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精播高产技术要点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_te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产与低产是相对而言,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生产技术的逐步提高,产量节节攀升,在同一地区人们对高产、低产的认识也随之变化。
  根据当前的小麦生产水平,本文试图探讨亩产500~750公斤的小麦精播高产技术。
  一、播量与产量
  小麦高产三因素,即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通俗的说法是:穗多、穗大、粒饱、产量高。小麦是分蘖作物,分蘖可以成穗。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多分蘖、多成穗、成大穗。如果播量过大,分蘖瘦弱,也会少成穗、成小穗甚至全部为无效分蘖、不成穗。试验证明,在畝产500~750公斤范围内,每亩播量10万(有效粒,下同)的产量比20万的还高。二者群体结构形成过程有显著差别,而成穗总量基本相同。播量10万的单株成穗不少于3个,而播量20万的单株成穗不到2个。可见小麦分蘖对群体结构有明显的调控作用。此外,每亩播量10万的茎秆比较粗壮,单穗粒重明显较高,籽粒较多,千粒重也稍高。
  当前,小麦在生产上存在大播量问题,每亩下种量15公斤左右,撒播麦田下种量就更高。这样从小麦苗期开始,就在大群体中生长发育,过早封行。在荫蔽弱光下,基部茎节细弱。在抽穗前后,群体过大,中下部叶片提前发黄,过早失去光合功能,还容易诱发白粉病、纹枯病。总之,大播量、大群体、弱个体的最后结果是茎秆细弱、拔高易倒伏,穗小产量低。
  二、精播量与精播
  在小麦生产上,从粗耕粗种、大播量到精播量细种细管,是大面积跨越亩产500公斤并向更高产更稳产发展的重大变革。
  小麦种子,尤其是自留种子,应该保持纯度,及时翻晒,防止虫蚀、霉变,保持种用质量。播种前进行精选,查千粒重、做发芽试验。按每亩基本苗要求或有效粒数,计算每亩下种量。例如种子的发芽率为85%,千粒重为50克(即每0.5公斤1万粒),则需下种5.8公斤。如果每亩要求20万基本苗,则需下种11.7公斤,从精播量角度看,后者显然是下种量过大。但由于小麦种子的来源及储存条件不同,它的粒重和发芽率各不相同。
  播种机播前应该认真校正和调试,播种速度不能过快,使之符合下种精准的要求。
  整地是小麦精播的基础,应该实行深翻、旋耕、钉耙配套作业,进一步提高小麦播前的整地质量。
  三、肥水管理
  “收多收少在于肥”。毋庸置疑,要高产就要加大施肥量。但是,小麦高产是各项增产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施牛粪尿为主的农家肥转变为秸秆麦田培肥土壤,是施肥的重大变化。秸秆麦田培肥必须秸秆粉碎与深翻耕作相配套。施复合肥做底肥,应先撒肥后旋耕。施肥要均匀,防止小麦点片倒伏。
  河南南阳大部分土壤呈中性,质地黏重,保肥力强。在小麦生育期内,又是少雨季节,不会产生地面径流,不用担心肥料流失。因之,小麦可以用复合肥做底肥,一次施入。对壤土、沙壤土,应底肥、追肥相结合。
  对于亩产500公斤以上的麦田,施肥量怎样确定,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测土配方施肥,办法虽好,但在耕地分散的个体经营条件下,推而不广。目前,仍处于经验施肥阶段。我们应该根据各自的施肥经验,参照小麦营养吸收规律,逐步形成适合不同条件的小麦高产施肥方法。
  南阳土壤缺乏硼、锌两种微量元素。实践已经证明,在小麦播种前,把这两种微肥与复合肥充分混合做底肥,或者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叶面单独喷施。这两种办法增产效果都非常显著。目前,还没有引起重视。
  冬浇、春浇,稳中求高。南阳小麦的播前整地时段在9月中旬到10月上旬,旱涝的概率很低,不过有的年份雨量偏少,底墒不足。冬季一般雨雪稀少,麦苗在缺墒中越冬。2月到3月中旬是小麦返青到拔节时段,往往雨水偏少,春雨来迟,在干旱中拔节,无效分蘖增多,很难形成高产群体。为弥补自然降雨的不足,小麦的冬灌和春灌就成为求高产保稳收的关键措施。
  目前,多用抽水机配上可移动的软管进行农田灌溉。与以往的土渠配套大水漫灌相比,节约耕地、杜绝渗漏、灌水方便。今后,必须建设高标准农田,用好地上水、开发地下水。
  四、选用高产品种
  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土质、耕作习惯各异以及产量水平的差别,适应的小麦品种差别很大。即使在同一地区,由于产量不断提高,品种不断推陈出新。
  目前,适于小麦亩产500~750公斤的新品种不断涌现,使小麦超越千斤成为可能。这些新品种的共同特征是:株高一般75~80厘米。形态特征是:茎秆粗壮、抗倒伏、竖叶型,有利于通风透光,旗叶宽厚深浓,不干尖,光合功能期长,有利于灌浆攻籽;小穗较密,灌浆速度快。
  选用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品种还应考虑:经示范种植,适合本地气候条件;对条绣、白粉、赤霉抗性好;营养与加工品质较好,属于中筋、强筋品种;属于弱冬性或是半冬性,适播期比较长。
  大面积田间调查发现,目前品种退化比较突出,不少麦田出现退化植株(茎秆细高,穗小叶小),这是品种应用时间过长、种质退化的标志,应该提醒用户立即更换。
  小麦田间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麦田杂草如燕麦草及多种阔叶性杂草,应及时喷药防治。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麦蚜、红蜘蛛等病虫害交互发生,农民往往不太重视,特别是赤霉病,是小麦毁灭性病害,必须防重于治。其大发病的气候条件是阴湿多雨,大面积麦穗干枯,防治措施:在小麦抽穗和扬花期喷打多菌灵2~3次,提前预防。同时与吡虫啉、粉锈宁(三唑酮)等混合喷打,可以病虫兼治。
  小麦精播高产,确保粮食安全。目前,可让一批条件较好的种粮大户和可靠的农业科技人员长期蹲点,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探索小麦精播高产的技术措施,逐步形成一套适合当地的技术操作规程。典型引条路,启发一大片,创造条件,逐步发展。
  (河南省南阳市农科院 黄功武 袁泽旺 薛月华)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实践活动“岭南荔枝,万人团购”为例展开研究,以真实参与的直播项目为载体,对岭南荔枝销售的现状、岭南荔枝直播助农的现实意义与发展趋势、直播助农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主要问题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讨。旨在探讨直播助农电商新业态模式,探索推进产品特色与地方特色宣传,扩大农村电商资源平台与信息种类,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直播助农;农村电商;乡村振兴  新时代背景下
期刊
摘 要:《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文献,其中的理论与实践原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针对当前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网络技术冲击、社会就业环境和自身发展不足等问题,新时代农林类高校应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创新方法与追求真理相统一,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关键词: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
期刊
摘 要:农村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失能化形势严峻,加强农村失能老人养老服务建设尤为迫切。调查结果表明,轮流奉养下的家庭养老是农村失能老人的主要养老模式,但是农村失能老人家庭养老服务面临诸多挑战:居住环境不稳定、经济供养压力大、照料资源供给有限、精神慰藉被忽视等。社会工作是农村养老服务网络中重要的专业力量支持,可以从强化政府主导、完善社区照顾、提升家庭养老服务水平等方面完善农村失能老人家庭养老模式。 
期刊
读者郭强问:猪水疱性口炎病怎么防治?  答:猪水疱性口炎病属于弹状病毒科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特征为病畜舌面黏膜发生水疱,口流泡沫样涎。  防治措施:除常規的严密消毒、认真检疫外,在发生过该病的地区可接种疫苗预防。一旦发生,应按国家指令进行隔离、消毒,或施以捕杀处理等措施尽快扑灭病源。注意猪舍和放牧地的条件,以防病毒的侵入。在发现有其他动物感染本病时,应积极予以封锁隔离,防止本区域的
期刊
读者张兰英问:如何让蔬菜苗齐苗壮?  答:选择种子。向正规单位和信誉好的公司及大學科研机构选购种子。  处理种子。播种前,打开种子袋,去除瘪籽并晒种消毒。用清水淘洗种子数次,洗去种子表面的杂物和病菌,然后浸种。  控制温湿度。育苗时夜温以10℃~15℃为宜,以免形成徒长苗。幼苗出土前的土壤湿度也不可太大,适宜蔬菜育苗的床土含水量为土壤持水量的60%~80%。否则,不但透气性差不利于出苗,而且出苗后
期刊
读者何志勇问:果园如何科学秋施基肥?  答:一是喷施沼液,浓度30%~50%,每天上午10时之前或下午3时之后进行,随用随喷。沼液应从正常产气3个月以上沼氣池中提取。使用前,在池外静置2~4个小时。加入时,用纱布过滤,防喷头堵塞。二是9月下旬穴施或沟施有机肥,亩施4000公斤以上,混施尿素40~50公斤、过磷酸钙100~150公斤及适量生物钾肥等,深度20~30厘米。(农 科)
期刊
读者张小明问:如何治疗小鸡不消化?  答:小鸡不消化可能是嗉囊积食,又称硬嗉病。治疗方法如下:  冲洗法:用注射器从其喙部伸入咽内,将水注入嗉囊,使其中的积食膨胀,然后用手轻轻揉捏嗉囊,让积食与水混合变为稀液,最后将鸡倒提,轻按嗉囊,使稀液由食道口排出。嗉囊内的积食排空后休息半小时,便可喂少量易消化的饲料。  泻下法:给小鸡灌服或往嗉囊内注射食用植物油2~10毫升,然后从上到下轻轻按摩嗉囊,使积食
期刊
长垣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2016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达55万亩,总产量33万吨,占粮食总产的38%以上,确保玉米的增产增收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但“玉米大肚汉,能吃又能干”,玉米施氮肥量大的问题普遍存在,实现玉米施肥减量增收,是实现整体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关键。  一、玉米施肥分区  按照长垣县地貌、土壤、土体构型、产量水平等,将全县划分为西部高产区、中部中产区、东部低产区3个玉
期刊
花生是豫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目前,发展花生生产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合理选择品种  花生要高产,良种是基础。河南省邓州市花生以夏播品种为主,适应生育期在100~115天。通过试验示范,适宜邓州市推广的花生品种有远杂9102、远杂9307、开农41、郑农花7号等。  二、合理施肥  (一)施肥原则  1.有机肥和无机肥料相结合。两者结合能够取长补短,缓急相济,充
期刊
本刊訊 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综合研究处处长李煊一行3人就现代种业发展问题到新乡市进行调研。  调理组一行首先到河南省农科院平原示范区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详细了解了该基地的建设情况,对该基地现代农业展示和示范给予高度评价。在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乡加工基地、原阳富源种业有限公司和延津邦邦种业有限公司生产加工场,李煊详细了解了上述种子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产品销售等情况,与大家进行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