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6日,“光纤之父”高锟与美国两位科学家一起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时全国轰动。作为高锟家乡的金山人,我更是感到无比的自豪。对高家家族史早有研究的金山张堰镇的金先生,8日向远在美国西亚图的高锟堂侄女高多发去一份电子贺信,代表家乡人民对高锟先生表示祝贺。高锟家乡的张堰人,还自发在11日举行小型座谈会,特邀高锟叔叔高天梅的孙子高冲忆往事、话童年。高锟家乡的金山区张堰镇还将筹备今年11月13日南社成立100周年的隆重纪念活动。
1966年,高锟在世界上第一个用玻璃制造比头发丝更细的光纤,取代铜导线作为长距离的通讯线路。随着第一个光纤系统于1981年成功问世,高锟“光纤之父”的美誉传遍世界。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高锟因“光学通讯领域的光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第8位获此大奖的华裔科学家。
据张堰镇乡邻回忆,高家是江南地区的世代书香门第,高锟的祖父高吹万是“南社三巨头”之一。高锟的父亲高君湘是知名律师,生有高锟和高吾兄弟俩人。高家老宅在现金山区张堰镇秦望村10组,高家“诗书传家”,高锟的祖母及大伯父高君介,二伯父高君藩,父亲高君湘等都是南社成员。高家早年离乡,祖宅年久失修,早已荒废,现在原高家祖宅残存有砖墙一垛和一方老宅基。高家子女大多留居国外,国内还有高锟的多位堂兄弟,居住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家乡仅存高锟远房叔叔高开梅孙子高冲,现年已84岁高龄,居住在张堰镇。
高锟获奖后,高锟究竟出生何地备受世人关注。据《金山县志·外编》高锟的堂兄高锌在一篇文章中叙述:“高锟,上海金山张堰人,一九三三年生于上海,少时合家居住霞飞路中南村,十四岁时随家迁离大陆,曾在台湾居住了几个月,随后定居香港。”新华社编发高锟生平时称:“高锟1933年生于中国上海金山区”。由此可见,高锟祖籍为金山张堰镇。
至于高锟成长的间接影响,坊间也有传说。清代数学家、天文学家顾观光的后代顾莲芳,在高家当先生。高尚之、高吹万受业于顾莲芳。顾莲芳常年将其祖上留下的《六历通考》、《谈天集论》等天文、历法等书籍带到高家,给幼时的高吹万等以知识熏陶。高家祖上深究学术之风,使高平之、高锟等高家后代逐渐对天文历法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他们今后的治学方向打下了坚实基础。如此看来,高锟在物理学上取得的杰出成就,与金山科学家顾观光也许有着间接的联系。
1966年,高锟在世界上第一个用玻璃制造比头发丝更细的光纤,取代铜导线作为长距离的通讯线路。随着第一个光纤系统于1981年成功问世,高锟“光纤之父”的美誉传遍世界。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高锟因“光学通讯领域的光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第8位获此大奖的华裔科学家。
据张堰镇乡邻回忆,高家是江南地区的世代书香门第,高锟的祖父高吹万是“南社三巨头”之一。高锟的父亲高君湘是知名律师,生有高锟和高吾兄弟俩人。高家老宅在现金山区张堰镇秦望村10组,高家“诗书传家”,高锟的祖母及大伯父高君介,二伯父高君藩,父亲高君湘等都是南社成员。高家早年离乡,祖宅年久失修,早已荒废,现在原高家祖宅残存有砖墙一垛和一方老宅基。高家子女大多留居国外,国内还有高锟的多位堂兄弟,居住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家乡仅存高锟远房叔叔高开梅孙子高冲,现年已84岁高龄,居住在张堰镇。
高锟获奖后,高锟究竟出生何地备受世人关注。据《金山县志·外编》高锟的堂兄高锌在一篇文章中叙述:“高锟,上海金山张堰人,一九三三年生于上海,少时合家居住霞飞路中南村,十四岁时随家迁离大陆,曾在台湾居住了几个月,随后定居香港。”新华社编发高锟生平时称:“高锟1933年生于中国上海金山区”。由此可见,高锟祖籍为金山张堰镇。
至于高锟成长的间接影响,坊间也有传说。清代数学家、天文学家顾观光的后代顾莲芳,在高家当先生。高尚之、高吹万受业于顾莲芳。顾莲芳常年将其祖上留下的《六历通考》、《谈天集论》等天文、历法等书籍带到高家,给幼时的高吹万等以知识熏陶。高家祖上深究学术之风,使高平之、高锟等高家后代逐渐对天文历法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他们今后的治学方向打下了坚实基础。如此看来,高锟在物理学上取得的杰出成就,与金山科学家顾观光也许有着间接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