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森林害虫遗传防治研究进展

来源 :河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y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传防治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害虫防治方法,其防治效果好、专一性强、安全性高,具有化学防治无可比拟的优点。阐述了辐射不育、化学不育、杂交不育、不育基因生物工程、有害基因生物工程等遗传防治技术在控制森林害虫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森林害虫遗传防治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运用SWOT分析法,论述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发展过程,并对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系统的分析,正确认识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提
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大小约为18-23 nt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其发现被誉为2002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首。miRNAs由具有发夹结构的70~90个碱基大小的单链niRNA前体(pre-miRNA)
本文通过对非授权频段上LTE和Wi-Fi共存技术的相关概念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展望了这一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的探讨腺病毒E1A基因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用人鼻咽癌CNE-2Z细胞为靶细胞,分别用PBS,Ad-β-gal, Ad-E1A作用48小时后,用6MVX线分别给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中最近发现作用最强的蛋白,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具有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在正常成熟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抑制
视网膜退行性变疾病是严重的致盲眼病,对于这类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阻止病变进展和恢复视网膜功能的治疗方法。其中,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组以进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