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与时俱进

来源 :新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135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主动更新观念,求实创新,掌握现代教学技术,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新课标要求。
  【关键词】语文教学;与时俱进
  
  近年,语文学科教学广受人们诟病.认为传统语文教学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了众多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在中考语文考纲的指导下,语文教材与生活严重脱节,教学观念陈旧落后。语文,让学生学得乏味,让老师教来困惑,让社会广泛指责。
  作为语文老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摆脱传统教育思维的束缚,让教学走近生活,让语文教学顺应时代要求。
  1 要放宽眼界。及时更新教学方法
  语文老师能否顺应时代的发展,说到底,还是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套用一句话说就是语文老师要做到与时俱进,永远能与时代合拍。
  教师要打破沉闷的缺乏生气的传统教学法,对传统的教育观进行彻底的否定,要勇敢地摒弃传统教法的束缚。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彻底地更新教育观念,明白“教是为了不敦”的最浅显的教学原则,大胆地发动学生自己破疑。不必事事代庖,要明白知识的传授永远不如技能的传授的道理.真正地做到授之以渔。其次,教师要研究教材和学生,吃透两头。教材中哪些是最应该讲的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用什么方法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尝试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破疑。同时教师还要克服教材本身的束缚,因时制宜,大胆取舍。不求面面俱到,万无一失;但求一点突破,学有所获。要及时了解语文教学动态,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研究性教学,利用活动课来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提高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知识广博一些,要成为一个杂家。上课时能旁征博引增强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语文老师更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让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每个教师都要与时俱进.要掌握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服务教学。我们只有熟练地驾驭它,才能胜任二十一世纪的教学。那种只抱着教学参考书布道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2 要广开途径。拓宽学生的信息来源
  语文学科课外获取的知识量随时代发展不断扩大。因此,必须让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只向课堂摄取信息的误区。语文老师不能把自己当成传授“固有知识”的机器,而应该侧重向学生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这就是授之以渔。我们由于条件所限,可能“捕到的鱼”总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谁都知道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但要给学生一桶水呢?我们未必有千万桶水啊。可见,教师不仅要克服知识贫乏造成的尴尬,不断地充实自己,教师更应改变角色.宁可做一个牧羊人,把学生引向知识的原野,也不能只做一个割草人,因为你很可能满足不了现代的学生。笔者在教学中按以下方法操作,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重视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课本为栽体,向课外延伸。语文课本的文章,我们只能把它当成一个例子,教师讲课时,不能眼光只盯住课内,要注意以篇引类,拓宽语文的空间。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每一单元课文时,注重的应该是交给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方法。让学生能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这样,有了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能有的放矢而不至于盲目。新的语文教材把研究性学习引进到教学中,就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做法的校正,我们不能轻视学生的创造力.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推行素质教育。当然,课本是我们教学的依据,我们不能抛开课本谈拓宽,那是本末倒置。只有课内知识夯实了。才能使研究性教学向纵深发展。
  其次,要采用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名篇名著。为了改变许多学生阅读面狭窄的现状,我们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中学生应该涉猎的名著名篇。为了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更上一个台阶,我们应该把合作探究法引到名著的阅读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3 要不拘形式。认准目标讲求实效
  语文教改应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路子。教学是实实在在的事,来不得任何的弄虚作假。教师要在认真钻研教纲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阅读,口语交际和作文等专项研究,要博采众长。事实上,我们当代也涌现出多少语文教育家,有很多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大师。像魏书生,钱梦龙等,都是在教改上很有建树的名家。我们要避免固步自封,虚心地借鉴别人成功经验,使自己也能在教学上形成独特的风格。不管哪种教法,都必须符合我们的实际,我们既不能好高骛远,又不能裹足不前。
  在新形势下。教师有必要重新认识“师者,所以传递授业解惑也。”因为,这使教师习惯于在学生面前扮演渊博的师长角色,尽展“师者”之风采.却浑然不顾课堂的效益。特别是语文教师。那课文中生动的情节总会让一些教师产生不吐不快的冲动,但这博古通今、天马行空的永远是老师自己,再精彩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能力,它除了赢得学生佩服的眼光之外,实际上,学生什么也没得到。往往听了这样的课后,私下了解学生,反映都不尽人意。但目前的课堂教学仍存在若片面理解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现象。所以,很多老师对课堂还是拿捏不准,怕放而乱,收而死,因而,学生的分组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发挥合作学习。还有就是有的老师本身素质不高,在教学中没能很好的抓住有利的教学机会,不能给予适时的启发,使得很好的教学机遇一晃而过。
  作为语文教师,只有主动更新教育观念,求实创新,及早掌握现代教学新技术,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才能把语文教好,让学生学好,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真正能起到提升思想水平、丰富文化储备、优化表达能力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进入课堂,农村中学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已经实现,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已成为正常课堂教学的要求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完成教学计划,已成为当前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 ;课堂教学;学科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是国家在新的形势下对教学领域的更新和变革
期刊
多年的课堂教学发现,英语课堂上学生经常精力不集中,特别是英语语法教学,枯燥乏味,学生极易失神,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艺术相当重要,老师尽管自己非常努力在教,但效果欠佳,面对这一情况,笔者作出以下反思:  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导游”而且要尽量扮演一位“好导游”,一位让学生产生良好的想象力的“导游”。教师必须挖空心思,让学生紧跟自己的讲解,快速而又兴趣盎然地把文章“游”完,“游”意未尽,
期刊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开拓精神的人才是时代赋予的使命,这就要求老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为此,我试图从创设氛围、广征博引、展开想象、重视朗读四个方面作些探讨。  1 创设宽松氛围,激励学生质疑   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激发求知兴趣为前提的。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思维,引导学生质疑、解疑,激励学
期刊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这一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交融着师生的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而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
期刊
【摘要】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潜在的问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较低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普遍性问题,贫困地区尤为突出。农村经济的落后,造成教育的滞后,花力气抓经济,又会影响教育投入,而教育的落后又反过来制约经济的增长。这就不知不觉地卷入了恶性循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教育先行”,让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育;贫困地区;础教发展    Aspects of teac
期刊
提起教研组长,有人说:一组之长算是个官;也有人说:学校任命没准儿今年是,明年就不是了,怎么能算官呢?就是算大不了也就是个“芝麻官”,老师们如是说;教研组长是“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组长们自叹;教研组长不就是个跑腿的、传话的、抗压的、受气的,大家一直公认。诸如此,如木三分的评价、一针见血的形容、发自肺腑的感悟,可见,教研组长着实不好当。  回顾自身两年多来,在泾小从事数学教研组长的经历,下面就如
期刊
【摘要】本文论证了思品课教学与行为方式的变革,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教法变革带动学法的更新。  【关键词】教与学;行为方式;变革    仔细分析07年各地高中阶段考试思想品德学科试题,其最大的特色是贴近生活。通过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或听到看到的一些现象,运用书上的知识来表明自己对事物、事件的看法及寻求解决办法。体现了该课程的性质;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期刊
作者简介:  王俊杰(1962.11-),男,汉族; 1986年8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优秀辅导员;曾获昌乐县优秀教师称号,多次荣获校级优秀教师、教学标兵,中教高级。山东省数学会会员。曾获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潍坊市教研论文一等奖,潍坊市首届讲课比赛优秀奖,县优质课评选二等奖。  【摘要】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最终是通过试卷显现的。要想获得高分,规范答卷是公认的非常重要的方面。为此,广大
期刊
生物虽是一门副课,但是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作为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从素质教育的宗旨出发,探析了生物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把生物学习的乐趣真正的传播给学生。  1 求趣——激发兴趣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前提   从教学的过程和要达到的目标来看,处于主体地位的只能是学生,决定着学、影响着教。要使教学取得高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与教师的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  要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即树立良好心态,研究信息的技术,教学结合人文精神,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发展;自主性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使得信息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就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自主性问题进行探讨。  1 认识前景。树立良好的心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