且饶这遭,便着赴部领价。”武宗袒护,谭贼等人得免牢狱之苦,但他们伸向盐法的黑手被扭断了。
  一波才伏,一波又起。两个月后,即正德元年八月,朝廷宣布恢复派宦官到南京织造丝织品。这便引出宦官要求支领长芦盐、越境售卖的事端来。
  九月初一、初六、十三日,韩文连上三疏,昧死抗争。
  九月初一:“恳乞停止卖盐织造”
  恢复派宦官到南京织造丝织品的诏令刚下,内承运库的两个库事,尚衣监太监秦文,内官监太监崔杲,便急急上奏,请求支领一万二千引长芦盐。御批:
  “引盐未支过的,准他陆续支用。户部知道。”
  表面看,武宗和太监们这样做似乎顺理成章。早在成化年间,皇上就准予内臣织造支领过五万印长芦盐,到了弘治年间,孝宗也曾因循旧章。弘治十二年四月,尚衣监太监秦文奏称织造银两不足,请求支领长芦引盐,孝宗御批“准与两万引”。秦文陆续支领八千引,还剩一万二千引。既是先皇有明旨,遵旨照办就是了。
  六年前這件事,韩文当然记忆犹新。那时他是户部右侍郎,以他忠直的秉性,断不会赞同这么做,只是本部尚书不吭气,一介右侍郎再着急也于事无补。等到韩文做了户部尚书,便会同英国公张懋上奏:再也不能允许皇亲和内臣奏讨盐引了。那时孝宗深忧盐法阻坏,遂听从韩文和英国公等的奏议,诏令“俱各停止”。太监秦文尚未支领的一万二千引长芦盐,也被停止。不久,武宗登极诏书又明令颁布,“织造者悉皆停免”。
  没想到,才过一年零三个月,内臣织造恢复了,奏讨盐引也要恢复。一时之间,物议沸腾。
  先是工部尚书曾鉴上疏,请求继续停止内臣织造。
  紧接着,工科右给事中陶谐,四川道监察御史杜旻,山西道监察御史邵青等交章上疏,力陈内臣织造开价卖盐的弊端,恳请皇上收回成命。陶谐还联想到不久前那个被韩文弹劾的商人谭景清,在奏章中写道:“今又准令支盐变卖,则将来商贾谁不闻风敛迹。况夫网利之徒如谭景清辈,又将夤缘附带,公十私百,奸弊滋蔓,莫之能究。”
  无奈,少年皇帝这回铁了心,任尔等臣工如何恳切陈词,亦不为所动。御批是这样的:
  “公用缺乏,止着前旨行。再不必来说!”
  又批:“户部知道”。
  按说事情到了这一步,户部所能做的,只有遵旨,赶紧把剩余的一万二千引长芦盐,支给两个主事太监算了。
  但是,不。
  韩文没有这样做。
  他扭不过这个脖子。
  韩文清楚记得,一年零两个月前,他把《论盐政七弊疏》呈上去,三天后得到御批。圣旨不是说,除买补残盐“再议”外,“其余都准拟行”吗?
  他也清楚记得,“都准拟行”的事项里,第六项“革越境卖盐之弊”明明写着:“今后亲王之国免带食盐,内臣织造免卖盐价。”怎么又变了?
  况且,长芦盐场在渤海岸边,依照盐法,沧州以南已非长芦盐售卖之地,而越境卖盐历来都是盐政大忌。此例一开,“若果准其越境货卖,则随行人役,必至假公营私;无知小人,又将乘机附搭。各官以钦命为名,关津莫敢盘诘,以百而夹带至千,以千而夹带至万。辗转兴贩,漫无纪极。时价因之低贱,商旅为之阻塞。”
  更何况,“万一各边声息不绝,支费刍饷不赀,临期虽欲开中,谁敢趋赴报纳?缓急无备,为患非细。盐法之坏,弊正坐此。”
  还有,就在前不久,陕西三边和宣化、大同两镇,兵马调动,“粮草支用不敷”。几个巡抚和粮草官员,接连要求按“开中”之法,招商运送粮草,长芦盐场的库藏已经所剩无几了。这当口,若是太监秦文他们去支领,仓促之间支不出那么多长芦盐,“官攒被其凌辱,场灶任其棰楚,势所必至,害不可言。”加之,年来上天示警,屡见异常,四方水旱频仍,“闾阎多愁叹之声,田野尽流离之辈,盗贼生发,在处有之。”而从以往情况看,宦官每到一处,百端骚扰,意外之虞,尤可为虑……   想到这些,韩文寝食难安。
  “曾因爱国常披胆,只为忧民不顾身。”他写过这样的诗句,追慕这样的人格。紧要关头,岂能顾身?
  于是,草拟了《恳乞停止卖盐织造疏》。
  在这篇奏疏中,韩文替皇上想了一条权宜之计。他说:对应该采买的缎匹,可敕令工部去办;如果确实“公用缺乏”,可以支用工部的“班匠抽分银”。“班匠抽分银”,即工部从班匠银(明朝向全国工匠征收的代役金)中抽取的分子,大概类似前些年人们常说的“小金库”。韩文说,“长芦引盐,决不宜冒禁支卖,以坏祖宗之法。”恳请皇上“收回前项成命,停止织造差官”。
  奏疏于九月初一呈上去,次日御批:
  “只照前旨行,再不必来说。”
  九月初六:“再恳乞停止卖盐织造”
  武宗的御批,像一盆冰水,浇得韩文浑身冷飕飕。他“措躬无地,夙夜忧惧,寝食弗安。”
  举朝文武也惊愕不已,纷纷议论:皇上英年睿质,圣德方新,何以如此不察?莫非臣工们的忠诚与皇上的心意格格不入,未能获得陛下信任?或者近幸内臣雍蔽掩饰,把皇上蒙在鼓里?
  韩文想:我一介凡庸,蒙先皇天恩,滥竽户部。一年多来,为了革除织造卖盐的奸弊,科道交章,臣等覆奏,无非是秉承先帝遗旨,维护朝廷纪纲。盐法关乎国计,我身为户部尚书,岂能循常随俗,缄默不言?又岂能明哲保身,依顺迎合?
  尤其让他担心的是,如果放任织造內臣支领长芦官盐,越境去卖,从渤海边越过两淮地区,沿途那些不法之徒,必然会乘机搭乘私盐,私盐盛行起来,官盐就受到阻滞了。他眼前仿佛出现了内臣越境卖盐、骚扰地方的乱象:撑船、马快、官船,动辄十余只,沿途雇佣役夫数百人,漕河一带军民不胜其苦……唉!一次越境卖盐已很危险,皇上竟“准他陆续支用”,这样经年累月支领变卖,何时到头?一旦边方有警,粮草储备将何所依凭?
  不行!韩文从纷乱的思绪中冷静下来。他明白,无论如何,卖盐织造这个口子都不能重新打开。成化年间的户部尚书马昂,不就是没有守住这个口子,才贻害至今吗?弘治年间的户部尚书叶淇,不也是没能坚持得住吗?如今轮到我了,“断不敢曲意奉承,以资奸人无厌之贪,以贻盐法无穷之害”。
  于是,韩文草拟了第二道奏疏:《再恳乞停止卖盐织造收回成命疏》。
  这篇奏疏也收入陈子龙编的《皇明经世文编》。韩文先铺陈前情,申述作为臣下“不敢曲意奉承”的理由,接着又退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权宜之计。
  他说,织造缎匹不必去支领变卖一万二千引长芦盐,织造之事本来应该由工部拿出银两去办,现在看来差官事迫,缓不济急。不如这样,由户部将一万二千引长芦盐折成银两,每引折成一两银,总共是一万二千两。这些银两从哪里出?户部管辖的太仓银库,专为各个边关供应紧急粮草时支用,万万动不得。可以暂时挪用户部所收的盐款,交给太监崔杲,让他们去购买绸缎丝料、雇佣工匠等。这样一来,“庶盐法可清,边储有赖。省军民挽运之劳,免漕河骚扰之患。而皇上修德弭灾之远图,经国筹边之急务,谅亦不出此矣。”
  韩文替皇上考虑得可谓周全。
  九月初六日上疏,两天后圣旨下。这回皇上显得很不耐烦:
  “这盐累有旨,不准支价银。你每数数不行,只来奏扰。不准!”
  九月十三日:“正盐法以重国计”
  接到圣旨,韩文始而“疑惧”,继而行动起来。
  五天后,上了第三道奏疏。
  第三疏文字少,声势却大。前两疏,题头都是“户部尚书臣韩等谨题”,这一次是:
  “户部尚书臣韩会同后军都督府等衙门、掌府事太师英国公等官……谨题,为正盐法以重国计事。”
  明朝节制军事的官署,分为五军都督府,即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英国公张懋幼年承袭父祖爵位,后赠太师,掌中军都督府事,兼掌五军营。从成化、弘治到正德年间,张懋握兵柄长达四十年之久。盐法关乎边储,张懋十分关心。前面提到,孝宗时韩文就以户部名义“会同”英国公张懋上奏,请求“今后内臣织造再不许奏讨(盐引)”,得到俞允。
  紧要关头,韩文再次与英国公张懋联手。
  这一回,韩文先概要陈述事情原委和皇帝的几次御批,说:陛下诏旨一颁,“中外臣工罔不疑惧”。大家都说,自古以来,“君以从谏为圣,臣以进谏为忠。朝政偶有缺失,臣下正宜匡救。使或阿顺不言,言之而不力,则天下之事,必至于败坏而不可收拾矣。臣等义同休戚,情激于中,不能自已。故敢不避忌讳,复为陛下陈之。”
  接着以简括的语言,重申盐课如何重要,祖宗“开中”如何完备,禁令如何严苛,但是“近年以来,一坏于内臣之织造,再坏于皇亲之买补”。所幸,经内阁大臣等恳切上奏,先帝敕旨停止于前,陛下登极诏书裁革于后。最近皇上又派工部侍郎张宪、都御史王琼两名钦差,到两淮地区进行专项清理。对此,朝野上下无不称快。如果卖盐织造“此端一开,其弊莫救”,那样的话,国计边储势必失去依靠,漕河一带军民势必遭受无休无止的骚扰。
  韩文说:“夫利归于奸人,害及于百姓,而归怨于朝廷,其所系岂细故哉?”织造不能用食盐置办,即使拿上盐引,也要变卖成银两。前疏已奏明,户部可以直接拨给价银,既省事又简便。可是为什么太监崔杲他们不愿到户部领取银两,非要支领盐引?显然是贪图一己私利,而不恤政体,欺罔朝廷,雍蔽天听。狂妄到如此地步,“揆之国法,罪难轻贷”!
  接下来,韩文联系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说:何况年来上天示戒,灾异频生,盗贼多发。水旱遍及四方,国库空虚匮乏。处此危难之秋,陛下正应该修德弭灾,纳谏图治,“岂可信嬖幸,拒忠言,以重违天意哉?”
  最后,韩文极为恳切地请求皇上收回成命,批准户部依照前疏,拨付一万二千银两。又说,如果陛下担心这些银两不够用,户部还可以参照旧例,每一引再添银二钱;请皇上选派两名老成持重的内臣领取,前往南京办理织造。至于太监崔杲等人,必须依法拿问,以儆效尤。
  奏疏末尾写着:“英国公会同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使司、六科、十三道具题。”中央机关军政首脑一起上阵,韩文的睿智和人望于此可见。
  两天后御批:“卿等所言的是。盐只支与一半,其一半支与价银。”
  御批将韩文提出的解决办法打了对折,韩文只能算“半胜”。
  一场扣人心弦的匡正盐法之争,就这样结束了。
  “不死不足以报国!”
  与皇上掰腕子,能有“半胜”的结局,韩文应该知足了。
  不过,假如时光可以穿越,回到历史现场,我们当不难看出,韩文只是止步于“半胜”,而非满足于“半胜”。
  这次“恳乞停止卖盐织造”的抗争,使韩文深切感受到权幸太监对朝政邦计的荼毒戕害。平日里,青宫旧阉刘瑾等“八虎”,引诱少年皇帝逐狗走马,放鹰猎兔,朝政日非。韩文每次退朝回来,与僚属谈及,辄泣下沾襟。匡正盐法固然重要,但“八虎”不除,何止盐法盐政,更多邦国大计从何谈起?除掉“八虎”,才是根本之策!
  于是,正德元年九月某日,户部尚书府邸。韩文与户部郎中李梦阳(明代文学流派“前七子”代表人物)密谈,决意上疏。他“捋须昂肩,毅然改容”,对李梦阳说:
  “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以报国!”
  遂命李梦阳草疏。《空同先生集·秘录》记下了这段历史的生动的细节:
  “草具,韩公读而芟之曰:‘是不可文,文上不省也;不可多,多览弗竟也’。”
  韩文改定,当即偕同诸大臣,直接上疏皇帝(“即偕诸大臣伏阕上疏”)。在《皇明经世文编》中,这篇奏疏的标题是《为急除群奸以保圣躬事》。
  正德皇帝看后,惊泣不能进食。刘瑾等人大为恐惧。
  一幕彪炳史册的历史大剧,骤然开启。
  站在历史舞台中央的,便是韩文。
  【作者简介】卫洪平,山西洪洞县人,从政之余研究文史,著有《双椿集》《张瑞玑先生年谱》。
其他文献
一次失败的出击  “报告丛林一号,这里是丛林三号。我已发现目标,并已经观察了半个小时。它就坐在网的中央,一动不动,应该是在等待猎物上门。”  “准备出击!”  说时迟,那时快。亚马逊金刚鹦鹉中队的大队长蓝雅双翅一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前面那棵巨树,将尖尖的喙去啄两根树枝之间的“目标”——一只白色的、看上去正坐在蛛网中央发呆的蜘蛛。  “抓到了!咦,这是什么?呸呸呸!味道太恶心了!”蓝雅不但没
六月飞雪    古时候,人们把六月飞雪看作是不祥的征兆。文学作品中,也常常用六月雪暗指冤屈,那么,真的有“六月雪”吗?  答案是肯定的。其实六月雪不过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一些科学家认为,六月雪是由于大规模的火山爆发造成的。火山爆发时可产生达数百万吨的火山灰,上升到大气高层,飘散到世界各处,一连数月遮天蔽日,就会导致白天太阳无光,夜间不见星星,还使得许多地区出现冬季天气。  公元537 年,中国就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入门钥匙,是在为以后的创作打基础,并且要伴随我们终生,可见其重要性。临摹除了注意模仿形,还应注意节奏。  大家都知道,音乐对节奏的要求特别高,类似的还有体育等,其实书法也不例外。书法的节奏,一般指行笔的缓急,也就是毛笔书写的速度快慢。  临帖的要点是“临准”,就是要看清原帖中疏密、布白、线条、质感以及书写节奏关系,但是这些要用什么样的书写速度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临帖的速度。  
“今天就是感恩节了。”我翻开日历,嚷着,“向谁感恩最好呢?”当然是我的老师、同学、和爸爸妈妈啦!  林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我们现在掌握的基础知识都是林老师教的。如果没有她的教诲,我可能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屁孩”呢!所以,我要感谢教了我三年的林老师,说一声:“谢谢您了,老师!”除了林老师还有唐老师,她是一位“顶好”的语文老师!她教会我们“作文妙手”、“课文回春术”、还有好多学好语文的妙招。所以我要说
我们都知道,地球有一南一北,两个极点。这里都有哪些奇特的自然现象呢?  中国最北边的城市,是黑龙江的“北极村”漠河。但其实这里离北极圈还有一千多公里远呢。从这里再继续往北走,直到穿过北极圈,进入西伯利亚的广袤土地,才算进入了真正的北极地区。  不过,北极地区最冷的地方并不在北极点上,也不是在北冰洋的中心,甚至不在北极圈内,而是在西伯利亚东部的一座村庄,名叫奥伊米亚康。1885年2月,这里测到了-6
UJ:听听这封来信:“最终推理侦探社的朋友们,请救救我!我的脑袋里很可能有一个坏人安装的天线,他们正在通过这个东西控制我的大脑!”我觉得现在得妄想症的人越来越多了!  汪汪:其实,有时我也会怀疑我的大脑是不是被人控制了。比如,贝西很可能给我的脑子里植入了一个芯片,让我经常以为自己是一条狗……  贝西:嗯,你们在说什么呢?  汪汪:没有!我们在说问号可能给我的脑袋植入了芯片,让我把他的活儿全都干了!
今天,我要向你隆重推荐一个厉害的家伙——原子核。  没人能跟它决斗,因为它小得肉眼根本看不到,却它拥有无穷大的威力。也没人敢跟它做敌人,因为世界万物都离不开它。既然这么可怕,你一定很想马上就知道这个叫“原子核”的家伙到底出自哪门哪派了吧?  剥开原子玩玩核  在说原子核之前,我们先来聊聊原子。簡单来说,原子是搭建所有物体的“砖头”。从土壤、矿物到食物,还有我们的身体,都由一粒粒原子堆砌而成。那,我
“本联盟在此郑重声明:我们已经厌倦了做人类的食物,决定消灭你们这些只知道吃吃吃的生物,并将于24小时内发起对人类的进攻……”  拜托,写恐吓信也请专业点好不好?你们以为柯贝西姐姐会害怕你们搞的这些小阴谋吗?就你们那点雕虫小技,离“消灭人类”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未腌透的酸菜和烂白菜  杀手秘籍:我们的身上有亚硝酸盐!人吃下后就会中毒,头痛、头晕、恶心、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  硝酸盐本身是无毒
在冬天要想不挨冻,除了自己加衣服之外,房子的保暖也很重要。什么电暖气啊、空调啊……这些既费电、又不环保的办法,都不如房子自己的“适应能力”!对人类来说,理想中的房屋是既能在寒冷的冬季实现保暖,也能在炎热的夏季保证空气流通,使人们感到凉爽。然而到目前为止,这种“冬暖夏凉”只能是一种完美的理想,很难实现。  不过,理想就是奋斗的动力!不然的话,咱们的建筑师和咸鱼有什么两样……日前,英国的建筑设计师大卫
有些动物带有过量的电,而有些动物可以感知电。这可能使它们变得非常邪恶,下面就是一些最恐怖的例子。  电力大比拼  季 军  钝头刀鱼  生活环境:巴西亚马逊河水域  电力:尾巴上可以发出电脉冲。而且只有一个电极,产生的电是直流电。但总体电量不大。  特异功能:和其他电鱼喜欢用电力攻击敌人、捕捉食物不同,钝头刀鱼的电能是用来导航的。它们像蝙蝠和海豚一样,借助这种电脉冲信号在水中控制自己游动的方向。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