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课堂情义氛围,打造最佳学习“场”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6策略”的“1”就是营造一种课堂“情义文化”,表现为“人人为师、互助共勉”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奠定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基础。
其他文献
阅读作为培养人们思维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的教育发展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尤其在近期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全国各地区又掀起一股浓厚的“读书热”。透过
摘 要:目前,只有个别学生上网是为了查阅有关信息或获取、下载学习资料等,大多数学生上网是玩游戏、聊天和交友,目的只是为了消磨时间,借以弥补空虚的心灵。因此必须让农村初中学生了解到“互联网太大了,这里面充溢着瑰丽,也暗藏着丑恶”的道理。农村初中学生上网,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切不可用“堵截”的方式,一定要学会“疏导”。  关键词:初中学生;网络;疏导  在农村,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大都用在了
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在20岁时,尝试文学创作,经过5年的磨练,终于有一些作品得以发表,但社会反响不大.接着他又开始经营出版业,与人合营一家印刷所.由于巴尔扎克缺乏经商的天赋
《师道》杂志1998年第6期曾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题,刊登了广州市白云区培英中学教师陈耀汉的事迹。
<正> 1如果你对自己梦想的热爱和渴望超过了你对失败或丢丑的恐惧,你就会成功。
期刊
走进魏晋,走进那绵长的忧伤之海,让生命在傍晚的苦雨中浸泡……仿佛忧伤是与生俱来,当刘伶乘鹿车、携酒壶、荷杖锸、至人穷处说"死便埋我"时,那透骨的绝望与忧戚不是令人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