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掺杂对Cu/Si(100)薄膜体系的微观结构及电阻率的影响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fv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简易合金靶在Si(100)衬底磁控溅射制备Cu、Cu-1.19%Cr和Cu-2,18%Cr薄膜,研究Cr对Cu薄膜在300-500℃真空退火前后的结构和电阻率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Cu及Cu(Cr)薄膜均呈现Cu(111)和Cu(200)衍射峰,并且Cu(Cr)薄膜一直保持较强的(111)织构。原子力显微分析表明:Cu薄膜在500℃退火时,薄膜与硅基底发生明显的互扩散,薄膜表面的致密度及平整度下降:而Cu(Cr)薄膜在退火时保持较高的致密度,Cr显著提高Cu/Si薄膜体系的热稳定性。Cu(Cr)
其他文献
现代作家鲁迅作为"精神界之战士",把寂寞、苦闷和孤独的主体创造心态渗透到自己的作品--<伤逝>的人物塑造中.作品主人公涓生和子君在深层的精神领域里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人性自
通过在前牵伸区加装异形曲面压力棒隔距块,建立新的附加摩擦力界,纺制CJ 7.3 tex品种,说明加装异形曲面压力棒隔距块增加了压力棒对须条的接触面积,改变了须条的包围角,增加
1968年OfeleWanzlick首次合成了N-杂环卡宾金属配合物,但是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1991年Arduengo得到了稳定的N-杂环卡宾,才引起化学界的广泛注意与重视。随后,Herrmann等人将N
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流变铸造工艺,研究了流变压铸YL112合金铸件中的气孔、流变压铸件的热处理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低固相率半固态浆料的直接压铸工艺可提高压铸件的
介绍集聚纺的特点、发展前景和应具备的条件,用实际开发事例和数据阐述发展赛络纺应注意的要点和技术难点;认为只有在温湿度、胶辊表面粗糙度、牵伸倍数及优化工艺和优选专件
本文针对现浇板裂缝问题,从设计、施工等方面提出若干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可供从事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高分子还原试剂——聚苯乙烯固载烟酰胺辅酶模型化合物1.苄基-1,4-二氢烟酰胺(BNAH)4。该还原剂可以在温和条件下有效的还原活化烯烃,而且可以循环再生,但循
研究超声波辐射对兰坪低品位氧化锌矿氨浸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无超声波辐射时,兰坪低品位氧化锌矿在NH3-NH4Cl-H2O体系中浸出3h后的最高浸出率为69.4%;引入超声波辐射后,显著
在880~950℃和不同应变速率0.011~10s^-1条件下,将TC21钛合金高温压缩变形至50%。研究高温变形参量对流动应力及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建立了TC21合金的本构方程。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
液晶作为新型材料,在高新技术领域显示出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科学界对各种类型的液晶,包括主链型,侧链型液晶以及热固性液晶方面的研究非常活跃。含有端烯类双键的液晶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