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言诗文之审美教学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e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涵丰富,具有无穷的审美教育潜能,能塑造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重点从文言诗文的语言美、自然美 人物美、意境美和思想美五方面探讨文言诗文中蕴含的审美教学。
  【关键词】审美意识 ;语言美;自然美;人物美;意境美;思想美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言诗文教学是学生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而获得的审美体验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笔者从五方面来探讨文言诗文之审美教学。
  一、学习文言诗文行文的语言之美
  文言诗文行文的语言美,首先表现在语言的凝练上。我国文言诗文的语言极为精练,内蕴丰富,言简意赅,真乃字字珠玑。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是古人炼字的明证。再如郦道元的《三峡》,用词精练传神,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文章开篇只用十六字,就写出三峡山高岭连、江面狭窄、雄奇险拔的特征,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清、荣、峻、茂”四字富有趣味,极为精练地状写了各具特色的四种景物,接着又由景境道出了作者的心境。“良多趣味”四字,写出了作者的赞叹之情,言尽而意无穷。文章虽短小却概括千里,真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其次,文言诗文的语言美,表现在音樂上。声调的和谐、音节的流畅等,都是文言诗文音乐美的表现。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的运用,声调极为和谐,其独创性为历代评论者所盛赞,这主要是易安极注意“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词论》李清照),这样的语言,让人回味无穷,有“三月不知肉味”之感。
  二、欣赏文言诗文描述的自然之美
  欣赏文言诗文的自然美就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描写的自然景物美。例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这是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著名词作。我们要能巧妙地捕捉到西塞山前的一片景色: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这都给人怡然自乐之感。作为画图中心的渔夫,他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这些都是最为寻常的雨具,可是着上“青”“绿”两字,画面色彩更加明丽,春的气息更加浓郁了。渔夫在斜风细雨中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根本没有把什么风雨放在心上,他不仅“不思归”,还认为“不须归”。作者描绘的这幅“烟波垂钓图”景色魅力之大,读者也被深深吸引了。
  三、揣摩文言诗文描写的人物之美
  文言诗文通过对人的外在美和语言行动去理解人的内在美。例如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作者身陷困境中的“抗辞”,脱险逃归间的“图兴”,历经磨难后的“思痛”,为诗作序的“明 志”……究竟是什么力量支配他这样做呢?题中的“指南”二字揭示了作者心向南宋朝廷,力图恢复南宋河山的忠贞之志,这种奔赴国难、力挽危局的崇高爱国思想就是作者的心灵美。人物美也体现在人们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促进社会进步、推翻旧势力、扶持新生事物的斗争美中。如《陈涉起义》“死国可乎”,表明陈涉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勇敢地把时代的责任担负在自己的肩上,为我国农民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斗争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推动历史前进。人物美还体现在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和所做出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中。《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征服自然所体现出来的伟大气魄和群体力量的作用。
  四、感受文言诗文营造的意境之美
  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也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审美想象空间,即“诗意的空间”。文言诗文中的“意境”意味深长,给人一种非凡的美感。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从四方面对山水之美进行了濡墨染彩。文字清幽俊雅,优美动人,意境悠长。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早晨,白雾缭绕,继而似带似烟,再而轻如薄纱,晨曦初现,猿啼鸟鸣;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飞鸟归林,猿猴息树,山色苍茫,这时原来潜游水底的鱼飞跃而出,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读后如身临其境,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真正从中获得美的感悟。
  五、体味文言诗文反映的思想之美
  文言诗文之所以能传唱千古,是因为它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凝聚着古人思想的精华,是我们民族辉煌灿烂的,能照彻千年、沐浴古今的“精神灯塔”,能让人反复品味,并得到人生的启迪……《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襟,《陋室铭》中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安贫乐道的节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心忧天下的无私情感,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死报国的拳拳之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以及美好的祝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李白失意而不失志的人生态度,“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曹操博大的胸怀和伟大的抱负……古人寄寓在文中的或爱国或忧民或乐观等思想,闪烁着美的光芒,读来使我们的人生志向也变得高贵典雅起来。
  文言诗文是一座风光无限的艺术之宫,文言诗文教学就是引领学生到美的殿堂来,领略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境界,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成为一个有语文核心素养的人,致力于建构起学生学习文言诗文的浓厚兴趣,构建一个审美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得到美感。
  作者简介:陈春芬,女,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镇海区学科带头人。
  (编辑:张晓婧)
其他文献
【摘要】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无法在课堂中完全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或者由于教师精力分配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中无法集中精力,收获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教学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语文学科的知识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够在学生的身上有所体现。因此,在信息化的整合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构想。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的教学理论来谈一谈如何利
【摘要】现如今是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想要快速持续发展就缺少不了创新与创造。创新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并不可缺少的一项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古有蔡伦造纸术,今有各大专业科技人员研发飞机、火车,这都离不开人类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事物的发展与更新换代,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的培养和发掘,学生同样要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本文就在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初
我已上六年级了,但由于个子总长不高,同学们都叫我“小矮子”。  记得上个星期六是姐姐二十岁的生日,我和妈妈心急火燎地来到姐姐家忙活起来。不一会儿,盛大的生日宴会开始了。这时,坐在对面的王叔叔友好地问我:“小朋友,你上几年级了?”我一听,骄傲地昂起头,眉毛一扬,得意地说:“我已经上六年级了!”我本以为这句话会引起长辈们的啧啧赞叹,可没想到回报给我的竟是半信半疑的两句话:“你真的是六年级的学生?真像个
目的:总结100例外伤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手术的麻醉管理,为保证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提供更多临床资料。   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2009年-2011年手术治疗外伤性颈髓损伤患者100
从事新闻工作10多年,在新闻人物的采写方面,我曾做过一些探索,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获得1994年全国晚报西北五省区好新闻评选一等奖的《赵春生印象》(原文载伊犁晚报周末版),就是我跳出新
长期以来,很多老师对学生的口耳训练并不重视,重“文”轻“语”、重“写”轻“说”的现象相当普遍.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状况有所好转,但要真正达到“说”“写
有一位家长说:“我的独生女今年都十三岁了,却像怎么也长不大似的,什么事都依赖别人,一点儿独立能力也没有。对一些事情也没有自己的主见,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针对小学生的依赖性这个话题,小记者们在同学中做了一些采访。    安徽省含山县姚庙中心学校六(1)班小记者林燕红采访——  ★小记者:徐慧,平时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  ※徐慧:我不会做事情。有一次,父母出门,我一人在家,硬是饿着肚子待了一天
我于1997年引种0.5公斤“豫科93—2”大豆良种,试种100米~2,实收干豆53.4公斤,折合667米~2(1亩)产350公斤。1998年扩种2001米~2(3亩),在特大洪涝灾害情况下,实收干豆854公斤
目的检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患者急性期血清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
该杂交组合系华中农业大学利用双低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8086 -1A和双低恢复系轮选 -31配制后 ,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新的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经试验667平方米平均产量216千克 ,比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