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经典生机再现

来源 :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6862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纪念《红星照耀中国》中文版出版8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新版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的《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是西方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第一部采访记录,它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复兴所做的艰苦努力打开了一扇窗。历经风雨80多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次将这样一部经典之作呈现给读者,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当代意义。

重读《红星照耀中国》,使我们始终不忘来时路


  《红星照耀中国》所记录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宛如一颗光华璀璨的闪亮红星照耀着万里征途。
  在书中12个篇章中,有一个篇章是专门写长征的,内容包括第五次围剿、举国大迁移、大渡河英雄、过大草地4个部分。埃德加·斯诺说:以前外国人所写的关于华南苏区的一切材料都是第二手材料。现在可以证实几个重要事实,这些事实清楚地说明了红军所取得的人民拥护的基础是什么。他披露了长征的统计数字:路上一共368天,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总长5000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每走114英里休息一次。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年盖雪的。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最伟大的业绩之一,并把当时“战略大撤退”的说法,第一次改成英文的“长征”这个词来表达。他认为红军的西北长征,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地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是造成英勇长征得以胜利结束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今天,当我们重读《红星照耀中国》,再现当年埃德加·斯诺为整个世界呈现的第一手资料,会更加深刻地體会到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重读《红星照耀中国》,使我们学会怎样讲好中国故事


  从1936年6月开始,埃德加·斯诺在苏区的采访持续了4个月之久,他通过实地观察与访谈的方式,对共产党、苏区人民的生活以及精神面貌作了通盘了解和多角度的把握,这些都成就了这部作品的可信度。
  诸如,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的人?他们是不是留着长胡子,是不是喝汤的时候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是不是在皮包里夹带土质炸弹?共产党人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他的纪实写作毫不做作,质朴、真诚而丰满。
  特别是对许多革命家的描写,也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味道。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毛泽东的形象就这样活生生地出现在了你的眼前。
  正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驻华外交官谢伟思所说:作为记者,斯诺对帮助西方认识和了解中国国内所发生的巨变作出了(而且不断作出)不可比拟的贡献。……被许多西方人誉为中国的朋友和解释者。

重读《红星照耀中国》,使我们更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


  《红星照耀中国》曾引起过巨大反响,鼓舞过许多热血青年走向革命道路,成为一代人共同的记忆,在当今社会依然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国历史学家拉铁摩尔说:“在人们政治上陷入思想苦闷的情况下,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就像火焰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
  《红星照耀中国》不止影响了一代中国人,也吸引了白求恩、柯棣华等许多国际反法西斯战士,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人民反抗日本的侵略。
  燕园是当年埃德加·斯诺赴西北采访的出发地,也是回来后整理资料的写作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又于1960年6月来到北京大学,时隔4年,他再次重返故地。
  1973年10月19日,埃德加·斯诺的一部分骨灰安放在北大未名湖畔。正如他生前所愿:“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
  埃德加·斯诺为何如此深情地眷恋着中国?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翻身求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感染了他、打动了他。
  正如他英文原著书名所表明的深刻含意:它宛如一颗光华璀璨、熠熠闪亮的“红星”,永远照耀朝气蓬勃的新中国。
  (作者系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王锦慧)
其他文献
【摘 要】2012年底,一档名为《罗辑思维》的网络自媒体脱口秀节目在优酷网上线播出,此后每周更新。近一年时间以来,《罗辑思维》持续更新50期,优酷网播放总量超过五千万,已由一款互联网自媒体视频产品,逐渐延伸成长为全新的互联网社群品牌。本文将从其节目特色、节目发展应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对《罗辑思维》进行介绍与分析。  【关键词】罗辑思维 特色分析 互联网社群  《罗辑思维》由资深媒体人、前央视《对话
【摘 要】 制度包括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的社会规则,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数量和披露质量受到所嵌入制度环境的影响。文章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08—2012年在我国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市场化进程、法制水平、政府干预程度和社会资本这一系列制度环境因素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环境与会计信息透明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地区市场化总体进展越快、法制化水平越高、政府干预程度越
【摘 要】目前,国内外对潜水者的探讨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为了更好地了解“宽带中国”战略背景下,手机网络对潜水者的影响因素,笔者选取了微信平台的朋友圈作为探讨的出发点。根据最新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手机网民用户已达到5亿,并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在这种背景下,为了鼓励更多网民出来发言,活跃社交平台,为其他社交网站提供发展借鉴经验,增强手机社交网络的用户粘度,本文进行了相关探索。  【关键词
【摘 要】我国博客新闻网站目前几乎呈现一种空白的状态。除少数网站如“虎嗅网”、“爱范儿网”等在不断尝试外,其余均采取观望态度。虽然中国博客新闻网站尚不成熟,但其呈现出来的许多特色越来越受到行业的关注。笔者尝试通过对“虎嗅网”的分析,研究中国博客新闻网站的现状及未来。  【关键词】博客新闻网站 虎嗅网 第二落点  2011年,美国在线宣布以3.15亿美元收购《赫芬顿邮报》。2012年,《赫芬顿邮报》
【摘 要】在信息即时传播的新媒体时代,媒体和公众是战争的第二战场。为了同时打赢战场和所谓“公理”两条战线,西方国家的军官们巧妙运用军事文化软实力,通过军事行动代号的命名千方百计地妖魔化对手,将战争的真正战略意图隐藏起来,摆出捍卫弱者的姿态以及借口反恐和宣扬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观等手段,为战争“正名”。  【关键词】新媒体 军事行动  进入21世纪,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信息即时传播的新媒体时代的到
【摘 要】随着社会化媒体对传统媒体的不断冲击,整个传媒行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既是一个新媒体的时代,同样也是传统媒体进一步发展的契机。传统媒体和社会化媒体各有优势不能互相取代,唯一能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方法就是媒介融合。融合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问题,也需要传统媒体的从业者,社会化媒体平台的提供者,普通的社会大众和政府的相关监管机构的多方努力。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 传统媒体 媒体融合  社会化
【摘 要】本文以《人民日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报道数量分布、体裁、立场等方面进行编码、量化,力求总结媒介对这一新群体的媒介形象及其话语权报道的现状,分析报道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大众媒体、受众等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态度、认识、交流提供实践范式。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人民日报 媒介形象 话语权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工业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产业
在北美,11月11日恰好也是个节日,而且是很郑重、很重要的节日——一战终战日即国殇日。  这一天对北美人、尤其加拿大人而言十分重要,人们要戴上血红色的虞美人花,参加各种纪念烈士的活动。在加拿大尤其郑重,是因为戴虞美人花的习俗,源自1915年的佛兰德斯战役,这一战加拿大死伤6000多,是迄今加拿大士兵一次死伤最多的战役,阵亡士兵墓地上开满了血红色的虞美人花,前来凭吊战友的军医约翰.麦克莱因中校为此赋
32岁的小楠肠胃一直都不太好,有时会觉得肚子不舒服、腹泻,可是去了卫生间又结不出大便。他去武汉协和医院看病,医生说他需要作一个肠镜检查。小楠早就听说作肠镜检查不舒服,所以不愿意检查。医生笑着对他说:“你可以作水交换肠镜啊,这个检查与普通的肠镜检查相比不适感轻,而且医生可以看得更清楚。”小楠听了很高兴,决定就作这个水交换肠镜检查。  检查过程中,小楠没有感到腹痛腹胀不适,也不需要变换体位和医生助手辅
哈尔滨市阿城区龙涤小学是首批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多年来,我校先后开展了“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等课题实验,分别获得了黑龙江省及全国优秀课题奖。现正进行“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这一课题的实验,此课题于2013年被确定为了国家级重点课题。这些课题立足于素质教育改革,目标指向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实验进行得扎实有效,取得了良好效果。  学校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