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男与B男之间,我为何选择了真实而庸俗的这一个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上一个已婚男


  再过几个月,林蔓就三十岁了。三十岁还单身未婚的女性,无论其他条件如何,都被一视同仁地当做路边的烂菜叶——是个人都能过来踩你一脚,不讲道理的那种。
  她看了一眼不远处的设计总监办公室,灯开着,方致成也还没走,心头突然闪过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自从上次她借着酒意留下方致成,做了男女之间爱做的事……之后,对方依旧与她偶尔吃饭看电影,半夜开车去山顶看夜景,默契地在公司扮演合作无间公正无私的好同事,但他绝口不提那一夜,也没有任何表态的迹象。
  方致成在本城这个小小的圈内也是叫得上名号的人,业务能力自不用说,身材样貌都相当出挑,为人风趣,更有明显区分于当地大多数男人的绅士风度与修养——唯一的缺点,大概是他已婚这个事实。
  林蔓在年会上见过方致成的老婆——一个温柔朴素的女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站在方致成身边,她未免显得过于“平凡”。
  面对这样的“竞争对手”,林蔓无疑多了几分信心。数次捕捉到他不经意间流连在自己曲线上的目光,她终于选择做那个更勇敢的人,把他“拿下”了——就暂且使用“拿下”这个词吧。林蔓不是情窦初开的青涩少女,她知道男人不表态是什么意思。
  正思绪万千的时候,方致成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林蔓面前,轻轻敲了敲桌面,看她一时回不过神的样子不禁失笑,“想什么呢。”他指了指电脑屏幕说,“东晟的延展图做出来了,你选一组,我发过去给他们看看。”
  林蔓回过神,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她匆匆扫了一眼,抓起手机和包,“A,第一组就挺好。我还有约,先走了。”而她即将赴的这个约,却是可以预知的不甚愉快。

不想结婚的结婚对象


  在地下停车场找到了周宇的车,林蔓系好安全带就开始在微信上一一回复工作群。
  上个月在老同学聚会上认识,周宇就对林蔓展开了猛烈的追求,频繁约她,带她吃遍所有新开的餐厅。
  “庸俗得真实”是林蔓对周宇的总结,因为他仅有的几个兴趣爱好也绕不开吃喝赌。三本毕业后依靠家里关系进入机关单位工作,自己也有一些别的赚钱门路,甚至在距离市中心10分钟车程的城中村,拥有一栋自建三层小洋房。某天偶然间聊到生育问题,他状似不经意地说,我妈说必须头胎男孩,怀上了才能登记——不过你放心,我妈认识一个老中医,能保证怀上男的。
  都2018年了,怎么还有这种“迷信”!?再说了为什么要我放心……林蔓努力把滿腹的吐槽咽下,报以“啊,这样啊”的表情。
  如此这般,林蔓不想再继续。这样的男人或许是当地大多数女孩的理想对象,但绝不是她想要的男人,更没有玩暧昧的必要。周宇似乎心情不错,边开车边哼着歌。约摸着4首抖音神曲过去,林蔓终于放下手机,“能换个频道吗?”
  对方的表情依然轻松,切到交通频道,询问她想吃什么。林蔓深呼吸,正准备第N次说出拒绝的话,面前却出现一大束粉玫瑰——上次送的金边紫色包装纸花束被林蔓小声嫌弃了几句,他竟然记在心里了。周宇略带得意地说,好看吧?
  方致成从来没有送过花,更别提记住她的喜好,虽说她也一直没有开口要求过什么。林蔓一直以为这是成年人之间的交往,在一起的时候开心,大家各取所需,没有过多的约束也无需矫情。
  但是这一天,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职场硝烟,怀里这束花隐隐散出的沁人香气,不动声色地击中了林蔓心里的某根弦。林蔓听见自己说,“吃印度菜吧,上次那家。”
  A是爱而不得的理想男人,B是甩不掉干脆拖着的鸡肋男人。林蔓的周末开始变成一道选择题,周旋在A和B之间,换得一些短暂的轻松愉快,意外地度过了一段相对快乐的日子。就在蠢蠢欲动的良心谴责要冒出头的时候,林蔓的父亲突发心梗住院了。
  她是独生女,亦不忍心年迈的母亲太过劳累,她开始奔波于公司和医院之间。医院床位紧张,林蔓辗转托了几层关系,最后也只能安排在六人间,父亲晚上根本无法好好休息。
  周一早会结束,林蔓在茶水间泡着咖啡,正在考虑要不要拜托表舅妈在医院疏通一下,方致成突然出现,并反手把门关上了。他一言不发地把手机递给她,脸上阴晴不定地闪过许多情绪……其中甚至有恼怒?
  翻过一张张手机截图,林蔓的脸上渐渐发烫,心跳加速。铺天盖地而来的羞愧与巨大的震惊让她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是一封群发邮件,内容是一个本地论坛的爆料帖截图和原帖链接,认识他俩的人都能轻易辨认出来,甚至连林蔓小区大门都拍到了。她无措地望着方致成,无法确定面前的他在想什么,是选择和她一起面对,还是撇得一干二净。
  僵持了一会儿,方致成最后什么也没有说。他走之前深深地看了林蔓一眼,那一眼让林蔓明白,他们结束了。
  这个她曾经视为白月光的男人,与她把酒言欢聊通宵也不够的男人,与她耳鬓厮磨快活过的男人,从未想过与她真正地,公开地在一起。原来她从未拥有选项A。
  林蔓已经忘记自己是怎么回到办公室的。她与几个项目组交待了工作,然后赶往医院。在她走出去的时候,四面八方而来的目光如芒刺在背。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所谓“普世价值观”,一旦出现婚外恋,不管已婚的是哪一方,事件中的女性总是人们优先谴责的对象,也更为人不齿。本城这么大点圈子,不出意外的话,今天之内就能传遍,经过午休时间的二次发酵,将出现更多绘声绘色的“细节”。
  林蔓站在病房门外正心乱如麻,却被路过的护士喊住了,告知她父亲今天早晨已经转到了单人间。年轻的主治医生正好查完房,笑着说,早知道你是宇哥的朋友,我就早点安排了。以后有什么需要随时找我,别客气。林蔓没有对周宇说过病房的事,但他知道她父亲住院,最近为此十分疲惫。然而,这样不动声色的帮助是林蔓没有想到的。   门关上,新病房里很安静,父亲输着液在闭目养神。床头柜上有一只素净的观音瓶,插着一支大红色的康乃馨。林蔓突然发现,一直以来固执而天真的是她自己。
  她还在斟酌要怎么感谢周宇,对方的信息就发过来了。“一会儿有空吃个午饭吗?你想吃什么”林蔓忍不住嘴角上扬。这个永远只知道约饭和送花的庸俗男人,此刻给予的却是她最需要的温情与踏实。

潮水退去留下真心人


  身边人的花边新闻无疑是最好的下饭菜,流言带来的压力并不比林蔓预料中的小,连服务的甲方单位都传遍了,随之而来的一些明暗试探让她心力交瘁。再三考虑之下,她申请了停薪留职,专心照顾父亲。交接工作那天,老板惋惜的眼神让她心生愧疚,但也别无他法。
  简单收拾了一些衣物,林蔓开始留在医院照顾父亲。好几次夜里,神经衰弱的她被走廊的动静惊醒,拿起手机,第一个想起的人竟然是周宇。就这么一个人,不太高也不算瘦,却踏踏实实地生活,真心实意地待她,对她在圈子里的流言毫不知情,对她偶尔发的无名火也照单全收。看上去永远不紧不慢,林蔓竟觉出他对自己有种隐隐的志在必得。
  难道他一开始就对自己这么有信心吗?林蔓想着,沉沉的困意复又袭来。这天傍晚,周宇买了果篮和保健品送到住院部樓下。或许是那天他穿的衬衫合身,亦或是那天的晚霞太美。头一回,林蔓叫上他一起进病房,算是默许了这段关系。周宇不再是选项B,他名正言顺地入驻了林蔓的人生。
  和周宇在一起的时间里,虽然没有林蔓想要的琴瑟和弦,许多观念也谈不上契合,但是林蔓开始贪恋这样安稳的日子。或许她早就该找这样一个适合过日子的人,和大多数人一样,按部就班地谈恋爱,结婚生子。
  所以当周宇说,他为了帮朋友,低价盘下了一家书咖,希望林蔓可以帮他打理,重新经营起来的时候,林蔓没有多加思索便答应了,并且正式辞去了广告公司的工作。
  周宇终于如愿以偿地牵起了林蔓的手,他并不十分大的眼睛里,露出了满足的笑意。
  接下来的半年,一切都水到渠成。林蔓父亲的身体逐渐好转,已经回家休养,只需按时服药,定期回医院复检。父亲出院后,书咖的装修提上日程。和许多人一样,林蔓也一直有开咖啡店的梦想,之前收集过不少资料。刷墙,定菜单,各种采购,书咖一天天地逐渐成为林蔓梦想中的样子。利用之前积累的人脉资源,书咖开业前就做足了预热,试开业那天人潮涌动,店里满座,外带窗口也排起了长龙。那一晚,周宇求婚了。林蔓平静如水,她找不到说不的理由。
  依照当地习俗,两人回老家举行了仪式,跪着给婆婆敬茶的时候,婆婆笑吟吟地说,我们家头胎必须是男孩儿,二胎也是,你可得加把劲儿啊。
  宽大的袖子底下,周宇紧紧地握了握林蔓的手,递了个眼色。林蔓乖巧地答,我知道,妈。
  蜜月旅行按照林蔓的意思,选在日本伊豆。伊豆的雪景一如旅游网站的宣传照,绝美而肃穆。下榻的酒店在半山腰,有好评如潮的室外温泉,两人放下行李就直奔温泉池,走到半路才想起手机和钱包都没带。林蔓折回去取东西,吩咐周宇先去挑个景观好的位置。
  周宇手机一直没换新的,他对数码产品的更新迭代没有兴趣,不影响使用就行。“叮”地一声,他的手机屏幕亮了,无数条未读推送中,夹着一个眼熟的某论坛APP热闻推荐。
  林蔓从来不知道周宇有逛这个论坛的习惯,也从未听他提起。但是这个再熟悉不过的论坛,促使她点开了推送。点击头像,再点击“我的帖子”
  显示只有一条半年前的匿名发帖记录,是那个她永远也忘不掉的标题。原来一切都是周宇设下的圈套,是他找人偷拍了林蔓和方致成的亲密照,并将其广而传之,好让林蔓备受非议,也让她知难而退。
  林蔓迟疑了两秒,把那个论坛APP从周宇的手机里删除了,这也会成为她和周宇之间永远的秘密。毕竟,现世安稳,她不想回到那个兵荒马乱、心无着落的时刻。这样,挺好。
  编后:周宇对林蔓是真爱啊,明明知道林蔓脚踏两只船,甘愿头顶一片绿油油的大草原还要追求她,就这个品质来说,真的比那个已婚乱搞男强太多了。男人啊,特别是结婚的男人,不需要太有才华,也不需要太有品位和相貌,两个人平平淡淡过好日子,比什么都强。因为,当你和父母生病时,你需要的不是谈吐和崇拜,而是一个可靠的臂膀。
   编辑平凡
其他文献
从小就是艺术神童  黄永玉1924年7月9日出生湖南省的凤凰县,土家族人,擅长版画、彩墨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国宝级画家,仅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黄永玉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  黄永玉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他小时候是艺术神童,版画、油画、国画、雕塑等均无师自通。他曾是弘一法师的三个方外弟子之
期刊
“纪大人”转型  张国立,生在天津,长在北京,童年、少年却是在陕西渭南度过的。渭南的生活给他的印象最深,那时他特爱吃西瓜、红薯和水晶饼。因此,8年的渭南生活让他过得衣食无忧,然而之后的2年却让他吃尽了苦头。  那年,16岁的他随家人来到贵州凯里,做了一名铁路工人,每天不是修桥墩,就是打隧洞,而且工作“三班倒”,加上饮食上严重不足,使年幼的他感到很疲倦,经常捂着被子哭。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总想着
期刊
心虚的父亲:10年前的一夜情人找上门  2014年8月3日下午3点多钟,在福州洪甘路帮儿子打理酒店的朱宏民,突然接到一个女子电话:“朱老板,我是刘晓薇,还记得我吗?”朱宏民的眼皮跳了一跳,他当然记得。因为他和她之间有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58岁的朱宏民是福州本地人,和妻子吴敏在福州洪甘路从大排档做起,到经营海鲜酒楼,生意越做越红火,不到十年,资产就有了上千万。  2004年7月,朱宏民的独生子朱
期刊
一个陌生的亲情号码  2018年7月23日,榕城46岁的公司女老总柳敬晴在出差的路上遭遇了车祸,当场死亡。消息传来,柳敬晴的丈夫毛周和女儿毛小缘痛不欲生。  料理完妻子的后事,身为画家的毛周对着妻子留下的事业一筹莫展。毛周生性淡泊,不喜欢商场上的尔虞我诈,所以,他从不参与妻子的事业。而柳敬晴天生是一个商场战士,她用自己的魅力和魄力在商场上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虽然夫妻俩的选择和喜好不同,但
期刊
试管婴儿,弟弟捐精  2015年11月2日,正在深圳洽谈业务的台湾籍老板邱万浩突然接到台湾弟弟邱子豪的电话:“哥哥,不好了,我的儿子邱胜伟被检查出得了白血病,医生表示如果不能在半年内找到合适的骨髓配型,他就会离开我们,所以我想让侄子邱悦做一下配型检查,看看能否配上……”邱万浩震惊不已,半个月前他刚从台湾到深圳,那个时候8岁的侄子邱胜伟还活蹦乱跳,没想到现在居然被检查出得了白血病。  第二天邱万浩签
期刊
一部电影,让自称“男性猎人”的娜思佳·蕾布卡名声大噪。   2018年,俄罗斯反对派领袖、反腐败基金会负责人阿列克谢·纳瓦尼在YouTube上发布了一部调查电影《游艇、寡头、女孩:男性猎人牵出的贿赂者》,影片中,俄罗斯金融巨头奥列格·德里帕斯卡与时任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内阁副总理、现任俄罗斯政府办公室第一副主任谢尔盖·普里霍季科同乘游艇出行,在娜思佳陪同下,他们讨论了商业发展和国际政治议题。纳瓦
期刊
一身正气的大叔  2017年5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南昌鑫美特传媒文化有限公司的电话,聘请我担任一部电视剧的编剧,每集3万元。  我网上查了一下,鑫美特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没什么作品,公司知名度不高。公司董事长叫周晓,武大新闻系毕业,一直从事媒体工作,先后担任《人民日报》、新华社高级记者,后来调到教育媒体工作。我手头正好没什么事,便欣然前往南昌。  周晓特意推了别的事情,在办公室等我。
期刊
医生,我没钱  临近年关,病房里的病人陆续出院,实在不能出院的也开始软磨硬泡向主治医生请假,希望在家吃过年夜饭再回医院。  晚上七点,急诊室难得清闲,我趴在护士台和几个护士聊天,几个实习的小护士抱怨过年不放假,不人道。老护士们打趣,提前知道了,你就不当护士了。  120的救护声传来,几个人齐声哀叹,赶紧调整好状态。  “流浪汉,深度昏迷,高烧40℃,没姓名,没家属,晕倒在路上。”随车医生简单跟我交
期刊
不要彩礼的女人  胡锟从来没想过能娶到余绍芳这么好的女人。他自幼丧父,母亲又是个药罐子,家境一直比较困窘,交往过的几个女朋友都被家里的中药味和寒酸味吓走了。  2015年8月,年过三十的胡锟偶然认识了二十六岁的余绍芳。余绍芳来自山西,模样周正,皮肤黑黑的,力气很大,一个人到湖南闯荡,做食品生意,胡锟是第一个给她温暖的异乡人。两人说话投机,常常在一起聊天,互有好感。直到有一次,胡锟喝了点酒,借着酒劲
期刊
别人家的孩子可以,我们也可以  李青华是苏州市吴中区的一位国企职员,丈夫蒋勇先在一家外贸公司做销售,收入颇丰,独子蒋家辉在重点高中就读。外人看来,这是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但这份表面的平静在蒋家辉高二时,被李青华亲手打破了。  事情还得从李青华的同事彭娟说起。彭娟早在女儿读初中时,就计划要将女儿送往新西兰高中求学,以获取当地的“高考”资格,大大增加孩子考上国际高等学府的可能性。  李青华得知后,十分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