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为年少轻狂付出的代价

来源 :分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宿舍老大结婚,舍友群里热闹了好一阵。老大千叮咛万嘱咐,“这可是我一辈子的大事,你们都得来。”舍友们都明白,她是想给朱叶和胡玲玲创造机会,缓和一下她们的关系。
  当年,她们一个寝室八个人,朱叶和胡玲玲的关系最好。后来,她俩却闹掰了,有聚会的场合都会避着对方。
  胡玲玲和朱叶从婚礼现场出来,老大还在后面叮嘱她们,“你俩以后都给我好好的。”
  朱叶开车来的,她先送胡玲玲回家。胡玲玲的肚子已经显了怀,要当妈的人了,温和了很多,不再像当年那般张牙舞爪。
  朱叶先开了口,“这几年,你……还好吗?”
  胡玲玲却答非所问,“他们最终还是离了婚,我爸又有了别的女人。早知道会是这样,我当年就不该那么折腾。”
  舍友们谁也不知道,当年胡玲玲和朱叶反目,是因为胡玲玲她爸。
  二
  胡玲玲她爸长得年轻,打扮也跟得上潮流。几乎所有见过胡玲玲爸妈的人,都会有同一个疑问,“你妈是不是富婆?”
  胡玲玲解释过很多遍,她爸只是长得年轻,其实跟她妈差不多大,俩人年轻那会是自由恋爱结婚的,根本不存在其他原因。后来,她听得多了,也入了心。她偷偷观察过她爸妈,两人很少在一起腻歪,看不出半点恩爱。有时他们吵得厉害,她也忍不住怀疑,她爸终于嫌弃她妈了,他是不是在外面有人了?每到这时,她爸和她妈就会迅速统一战线,“闺女,你能不能盼你爸妈点好?”
  直到她上大二的时候,她爸妈提出离婚,她这才明白,这世上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猜疑,她以前的那些担忧都是埋了伏笔的。
  她问过她妈,是不是她爸出轨了。她妈支支吾吾地不肯说,只说让她别管了,反正她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独立了,也不存在选择跟谁过的问题。
  胡玲玲嫌她媽太怂,她跑去跟她爸闹。为了给她妈出这口气,她跟踪了她爸很久,终于逮到一个绝好的机会,气势汹汹地奔去捉奸现场。
  胡玲玲万万没想到,在酒店的房间里,她看到的女人竟然是朱叶,她的舍友,她最好的朋友。她原本准备好的那些大招,一点都没用上。她越想越委屈,红着眼圈冲朱叶骂了句“不要脸”,从此跟她绝了交。
  她爸妈最终还是离了婚,他爸又有了新的女人,幸好,她妈也很快有了自己的幸福。这几年,她结婚,怀孕,性子逐渐柔软,当年的情绪早已放下,这才想明白,朱叶可能只是个替死鬼。
  她决定捅破这层纸:“朱叶,我一直想不明白,当年你为什么要帮我爸?”
  前面路口信号灯转了黄,朱叶轻轻踩了刹车, “因为,我喜欢过他。”
  三
  大一报道那天,朱叶早早办好入学手续。
  快到中午的时候,其他几个女生才陆续进了宿舍,身边陪着爸妈,甚至爷爷奶奶。只有朱叶是孤零零一个人。
  胡玲玲她爸在一群家长里面鹤立鸡群,他穿着运动装,看着比她们也大不了几岁。他还特意对朱叶说,“一看你就特别独立,以后我家玲玲就靠你罩着了。”
  朱叶甚至说不出“谢谢叔叔”这几个字。她把自己搞得面红耳赤,那种慌张和局促,是她十八年来从没有过的。
  朱叶虽然从没谈过恋爱,但却分得清,她那是对一个男人的心动,不是对父爱的倾慕。
  周五下午,是朱叶最激动不安的时刻。胡玲玲家是本市的,她爸会来接她回家。朱叶躲在对面的实验楼上,才敢肆无忌惮地看着楼下那个身影。
  直到胡玲玲急匆匆地下了楼,他接过那只装满脏衣服的大皮箱,他们上了车。那辆车慢慢驶远,消失在路的尽头,再也看不见。
  国庆节长假,宿舍的人都回家了,只剩下朱叶。胡玲玲硬拉着朱叶跟她一起回了家。胡玲玲她爸说要带朱叶去他老胡家的后花园看看。胡玲玲冲她一撇嘴,“你别听他瞎说,咱这郊外有片银杏林,我爸整天说那是他们老胡家的后花园,脸真大。”
  朱叶抿着嘴乐了。
  胡玲玲她爸警告女儿,“胡玲玲!你看人家小叶子,多淑女啊,我要是有个小叶子这样的女儿多好。”
  “胡大伟,你想得美,你只配有我这样的女儿。”
  朱叶脸上笑着,心里怦怦跳着,她才不要当他的女儿呢。
  朱叶是在第三天中午见到胡玲玲妈妈的,她妈是个很严肃的女人,总是皱着眉,埋怨胡玲玲这么大的人了,连自己的房间都整理不好;指责胡玲玲她爸做个饭能把厨房搞得像地震一样。
  回去的路上,朱叶一直在想,胡大伟怎么娶了那样一个女人?
  四
  从那以后,胡大伟再来学校时,朱叶会跑过去跟他打招呼。她不用打工的时候,也会跟胡玲玲回家过周末。
  胡大伟加了朱叶的微信,给她发过几次消息,打听胡玲玲在学校有没有闯祸。大多数时候,朱叶翻看他的朋友圈,看他晒的健身照片,看着看着,她就会发呆。有时,她脑子里会幻化出一些梦境般的场面,把自己羞得红了脸。
  后来,胡玲玲跟朱叶哭诉,她爸妈非要离婚,她快变成没人要的孩子了。
  那段时间,胡玲玲日益焦躁, “我不能这么便宜了他,我得去捉奸。”
  胡玲玲打印了胡大伟的通话记录,很长的一条。她挨个号码查看,可疑的通话频率和时长。她还偷偷跟踪胡大伟,她甚至拉着朱叶,一起演练捉奸的场景,她要怎么扒光那女人的衣服,狠狠扇她耳光,给他们录视频曝光。她还要毁了胡大伟,他是公职人员,沾上这种问题,这辈子就算完了。要是胡大伟还执迷不悟,她就从他办公楼的顶层跳下去,让他尝尝失去女儿的滋味。
  胡玲玲说这些的时候,眼睛里闪着疯狂的光。朱叶很怕她做傻事,正犹豫着要不要把这事告诉胡大伟,他却自己找上门来了。
  胡大伟以胡玲玲做了开场话题,“其实,我和她妈本来早就协议好要离婚了。现在玲玲一门心思地觉得,是我这个当爸的外面有了女人。现在我们家里也是一团糟。这孩子是个死心眼,她不捉到点什么就肯定不能罢休,都快走火入魔了。”
  那天,胡大伟把她当作一个知己,跟她诉了很多苦。他和胡玲玲她妈也是相爱过的,也曾过着幸福甜蜜的日子。后来,两个人越走越远,早就各过各的了。说起这些,他的表情那么懊恼,那么可怜,生活为什么那么残忍,他想过个清静日子都不行。
  “我不该找你帮忙的,但我实在没有办法了,你是她最好的朋友,能不能帮帮她?”他那么恳切地看着她,仿佛这世上只有她才能帮他脱离绝望和苦恼。
  朱叶明明知道,这想法很怪异,很不合章法。但她还是答应了。
  当胡玲玲踹开门,看到里面是朱叶时, 事先演练好的那些大招,一个都没发出来。原本跟她并肩作战的战友,却是敌人战壕的卧底。她感觉到双重的背叛,委屈地大哭起来。
  朱叶看着好朋友的崩溃,却什么都不能解释。
  五
  胡玲玲下车的时候,最后还是问出了口,“你是不是还放不下他?他不值得。”
  朱叶冲她笑笑,“我没有放不下谁,只是还没碰到合适的男人而已。”她冲胡玲玲挥挥手,把车开出了她家小区。
  当年,胡大伟的说辞漏洞百出,朱叶还没傻到失去理智,她能分辨他话里的真真假假。他请她帮忙,除了防止胡玲玲胡来,应该还是为了保护另外一个女人。当然,更重要的,是保护他的职场前程。
  朱叶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他为什么会找她帮忙?
  胡大伟了解他的女儿,不管胡玲玲捉到的是谁,她都会把问题闹到不可收拾。而如果这个女人是朱叶,那就另当别论了。而且,朱叶看他的眼神,早就泄漏了她的小秘密。他用成年人的狡黠,利用了女儿的友情,利用了她的爱情。从他主动加她微信的那一刻起,这个局就悄悄布上了。
  朱叶洞察了真相,却没有拆穿他,还答应了帮他。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不想管是对是错,也不想辨清真伪,只想任性一次,做个悲壮的飞蛾,扑向火。那时的她,就像坠入爱河的简,只有罗切斯特先生倒了霉,遇了难,才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爱。
  然后,她删除了胡大伟的联系方式,把他变成了陌生人。
  在学会辨别生活的真相之前,你可曾为自己的年少痴狂付出过小小的代价吗?
  责编/昱青
其他文献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传统的线下社区科普模式面临挑战,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必然要创新社区科普工作模式,并总结促进社区科普事业发展的经验。本文通过分析疫情防控常态化对社区科普工作的影响及衍生出的社区科普新需求,结合疫情防控中社区科普创新实践案例,总结出线上线下双联动的社区科普工作新模式,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  2020年9月,新学期开学后,陈蓉看到儿子从前夫那拿回来五百元钱,悲愤的双眸有了少见的笑意,看来自己这步棋走对了……  陈蓉是私企的普通员工,丈夫沈重,早年和几个朋友白手起家,做火锅食材的配送,刚一发达就有了外遇,那时儿子才上小学,陈蓉伤心之余,选择了离婚,并坚持要儿子。沈重把房子留给他们母子,与外遇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儿。  陈蓉痛恨前夫,诅咒他不得好过。可是沈重的生意高歌猛进,还开了几家分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中国以往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调整,亦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当下,广东经济发展面临着受国际环境变化影响大、人口红利效应弱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下降等困境。广东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应紧紧抓住新发展格局这一契机,调整经济发展策略,重点是要以新内需型循环经济为导向优化发展模式、以高素质劳动力重塑区域新核心竞争优势、以多链条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全面协同发展。
17年间,现年85岁的韩翠菊从未放下过手中的毛衣针。2000余件带着“奶奶温度”的毛衣被送到全国近20个省份和地区家境贫困的孩子手中。她被大伙亲切地称为“毛衣奶奶”。  一段视频引发退休老太爱心  2021年3月1日,得知320件爱心毛衣从浙江宁波顺利出发跨越数千公里送往新疆阿克苏库车,韩翠菊老人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时间追溯至2005年春节,家住宁波鄞州区东柳街道六十多岁的韩翠菊老太正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