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最”字暖人心

来源 :当代致富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niao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有一篇反映农民苦衷的文章,说的是号称大蒜之乡的河南,某县去年以来,百万种植大蒜的农民面临着蒜价极度走低的灾难——由2006年前的每斤一元八、两元,陡然降到每斤收购价为两角、三角,最低的时候每斤为几分钱或一角钱,致使广大农民损失惨重,有的蒜农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在这个关键时刻,优秀的农民经纪人刘少臣勇敢地站出来,用保护价收购了部分农民的大蒜,自己多掏了500多万元,却使部分农民减少了300多万元的损失。
  看了这篇报道,既令笔者心情无比沉重,又令笔者无比感动。
  好在最近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及时而明确地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三个“最”是对加强农村改革发展的最新概括,也表明了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艰巨性、繁重性,同时也提醒全党对解决三农问题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
  三中全会对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比如,文件里提出六项农村制度建设、七大现代农业发展举措、八大社会事业发展部署、五项党的建设安排。在“六、七、八、五”这些战略部署里,有许多新亮点、新创新、新举措、新实招,许多话说到了农民的心坎上,这是一份惠及亿万农民、惠及三农的好文件。
  针对三个“最”,中央开出了药方。中央开出的药方,绝对是找准了三农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农业基础之所以薄弱、农村发展之所以滞后、农民增收之所以困难,就是因为我们一直搞的不是现代农业,或说我们只是注重了运用包产到户的方式激发农民的积极性,而没有引导农民走上农业现代化之路。所以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唯一金钥匙。
  的确是这样: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
其他文献
编者按:  现在大多数电影,动辄几千万上亿元的拍摄资金,场面宏大,效感强烈,但它所蕴含的思想却让人不知所云。而有些默默无闻的年轻导演拍摄的写实性的电影,恰如其分地展现当代人所关注的底层生活,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因此,我们推出这一版块,以飨喜爱电影的人们。    一个农村女人带着弱智的儿子嫁给城市里一个贫穷瘫痪的男人,从此,这个家庭里每一个人物的命运都发生了转变,而接下来发生的故事,让人终生难忘…… 
期刊
1.要懂得施舍    为什么愈有钱的人愈小气?因为只有赚过钱的人才知道赚钱的困难。一个有眼光的富翁,他一定也懂得适度的“施台”,因为施舍也是赚钱的重要手段。白手起家的富翁,一定待己俭朴,一条毛巾可以用到破,一块香皂可以磨到完,但他也知道赚钱是靠大家一起完成的,因此他绝对懂得乐于与人分享。    2.赚钱欲望永远不减    社会上的富翁,出身背景大都两极化,不是继承祖业的第二代,就是从小贫困白手起家
期刊
人们之间相处,与人和善,更是一种换取自身安逸的养生之法。在与人和善之中,虽把自己的慈眉善目留在他人心中,更把他人的和气笑靥绽开在个人胸臆。这种舒畅和豁达,无疑会使人身心健康。  与人相处,不能宽以待人,善意析事,凡事总觉得自己吃亏,看哪个也不顺眼,对人尖酸、对他刻薄、事事处心积虑费尽心思,只能使自己心悸气短、头昏脑胀,到头来自己身心不安,甚至招惹病患临身。  与人和善既是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因
期刊
他是个21岁的大男孩,身高却只有80厘米,因为他惠有先天性佝偻病。由于四肢发育畸形,18岁之前容易发生骨折,所以他的童年。少年时期都是在自家炕上度过的。父亲在世时,像照顾婴儿一样长年累月地照顾他;父亲过世后,他希望自己像个男子汉一样赚钱养活自己。于是他自学了汉字,每天上网,帮助村民查询农业方面的知识,帮别人维护网站,发帖子……在旁人眼中,他能活下来就是个奇迹。可他并不满足于此,他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
期刊
曾几何时,禹作敏领导的大邱庄由一个华北盐碱地上的讨饭村变成全国最富有的村庄(当地曾有“宁吃三年糠,有女不嫁大邱庄”的民谣)。于是,禹作敏也被誉为“中国第一农民企业家”。  历史选择禹作敏作为个时代的代表,自然有它的道理。这个从盐碱地里长出来的他,从来就有一股天生的霸气和倔犟劲。1979年前后,村支书禹作敏想办轧钢厂,需要集资10万元,还得向其他村借5万元,村内有人反对,禹作敏既然说:“富不起来,我
期刊
王占双,吉林省前郭县瓜菜经纪人,前郭县八郎瓜菜协会会长,专业社主任。八郎瓜菜协会现有会员130多人,其中从事绿色瓜菜种植的120余人。协会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全县9个,镇的30多个村屯,带动农户20000户。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开发西甜瓜,到2008年,全县西甜瓜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  1986年,年轻有为的王占双同志在“一亩园三亩田”的科技田中找到了致富的门路,于是他经过考察研究,自创种植地
期刊
最近,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哲夫送给我一本书,书名很打眼:《执政能力》——一个县委书记的故事。说实话,《执政能力》很能唤起读者的欲望。时下,反映中国各级政坛的小说数不胜数,但以纪实文学的面孔出现,还属少见。  哲夫在书中一直想要反映两个方面的问题;为农民问题、尤其是土地问题而呼吁;为县级问题、特别是科学发展问题而书写。全书贯穿的主要是土地问题,资源问题、教育问题。绿化问题。作者通过秀水镇建设桃电二期工程
期刊
鹿耀世简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术副编审,北京美协会员,中国公关书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二十多年来,多项设计作品入选全国书籍艺术展览,部分作品获奖,并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小时候,我们家胡同口有个玩具摊,什么山东的“叫虎”、无锡的“阿福”、北京的“兔儿爷”……应有尽有。可这些都是泥的,怕磕碰。相比之下,木制玩具就结实多了。记得小叔曾给我买一件棒棒人小车,我用绳儿拉着它在胡
期刊
展现在眼前的这件名之《恶之花》的系列油画,乍一看,还以为是记录原子弹爆炸过程的写实摄影作品呢。作者相对白描式地再现了原子弹从触发到能量释放的瞬间。在金黄色的天幕下,火柱冲天而起,直达苍穹,几万英尺高。突然,蘑菇云盛开了,美丽的云彩舒展开来,那么优雅,那么自信,那么不可抑制,科技、艺术、人性毫不遮掩的、甚至如辐射波躲避不及似的一起加在眼前。心在撞击、在下沉。  看着如此恢宏而严肃、深沉的画面,我的第
期刊
阿锦长得五大三粗,粗犷豪放,但又粗中有细。这不把店开在北师大东南门,为了找这个店面,阿锦跑了不知多少地方,真应了那句选择比抉择更重要的话。阿锦参房正式开在了北师大东南门,一开店,就招来了不少人驻足进店咨询购买。  阿锦是山东烟台人,在烟台也是小有名气了,走南闯北,什么工作都做过。因在海边,当时根本没有考虑做海参生意,还想着在其他方面进行发展,后来绕来绕去,做的生意多了,但都不凑手,最后还是回归到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