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土建类“厂中校、校中厂”产教融合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探索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ong52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调研、研究高职院校近年来对“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具体做法,分析建筑产品、职业背景及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的特点,以省重点建筑工程专业群为例,分析建筑工程专业群职业能力构成,围绕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以“333” 职场情境教学模式为特色,探索以“厂中校、校中厂”为路径的高职土建专业群产教融合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从而为土建大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起到参考借鉴作用。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厂中校;校中厂;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7-0018-03
  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是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最主要途径。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主导方向,构建科学有效的以“厂中校、校中厂”为路径的高职土建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促进校企实质性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切实提高建筑行业应用管理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适应当前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是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和品牌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背景
  “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嵌入式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重要模式,是资源优化整合和高效利用的最佳平台,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随着国家示范院校、国家骨干院校的建设验收,一批高职院校走出了自己“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合作的特色之路:
  1.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一地多点、四段融合”的“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校的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以六家企业建立厂中校,以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和江苏省实训基地的优势,建立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以企业产品为载体的项目化课程改革。
  2.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专业为例,构建“校中厂、厂中校”平台,实现“资源共融”“设备共享”“场地共建”“人才共育”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引入现代检测、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现场教学。
  3.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制造工程系为例,依托“校中厂”形成“三共四双”合作育人机制,通过企业到学校建厂,新建3000 平方米厂房“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和1200平方米场地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以“他方需求为中心”切入“厂中校”建设的措施,根据企业生产的旺季和淡季,以订单班模式、分模块分段教学组织方式组织学生在企业生产旺季到企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顶岗实习,企业生产淡季在企业开展教学或返回学校学习并聘请企业人员讲课。“旺入淡出”建立“柔性化”合作共赢方式及“互利互补”的校企合作“双主体”管理模式。
  4.以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借资引智”,采取“场地零租金、实训免条件”的形式,先后引进7家企业、科研单位,累计投资2350万元,建成了600多亩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了5个高水准“校中厂”的引入建设,建立了现代农业科教基地、兰花生产实训基地,实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生产性实训体系改革。
  但纵观目前校企合作“校中厂、厂中校”开展比较有成效的学校和专业,有一个特点,企业的产品具有可复制性、可以不断重复生产性。而建筑产品的特点是单一性、长期性、复杂性、造价投入大、参与人员多、涉及专业多,要实现建筑类专业的以“厂中校、校中厂”为路径的高职土建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就需要建设虚实结合的职场情境、厂校融通的多身份转换,分析建筑工程专业群职业能力构成,围绕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探索以“厂中校、校中厂”为路径的高职土建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来实现“教学做”合一。
  二、建筑工程专业群职业能力目标构成
  (一)建筑工程专业群的概念
  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专业群,对接建筑业中游产业链,培养建筑业中游建筑施工环节的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分析建筑业中游建筑施工环节面向的企业和岗位群,主要有施工企业的施工员、质检员、造价员、资料员、测量员等岗位;监理企业的监理员、造价员、资料员、测量员等岗位;建设单位的现场甲方代表、造价员、资料员等岗位。由于建设行业类型的不同,又有建筑土建、安装、装饰、市政、桥梁、交通、水利等专业类型。在不同的专业类型背景下的岗位,又有不同的专业能力的要求。目前传统的专业设置,围绕着一类专业类型、一种企业岗位设置一个专业,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员、市政工程专业针对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员、建筑装饰专业针对装饰企业的施工员,课程的设置是传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课”的三段式的课程结构,教育资源过于分散、产学合作难以深入、就业质量难以提升。
  建筑工程专业群,围绕建筑中游产业链,对接产业、职业岗位群,统整专业课程结构,变革传统的专业发展方式和教学组织。可将专业技术能力要求相同,管理能力要求不同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监理专业形成一个专业群集合,以施工技术岗位和施工管理岗位能力分析进行课程结构的分析,架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将不同的专业类型需求的专业施工技术能力,以高层互选课程的方式进入课程。
  (二)建筑工程专业群能力目标的构成
  1.企业与毕业生调研、明确建筑工程专业群核心岗位群定位
  基于毕业生的社会调研,按照纵向——产业链与横向——岗位群两个纬度的调研数据分析建筑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岗位群分布情况,分析专业核心岗位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施工员;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市政工程施工员;造价专业——建筑工程造价员,高层拓展装饰工程、市政工程造价员;监理专业——建筑工程监理员,高层拓展装饰工程、市政工程监理员,定位建筑工程核心岗位群为施工员、造价员、监理员。   2.分析建筑工程核心岗位群能力、知识、素质目标构成
  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其中知识目标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建筑施工基础知识、识图绘图知识、材料运用知识、计量计价知识、施工技术知识、安全管理知识;能力目标包括识图绘图能力、基本材性检测能力、测量放线能力、施工技术应用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质量控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软件应用能力、技术管理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素质目标包括诚信品质、吃苦精神、严谨作风、责任意识、健康体魄、健全人格。
  3.创建底层、中层、高层能力培养模块,探索产教融合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
  综合专业群各岗位职业能力要素,分析其共性与核心岗位能力,形成底层共享平台能力需求,平台专业核心能力为A1识图能力、A2施工基础能力、A3管理能力;中层分立核心专业方向模块能力为B1建筑工程能力模块、B2工程造价能力模块、B3工程监理能力模块、B4市政工程能力模块;高层拓展互选10个能力模块。不同的核心能力的实践学习,根据高职的螺旋成长教学规律、适宜的厂中校、校中厂的方法途径,建设“厂中校、校中厂”产教融合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
  三、“厂中校、校中厂”产教融合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一)“333”厂校互通融合下的职场情境教学模式体系建设
  围绕建筑工程专业群职业能力目标构成,通过分析各分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结合专业核心能力,详细设计理论、实践课程模块及教学体系,创建“333”厂校互通融合下的职场情境教学模式。
  (二)“333”厂校互通融合下的职场情境教学平台基地建设
  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主要依托的实践教学平台包括专业群单项技能基础/工艺实践平台、专业群综合技能工程项目操作实践平台、虚拟仿真操作型技能训练与管理应用能力培养系统的实践教学平台三大基础实训平台,“厂中校、校中厂”两大实践基地。
  按照“333”厂校互通融合下的职场情境教学模式体系,分析岗位能力模块、岗位能力构成,对应设计构建平台基地,同时在教学方式上融入3种职场情境设计理念,以期实现岗位能力的培养、人才质量的提升,其基本架构及具体设计如下:
  (三)“333”厂校互通融合下的职场情境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1.构建“校内虚拟+认岗厂中校”职场情境,创新实践底层共享平台课程教学
  在底层共享平台课程学习阶段,学生刚入校门,对于职业岗位和专业能力都很陌生,仅处于初步认知学习和单项技能训练阶段,在课程体系建设配套条件方面,主要以校内虚拟场景和具有代表性的厂中校来构建职场教学情境。底层共享平台课程以认知学习和单项技能训练为主,且完成的任务都是单一的技能训练,所以我们以相应课程为背景,设计了四个虚拟情景,如绘图员、取样员、测量工和计算员等,要求其完成简单、单一的任务进行岗位认知学习。
  2.构建“校内虚拟+跟岗厂中校+跟岗校中厂”职场情境,创新实践中层分立课程教学
  在中层分立课程学习阶段,学生必须根据各自所在不同专业选择一个专业方向(建筑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的课程模块进行学习,围绕各自对应岗位的专业核心能力进行训练。在课程体系建设配套条件方面,主要以校内虚拟场景和具有代表性的厂中校、校中厂来构建职场教学情境。可根据双方在师资、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方面的优势,与企业合作共建一批具有特定条件的“校中厂”,以满足学生作为学徒参加到企业项目及岗位任务中来,实现专业学习与企业实践对接、实训任务与工作任务对接,学生的角色可转换为施工员、造价员或监理员,根据不同的职场情境,校内实训完成模拟的项目任务。
  3.构建“顶岗厂中校+顶岗校中厂”职场情境,创新实践高层互选课程教学
  在高层互选课程学习阶段,学生已具备并掌握了专业群专业的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核心能力,可以选择1~2个高层互选课程模块(如BIM技术模块、地下工程技术模块等),高层互选课程需要成立专门的课程团队进行开发和创建,其设置的目的主要考虑学生将来的岗位迁移、个人后续的职业发展以及和行业市场的接轨、新技术的应用,以拓展专业覆盖面、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厂中校、校中厂”产教融合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成效
  (一)建立了多个校企合作实体平台,依托“厂中校”“校中厂”创新土建类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并形成特色,“项目化”“职场化”等教学改革卓有成效
  以基本覆盖服务专业群所涵专业为指导,分别与江苏安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地方知名企业合作共建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室”“建筑装饰工作室”“平面设计工作室”“BIM新技术工作室”“渲染工作室”等5个“校中厂”基地,与上海智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等大型项目管理企业合作共建了“上海智达厂中校”“江苏安厦厂中校”“江苏春为教师工作站”等3个“厂中校”实体合作平台,初步探索形成依托“厂中校”“校中厂”平台的土建类产教融合“两化梯队职场情境”教学模式(两化即:工作过程课程化、课程教学工作化)并形成特色,目前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试行实施,成效显著。同时,项目化、职场化教学改革也得到深入推进,依托这些合作平台引进的企业大量真实项目,丰富了专业课程的项目化、职场化,教学资源及时更新,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二)“厂中校”“校中厂”创新土建类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示范辐射作用日益明显,依托“校中厂”为企业实施“五送”模式,技术服务与社会培训成效显著
  依托“厂中校”“校中厂”,为区域建筑业政、行、企、校的合作共赢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合作形式日趋多元化,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以及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的建设理念得到了深入的推广,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建筑工程专业群的建设,对学院其他专业起到了带动和导向作用,为专业群形成特色创新与示范效应提供了前提条件,通过专业工作室、工程预制厂、加工厂等校中厂实践基地的探索与实践,促使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仅专业群所在教学团队而言,每年开展科技服务项目超15项,社会培训团队10个,积极开展施工员、质检员、测量员、安全员等专业与社会培训,每年完成专业与社会培训超3000人次。同时为企业实施“五送”服务(送技术、送资源、送项目、送文化、送人员)的校企合作双赢模式受到《江苏教育网》《常州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沈建根,石伟平.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
  [2]余志雄.高职院校“校中厂”建设及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1(6).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程改革一直以来都是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核心,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对就业岗位的需求进行评估,把企业的技术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引入到课堂,实施CDIO工程教育理念,采用项目化课程模式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对课程进行整合与重构,创新课程评价体系,最终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综合型人才。  [关 键 词
期刊
[摘 要] 基于众多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视角展开分析,切实研究了该专业大学生在就业力方面的开发,主要是通过创新实践的手段提升该专业大学生在职业中的素养,以达到提升自身在就业市场中竞争力的目的。  [关 键 词]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力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7-0036-01  国内各高校早在2000年以前就对院校规
期刊
[摘 要] 当下无论在学生、教师,还是高校管理人员那里都存在着一些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误区,这些误区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课的“无用论”中,引发了思想理论学习动力上的障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就需要尽快解决高职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的误区与障碍。从高职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高职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误区与障碍的对策,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略尽绵力。  [关 键 词]
期刊
[摘 要] 为探讨与实践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为背景,从“校企双主体”教师的培养、实训基地共建、校企订单培养、共商人培方案、共同开发教材、专业产业对接、联合申报项目、科研成果共享、校社资源共享等方面探索“校企双主体”开放办学之路;对当前“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运行的困难及努力方向等方面也进行了分析总结,为高职院校“双主体”
期刊
[摘 要] 创新是国家的灵魂,是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当代青年肩负着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任务,而大学生更是这个时代的主力军,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围绕着“大学生学习互助平台”进行了探讨,浅谈大学生创新实践的作用和意义,结合创新实践中活动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 键 词] 大学生;创新实践;大学生学习互助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
期刊
[摘 要]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已进入瓶颈区,专业面临严重生存问题的背景下,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状况及其他院校办学实践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专业方向的必要性,进而详细阐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社会工作方向的可行性。  [关 键 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7-
期刊
[摘 要] 随着中韩旅游业发展日益密切,来华与赴韩旅游的游客量大幅度增长。近几年,我国赴韩游的游客一直占据韩国入境人数的首位,旅游行业对于高技能、高水平的韩语导游更是亟需。但是目前在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韩语旅游人才的高职院校中,通用的韩国语教材依然存在过于学术、缺乏实用性,无法实现行业与校园无缝对接的一系列问题。据此,以 《旅游韩国语》教材为例,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市场行业所需,将提出有针对性的创新改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数量逐年持续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而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不容乐观,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院校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社会领域的转变,需要在学校期间提升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因此,研究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现状与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 键 词] 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  [
期刊
[关 键 词] 多元文化特点分析;价值观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7-0066-02  我国高校中多元文化并存。近年来,外来文化、时尚文化、网络文化等文化理念与原有的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区域性文化相互冲击、融合,在高校中逐渐形成多元的文化背景。在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后现代的文化思潮大批拥趸,大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自然地
期刊
[摘 要] 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从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出发,探索如何提高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的对策研究,重点围绕制度创新、机制建设、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等方面进行讨论,为其他高职院校实施“协同创新”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