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女主播:和“欢喜冤家”体味婚姻幸福

来源 :女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52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湉是央视《中国新闻》、《新闻60分》和《直通香港》节目主持人,王凯则是央视《商道》和《第一时间》栏目主持人,他的主持风格很受欢迎。不为人知的是,两人不但是工作上的同事,还是生活中的夫妻,在竞争激烈的央视,这对 “同行冤家”自然少不了众多的磕绊与磨合……
  
  师出同门,缔结一段美丽约定
  
  1999年7月,聪颖的曾湉考入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当年年底,在学校组织的“12.9”回归诗歌朗诵会上,曾湉第一次见到了大自己两届的师哥王凯。那时候的王凯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是校园里有名的才子,久慕其名,曾湉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曾湉很想请教请教这位师哥,可是,她并没有获得合适的机会,因为王凯很快进入毕业实习期,作为优秀人才的他被京城里多家媒体争抢,先后为近百部电视剧和译制片配音,一时间他忙得不亦乐乎。
  2002年8月,曾湉到王凯所在的电视台进行实习,恰好王凯在台里面为一部译制片配音。见到了很长时间未曾谋面的大师哥,曾湉高兴地说:“你在学校时就是出了名的专业好,你要好好辅导一下我哦!”王凯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竟点头答应了。
  一天中午,曾湉拿着一份稿子,找到了正在午休的王凯。这是一分宣传可可西里藏羚羊遭到虐杀,呼吁社会进行保护的环保稿。王凯一边浏览稿子,一边连连摇头,因为朗读这种稿子时,要求朗读者置身于一种很微妙的悲伤境地,朗读时的语境既不能表现出无动于衷,又不能太过,这对于初出茅庐的小师妹来说,无疑是太难了。
  王凯想了想,启发曾湉说:“人在极度悲伤时有3个层次,第一种是有泪有声,谓之‘哭’;第二种是有泪无声,谓之‘泣’;第三种是无泪有声,谓之‘嚎’。这3个层次里哪个最悲伤? ‘泣’!因为只有‘泣’,才能真正地打动别人。你朗读的时候,整个稿子的基调,一定要揉和这种‘泣’的感觉。”
  曾湉扑闪着眼睛说:“那你等会儿,让我想想。”说完,曾湉紧紧闭上了双眼,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了。王凯正不知曾湉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曾湉却突然睁开了眼睛。“我好了!”
  曾湉地道的配音,让张凯内心里情不自禁地感叹道:“这个小姑娘把握的尺寸,真是太精准了!”
  面对如此聪颖的小师妹,王凯自然刮目相看,此后,每当曾湉前来请教,他都不厌其烦,倾囊相授……
  2003年底,在曾湉毕业的第一年,两人便闪电成婚了。很多人都对王凯和曾湉的结合特别不理解,因为此前,两人虽然有过几面之缘,但是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两人几乎没有任何深入的交往。为什么一下就好上了?小夫妻俩坦诚地解释道:“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对事情有相通的一种感悟,还有共同的态度,这就足够了……”
  
  琴瑟难和,真爱总能水滴石穿
  
  2004年10月,曾湉凭借作品《老人与海》获得首届“沃尔沃卡车杯”CCTV朗诵艺术大赛全国金奖,随后,曾湉放弃了留校的工作,成为央视里一名女主持人。进入央视之后,曾湉发现这里面人才济济不说,而且不管何种栏目,一率以收视率定生死。这让她一时难以适应。
  后来,随着压力越来越大,她的睡眠质量也越变越差,常常一觉醒来时,感到意识非常清醒,可是身体就是不听自己使唤。有时候明明是醒着的,可就是睁不开眼睛,只觉得有东西强有力地按住她的手和肩,根本不能动弹!
  了解了曾湉的内心感受后,王凯顿时明白了,妻子外表看起来柔柔弱弱,但骨子里却很倔强。她渴望自己的认真与美丽能够被观众认同,就像他们认同自己一样。可眼下妻子的压力如何之大,如何让她赢得轻松的心态呢?
  一次,王凯到商场购买手机时,售货员向他推荐一款新手机,说是可以下载各种铃声,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编辑铃声。王凯灵机一动:弄些稀奇古怪的声音,曾湉说不定听了会很开心。
  王凯先从网上下载一些好玩搞笑的声音,然后又找有关软件,费了一番功夫终于学会使用。他编辑了一些甜言蜜语,准备在曾湉心情变差时派上用场。
  2007年7月,曾湉又因栏目收视率的问题而心情郁闷,王凯看到她躲在书房垂泪的样子,心里真的好痛!他悄悄跑到另一个房间,将手机铃声换成求饶的式样。很快,曾湉的手机响起让人忍俊不禁的声音:“老婆,别生气!老婆,别生气!”一遍遍接连不断。曾湉感到很奇怪,到处寻找声音的出处。王凯趁机跑出搂住她:“老婆,别生气了,小生在此请罪了。”曾湉发现是他在捣鬼,余怒未消地说:“去,少跟我套近乎。”说完扭过身去不再理他。王凯一看这招不行,又重新把铃声换成炮弹爆炸的声音,将手机悄悄放到曾湉附近,然后再次拨通手机。“轰!轰!”爆炸声顿时响起,王凯一个箭步冲过去把曾湉护住,说:“别怕,有我掩护。”曾湉识破了他的“诡计”,刚要说什么,王凯马上附在她的耳边轻声细语:“湉湉,你是我的一切,我愿为你付出自己的生命,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曾湉任他抱着,心中恢复了宁静……
  
  爱意相伴,生活的幸福涓细流长
  
  王凯的宽容与理解,让曾湉一颗曾经浮躁的心渐渐平和下来。她认识到,只有将自己打造成一块海绵,才能真正地滋润播音事业。
  曾湉开始把自己的录像带全部搬回家中,没事时就放给王凯看,对其中的一颦一笑,曾湉都不想放过,总是问:“你看我这里表现怎么样……你再看我这儿……”
  从前的《中国新闻》栏目很少有结束语,曾湉仔细研究过后,和同事们共同商定下这样一句话:“好,这一时段的《中国新闻》节目就到这儿,谢谢大家的收看,我是曾湉,再会!”本来,这句简简单单的话曾湉一个人是可以搞定的,可她慎之又慎,耐心地向同事们一一征求意见,一一分析好坏对错。
  2008年11月25日,曾湉生了个美丽的女儿,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幸福之中,她的事业心不仅丝毫不减,稳定的家庭反而让她有了更强的动力之源。休完产假后,曾湉没有多等一天,立即进入了繁忙的播音工作中。有一次,曾湉在家熨衣服时,不小心被熨斗压在左手,撩起了一大片水泡。从医院出来后,纱布从手指一直绕到了手腕,可是,曾湉依然“轻伤不下火线”。每次录节目的时候,为了避免镜头“穿帮”,她都要先摘掉左手的绷带,然后用右手把她伤口掩盖在镜头下面。虽然痛苦,但曾湉一路咬牙坚持了下来。还有一次,播音组组织人员去青海锻炼学习,曾湉留守在台里,承担了所有早上新闻节目的播音工作。最后,曾湉连嗓子都哑了,甚至一度失声。
  2010年3月,曾湉进入了收获期,《中国新闻》栏目她主持得有声有色,并加盟了《直通香港》和《新闻60分》栏目。而多年的播音历练,也让曾湉在主播台前越来越轻松自如。主播台上方有一个摄像头,会拍摄出主持人台前的讲稿,然后在提字器上放映。有时候,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曾湉不再像从前那样有些手忙脚乱,她不仅可以不照本宣科地念讲稿,甚至可以“一心多用”:经常是眼睛盯着提示器,嘴里播着新闻,手里挪着稿子,耳朵听着导演的要求,而且还不受其他人交流的影响。人们对她的主持风格也不断地认可。
  6月,王凯夫妻结婚恰好7年,但他们之间仍然保持着初恋般的感觉,更没有所谓的七年之痒。曾湉甜蜜地说:“虽说同行是冤家,但我们却找到了有效的方式在事业上互相扶持、共同进步。王凯是一个特别细心的人,生活中的他会不断地制造惊喜,这也让我常常感到一种久违的怦然心动。虽然平淡永远是生活的主旋律,但有了王凯,我懂得了什么是幸福的根基,同时也让我感到,生活的幸福很细,很长远……” (责编/诗坤 shikun01@163.com)
其他文献
山西女孩郭小葶恋爱不久,突然患上了尿毒症。在郭小葶的生命遭此劫难之际,她的男友对她不离不弃,毅然为她披上洁白的婚纱。婚后,郭小葶意外怀孕。但医生告知,如果怀孕生产,将对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生活骤然间让她面临两难抉择。  怀着对丈夫感恩的心和做一个母亲的强烈愿望,郭小葶毅然选择了继续妊娠。在经历了炼狱般的煎熬后,一个体重27斤的女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降生。尿毒症“腹透”患者怀孕生子在中国尚属首例,
期刊
一个是北京市普通装修工,一个是名扬世界的国际影后张曼玉,这两个八杆子也打不着的人,他们之间会有什么交往?  然而,在北京有一个叫旷荣成的小装修工,常常向旁人“吹嘘”,他不仅教会张曼玉说普通话,张曼玉和她的德国籍男友奥雷还叫过他老师呢?就连四大天王刘德华也请他帮忙纠正自己不标准的普通话发音。  人们不禁要问:一个普通打工仔和国际著名影星之间,可能发生这样的故事吗?这个打工仔到底是不是在吹牛?这一切的
期刊
目前男人从妻子眼睛和嘴巴中感受最多的信息是:丈夫,你为什么不成“财”。  毋庸置疑,赚钱是现代人生存发展的第一要务。女人已经一个接一个从灶台鸡舍旁走出来,风风火火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经济运动中,并且赚得日益风生水起,每个月拿回家的钞票之厚度让男人大吃一惊。与此同时,男人养家糊口的传统任务正在受到层层削弱。原本这对男人而言是件减轻负担的好事,不料事与愿违,女人常常用一个轻蔑的眼神,一句“你还像不像一个有
期刊
小薇是我们学校一名普通教师,个子高人也漂亮,可生了孩子后,便开始发胖,因为胖,血压变高,本来就有毛病的心脏不堪重负,身体也越来越不好。她经常找我请假,我劝她减肥,可她说自己花了无数的钱吃了无数的苦,都没有成功,只好放弃了。  可最近,年过30的她又开始减肥,短短两个月竟成功减掉10多斤,每天衣裙飘飘,容颜光彩,举手投足间别有一种美丽风情。   深受肥胖烦恼的同事向她请教减肥秘诀,小薇坦言:没有秘诀
期刊
同事小孙是典型的美女,一米六五的身高,皮肤保养得油光闪亮,穿着也同样光彩照人,但是个人感情却很是坎坷。  起初,有人给小孙介绍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他和小孙见面之后,感觉非常满意,谁知只过了个把月,他们就吹了。原来,小孙的美貌使她带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她在很大程度上以为别人青睐她的主要原因就是容貌,谁知对方根本就忍受不了她略显高傲的气质,和稍带点发嗲的说话语气。  不久后,又听说有人给小孙介绍了一位事
期刊
琴和老公都是彼此初恋,从一穷二白到车房俱备,个中滋味只有二人知道。琴在外企做财务,老公在一家公司做副总,夫妻恩爱和谐。有次琴出差提前回家,却撞上老公和一个女人偷情。琴崩溃了,面对老公悔青肠子的忏悔,毅然决然搬到了公司。新来的同事森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上,都对琴无微不至,脆弱茫然的琴很快对森由信赖上升到依恋。“我对家庭的付出比他多,收入不比他少,凭什么他可以无缘无故出轨,我却要死心塌地坚守?”琴像个复仇
期刊
行走职场,你是否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心理奴隶”。所谓“心理奴隶”,实际上是在形容一些职场人被某种死板认知或理念束缚后困顿不安的生存方式。他们背负着各式各样的精神负担,然后将自己陷入条条框框中举步维艰又茫然无措。只有摆脱这些精神枷锁,你才能获得职场上如鱼得水的自由。    “心理奴隶”闯关记:  “别人怎么想”不重要    金融危机的影响波及到了身边多位朋友,因为这场浩劫被裁员后的小王成了彻底被“别人
期刊
常常听到朋友们夸自己的妻子如何会浪漫会撒娇,十几二十年过来了,还一如当初。想想自己的妻子就只知道油盐酱醋,便经常觉得不值。  与妻子的相识有些喜剧性。那是80年代末,那天在街上闲逛,突然就下起雨来,只好沿街在别人的屋檐下走走停停。到了一家卖烟酒的铺面,顺便买包烟,就堂而皇之地赖在那店里不走了。这时,从里屋出来一个人,就是她后来成了我的妻子。  妻子那时还腼腆,见了我,睁大了眼:“是你……”  认识
期刊
A说她男人整天应酬,人影也看不到,甩手扔钱,成了他对家里的唯一责任。B不住咋舌,能挣钱的老公多好啊,我男人一点出息都没有,下班后,连门都不出,看着NBA都不用吃饭。C说我老公,抽烟喝酒,臭袜子乱扔,家里乌烟瘴气,怎么说也不听。D说那算什么,生活怎能不沾点烟火气呢。我的男人什么都好,可最要命的是他沾花惹草,弄得我心里整天地不干净。看他像防贼一样。  不知道谁感叹了一句,我们都没遇到好男人。  什么是
期刊
我爱看书,尤其爱看杂志上各种酸甜苦辣的爱情故事。没少看到一些女子不忍欺骗自己最爱的人,将纯真年代的失贞事件坦白交待,但凡此类故事,通常以男友离去或痛苦得找不到北为结局,间或有一个大度能容的,我也不信他们还像以前一样甜美。  都是人,都有人性的弱点。所以对于过去,电影《甲方乙方》给出了标准答案“打死我也不说”。再推广到对方身上,就是“打死我也不问”。  有些事,糊涂着比清楚着强,只要现在心全在这、工
期刊