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中TXA2和PGI2的变化异常及其防治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an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实验旨在探讨乙酰胆碱(ACh)、Ca++、氧自由基(OFR)对体外循环期间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可能作用及其内在联系。24只绵羊随机平分为对照组(C)、东莨菪碱(S)、硝苯吡啶(N)和过氧化氢酶(CAT)治疗组四组。常规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同时经其根部灌注4℃停跳液:C(仁济医院配方)、S(C+S17.5μg/kg)、N(C+N10μg/kg)、CAT(C+CAT10μg/kg)。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
我们观察了16只犬体外循环前、中、后肺顺应性、肺组织含水量和呼吸指数的动态变化及相关关系。发现体外循环转流期间和转流停止后肺顺应性非常显著低于转流前水平;肺组织含水量在完全转流期间和转流停止后明显高于灌前和并行循环时水平,其增高同肺顺应性下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转流停止后早期呼吸指数明显增高,并同肺组织含水量增高有显著相关。体外循环期间运用呼吸末正压通气对肺顺应性无明显作用,但可使灌注停止早期呼吸指
期刊
24只离体兔心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用Thomas液;经0.8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的Thoms液和加有0.3g/L普鲁卡因的Thomas液,进行2小时缺血停跳和20分钟的常温再灌注。结果表明:停跳液中不溶性颗粒可加重心肌缺血性损伤,过滤或加普鲁卡因的停跳液可使损伤明显减轻。滤膜扫描电镜检查,可见大量大小不等的颗粒及纤维。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